APP下载

“人之初,性本善”释义
——兼谈传统儿童阅读的价值

2016-09-21成都弘道书院王化桥宗不争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汉字

成都弘道书院_王化桥 宗不争(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人之初,性本善”释义
——兼谈传统儿童阅读的价值

成都弘道书院_王化桥 宗不争(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在倡导阅读,营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社会等等。但讽刺的是,近年来知识分子自杀的越来越多,青少年抑郁也越来越多。今年开春,华东师大的青年学者和西安的天才少年都特别爱阅读,究竟怎样阅读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更健康、更快乐,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儿童阅读是怎样展开的,因此,成都弘道书院宗争博士和王化桥院长为我们带来一场专题讲座——

千百年来,《三字经》开篇这两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立教之基,是儿童启蒙的第一教材。90年代新加坡出版的英文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可见,它是有价值的。

但我们从行业里知道,很多一线老师对于教育局要求儿童读《三字经》比较反感,认为古代的教条会束缚孩子的思维。而且,这也有可能违背《幼教指导纲要》的某些规定。更多的是家长不理解,有家长对开篇第一句就有疑问:凭什么说人性本善呀,我家小儿子一生下来就特别自私。前些年,有些学校在倡导“狼性教育”,认为现代社会竞争很激烈,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在社会上会很吃亏。前几年,深圳南山区学府小学在广场上立了一群张牙舞爪的巨狼雕塑。

可是,我们想一想,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吗,父子、母女之间难道没有天性的爱吗?同学、朋友之间难道不需要帮助吗?没有合作,凭什么在残酷的市场中竞争。再说了,现代社会能保证每一个小孩长大了都成功吗?不一定,万一这个孩子没有成为大老板,万一他遇到挫折怎么办,他是不是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品质,比如乐观、幽默、善解人意。为什么要把狼性放在首位。

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反对“性本善”:认为人首先是动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动物界的基本法则。西方人确信性本恶的,所以崇尚法治,提倡权力制衡,不相信圣人和青天大老爷,表现在宗教上,就是人有原罪,所以在制度设计上,是要防止人们这种倾向。

中国则相信人性是善的,所以强调道德感化,从而忽视了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近代中国加强了法制建设,但仍然摆脱不了人治的痕迹,老百姓仍寄希望青天政治,要求人人向圣人标准看齐,其实可能把人变成伪君子。中国人认为的“性本善“,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在稳定的农业活动中,足以应付自然环境的变化,基本无需展示原始的本能,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社会性占主导。“存天理,灭人性”是这一现象的写照。西方是游牧民族,人性恶的原始本性更能展现……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可惜,这位知识分子对“性本善”的理解根本是错的,翻遍中国的经典,圣人从来没有说过,人性就是善的。其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古代中国真的只是农业社会吗,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是干什么用的,两宋时期,国家的工商业收入一度占国家财政的八成。相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明确反对商业,而提倡农业。西方第一个经济学派正是法国的“重农学派”。

说到“存天理,灭人欲”,朱子的原话是什么,“一夫一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饿了要吃饭,这是天理。每天大鱼大肉,这是人欲,长期这样也会生病,是不是应该存天理,灭人欲?

现在来说一说“性本善”究竟是什么意思。

性,《说文解字》曰:性,人之阳气也;性,善者也。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董仲舒曰:性者,生之质也。从心,生声。

本,是树木的根,枝叶、花朵则是末。“本末”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终始、先后、本末等,中国人一向更为重视“本”,“本固枝荣”,“本立而道生”。本是源头,末是流变。无根之本的花朵,很快就枯萎了。万事万物都有“本末”,比如说,妈妈是本,女儿是末。父亲是本,儿子是末。旧时代当媒婆的有一句粗话,体现出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买鸡要买肥屁股,相亲要相老丈母”。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话丑理端。

母亲拿着书在教小孩子读,而父亲躲在树后面。

同样,中国人讲性情,性是本,情是末。这个性,不是男女之性,不是性感的性。而是人性、天性、天理。代表形而上本体的性。这即是佛教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宗教家称之为上帝,或者叫如来藏、自性、法性等等。

“情”是什么东西呢,是本性在后天发展出来的,传统文化所讲的“七情六欲”,中医“情志论”分成七个方面:喜、怒、哀、恐、爱、恶、欲。“六欲”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的,即“色、声、香、味、触、法”。

孟子所言的性善是从本源、从人的先天上来说的,荀子的性恶论是从流变、从后天的情上来说的。即,人如果不约束自己,不加以教育,纵容性情的自然发展,不遵循天理,每天暴饮暴食,好吃懒做,每天晚上夜总会嗨皮,必然带来恶果。

善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曰: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即:善,吉祥。

简单说,善就是好的意思,和尚经常说“善哉!善哉!”。从造字的本义来说,是“神态安详,言语亲和”的意思。这一点,我想每位当家长的可能都有体现,我们的孩子刚一生下来,有没有凶神恶煞的?有没有穷凶极恶的?有没有一脸傲慢、一脸瞧不起人的,恐怕没有吧,这都是后天发展出来的。

更具体讲,人的本性有四个善端。仁的四个善端是什么?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即是同情心,孟子举“乍见孺子将入井”为例:一个孩子掉井里面,不管谁家的孩子,看见了都想伸手去救,这一念头就是恻隐心。羞恶之心:比如你不穿衣服你会害羞。辞让之心,谦让,并不想什么事都抢先。最后是这个“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最好辨认,我想凡是带过孩子的家长都有体会,有一位爸爸带三岁小孩第一次坐飞机,飞机上天了,孩子很紧张,不敢说话,很久了才说“爸爸,我没有变小”。孩子在地上看见天上的飞机很小,以为自己也变小,结果在飞机上吃惊地发现自己没有变成小不点。这就是孩子的是非之心,他想知道自己的判断对不对,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是非之心”,现在的说法是好奇心,这个善端,你否认不了,这正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基础。

好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就讲完了,但它的教育意义在哪里,它的依据又是什么,我们用东西方的经典来印证。

这句话源自中国的圣经《中庸》和《孟子》。《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家觉得它像什么?像个人,头很大的人,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天长得像人,这和《圣经·创世纪》里说:“按照我们的形象造人”的思想是一致的。人的本性来自天。

中国文化里现在还留着有关“天”的词汇,认为“天”是我们的家里人,称“老天爷”。天这个词在商周时期是至上神,称之为“上帝”,《诗经》《尚书》里有大量的上帝。南方人称“上帝菩萨”。

中国人爱说“天理良心”,人得天理,成其为良心,但人心并不尽良。因此需要学习和教育,人一有善端即扩充之,一有恶念即消灭之,像刚才那位小孩的是非之心、好奇之心,老师要利用它来求知。

那么,天理、天德有哪些呢,简单说,首先是“天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管你是男人、女人,好人、坏人,小猫、小狗。老天爷一视同仁,一样有阳光雨露。

其次,天就是诚,“诚者,天之道”。 《大学》:“诚,不自欺也”。苏格拉底说,世上没有坏人,只有自我欺骗的人。“诚者,天之道也” ,在老天爷看来,你是什么就是什么,真的假不了,堂上父母可欺,你不可以欺天,也欺不了自己,因为人心即是天心。

再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老天爷从不偷懒,老天爷不会说,今年我偷懒一下,春天过了直接来冬天。

孔子在《周易·系辞》的乾卦里详细地阐释了天德,在坤卦里阐释了地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也就是“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原理。一般国学界认为,后世的儒家文化发扬的是乾卦所象征的天德,而道家文化所发扬的是坤卦的地德。

康有为曾经说,《道德经》只得了孔子《系辞》的一半。但是,在孔子、孟子这个源头上,儒道没有分家,两汉以后才有了儒家、道家的分流。

现在,我们再用西方经典来印证,翻开《圣经》的第一页是《创世纪》1-26,来看看人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猴子变的。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在希伯莱原文里,这位“造男造女”的神,名为耶洛因,是复数。翻开《圣经》第二页里,在伊甸园,造亚当的神名叫耶和华,耶和华是先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是不是有不同?

造男造女,意谓着上帝最初造人,男女是一起造的,男女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男人、女人都是人。

而在欧洲中世纪的教会里,更强调女人是男人的肋骨造的。在传统天主教和原始佛教里,女人是不洁的,女人不能成佛,女人不能参与祭祀。

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里,只有男性公民才算是人,女人、小孩、奴隶不是人,与猪马牛一样,只是人的财产。

再来看看中文经典里对人的理解。《说文解字》,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道德经》里有天地人的三才观,“天大,地大,人亦大”,讲宇宙万物人最贵,强调人与禽兽的不同,具有与禽兽沒有的良知、礼仪等等。这些观念和讲法,其实是一套很特殊的讲法。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体现在语言习惯上,在中国,人是没有分类的。不管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成都人、河南人等等,都没有分类的,都是人。比方说我们叫人:“张老师,外面有人找!”

这里的“人”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是普遍的人。粗通一点英语的都知道,英文没有这样的表述,一说到人都要指具体的人,是BOY还是GIRL,MAN还是WOMAN。是日本人,还是英国人,必须是确指,不能含混地称人。

第二,在认识和思维模式上,西方社会从古至今都是把人分类的。把人分类,一直是西方文明的历史包袱,是西方一直在扬弃的,举例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贝克汉姆的头发,它是什么颜色?大家网上搜索后,答案一定参差不齐。维多利亚的头发又是什么颜色呢?答案是统一的黑色。

从历史说起,古罗马将军凯撒征服了大不列颠岛,从此英国有了自己的文明史。古罗马把当地土著称为凯尔特人,凯尔特人典型的体貌特征是红头发。

日耳曼人又征服了古罗马。简单说,英国有两大族源: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特征是头发金黄色,颜色越浅,越是“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中国读者对《哈利·波特》最耿耿于怀的是,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最后嫁给了红头发的罗恩。赫敏是褐色头发,是民族融合后的“杂毛”。她下嫁于红头发的罗恩,是文明和进步,是英国读者喜爱和接受的。而哈利是黑发,黑发是古罗马高贵血统的象征。

这样就能理解,贝帅的婚姻有一段时间经常绯闻不断,但一直稳定的原因了。维多利亚是高贵的黑发,她当初是下嫁。贝克汉姆的头发是褐色的,随着代言广告和化妆师的要求,时而金色,时而浅灰,时而黑色。

因为中国人没有种族概念,所以不能理解头发背后的“时尚”。在中国,张惠妹、徐若瑄大家不用想,都觉得她们是中国人。但是,如果以英国人眼光看,首先要分类,张惠妹是当地的土著卑南人,徐若瑄是赛德克·巴莱人,血统上相近于太平洋诸岛上的民族,但是,她们的感情生活有过民族的困扰吗。

第三,在中国,人没有分类,唯独男人女人是分类的,按乾坤两仪的位份进行分类,以“男女有别”,来达成男女实际上的平等。有人会说,西方更尊重女性,讲的是“LADY FIRST”,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有表现,真的吗?LADY的拉丁文词根是什么意思,学过英文的都知道,这里不多讲了,真实的“泰坦尼克”号事件里,三等舱妇女的生还率,远远低于头等舱的男士。

一百多年来,女权主义在中国民间一直没有市场。西方之张扬性解放、女权主义等,是因为中世纪教会长期的禁锢。上世纪70年代,哈佛、剑桥很多专业才允许有女生入读。

而中国人讲“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这并非《新华字典》解释的“男子地位高,女子地位低”。在中国,“尊卑”是主客关系,是人世的礼仪和风度。所谓“自卑而尊人”,卑是主位,尊是客位,在民间,称别人的父为令尊,称自己的父为家父。在夫妻关系中,妻在主位,夫在客位。男尊而女卑,父虚而母实,实则是女子出嫁之后在家庭伦理中的“反客为主”。

女人的权柄内化在伦理关系里:“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事女人作主,因此,只有在中国文化里存在着“惧内”的文化,其它文明里都没有。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所有人,不管你是中国人,白人还是黑人,是人都有这个善根,都是可以被教育的,都可以成为君子,成为贤人。具体怎么做呢,我们简单讲一讲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

《哈利·波特》剧照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中年蓄德”。

那么,反观我们的传统之初,传统蒙学的阅读观为我们敞开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其实,古代和现代的教子方法十分不同。在古代的家庭当中,孩子并非由父亲与母亲共同教育。比方说,有个有趣的场景是,母亲拿着书在教小孩子读,而父亲躲在树后面。这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教子方法的一大特点。

一般而言,儿童的蒙学教育由母亲或其他女性来承担,而非父亲。比如,《红楼梦》中的大老爷会打骂贾宝玉,但只是给他出点题,看他水平如何,平时并不管他。这正符合中国古代的教子方式——由女性来教育。基于和孩子的亲密基础,女性在幼儿的蒙学教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勤奋学习,不惜数次搬家,甚至割断了尚未织完的布匹,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美谈。

蒙学教育之后,等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古代人奉行的是易子而教。比方我们俩是朋友,我们就可能互相教育对方的孩子。人们选择不直接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这可能降低教导和劝告的有效性。就像相声演员郭德纲把儿子送到好朋友于谦那里教导,而于谦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郭德纲这里。而今天,这样的传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传了,因为现在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由学校来教育。

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一夫一妻制家庭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两者都产生于黄帝时期。如汉字中的“家”字,上面是“宀,象征房屋,下面是“豕”——猪,表示在居住地养猪。这反映了家产生于定居之后,农牧业出现的黄帝时期。又如《商君书·画策》中所说:“黄帝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匹配之合”回,也就是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的道德规范,其中包含了家教内容。

中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追溯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家庭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十年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我们遗落了多少?今天我们再来讲它们,实际上是带着惋惜在讲的。复原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的希望是能做一点是一点。

现在,成都很多学校里面推广《三字经》和《弟子规》,可是到底应该怎么读?今天学校讲《三字经》,讲《弟子规》,应有什么样的关怀?有什么样的意识?

我们今天所谈到的“阅读”实际上裹挟着中西文化的冲突。西方的阅读观念进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阅读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说,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携带了西方文化的基因,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大转折与大变革时期,内含于社会变迁环境中的家庭教育,一方面要试图力保几千年积淀和流传下来的家庭教育传统,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观念。于是,家庭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新旧杂陈、中西并存的特点。

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勤奋学习,不惜数次搬家。(李杨声作)

三字经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如果说有其他内容的汇入,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消化期。但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如洪水猛兽一般,给人们的感觉就像是塞过来一个大馒头,可是我们却来不及消化。

回头看,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蒙养教材的编写。在我们的传统中,人们善于寓道德教育于知识教育和日常生活之中。自周秦以来,尤其是宋代以后,各朝各代都编写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蒙学教材,如 《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干家诗》 等等。

在传统的蒙学教材中,单纯的识字教材或礼仪教材并不多。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蒙学教材在识字的基础上,将知识教育与礼仪道德教育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以 《三字经》 为例。相传为宋末王应麟所著,全书仅干余字,先讲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礼仪规范。此后,分别介绍了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 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

那么,在传统家庭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讲阅读。首先,什么是阅读?所谓阅读,即为有阅有读。阅就是观看,读就是诵读。看什么?看图识字。读什么?读书识文。因此,看和读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阅读。所以,“阅读”的最佳载体是“书籍”,其次是“声音”,再次是“图画”,绝不是以“音画”来吸引人的“多媒体”。

阅读的基础是识字。对我们而言,就是认识汉字。汉字与字母,一种属于象形文字,一种属于拼音文字。有别于拼音文字所具有的高度抽象和强制规定的特点,汉字体现出了象形取义的内涵。比如,一个“德”字,拆分开来便是“十目一”——五双眼睛往一处看。底下加个“心”,便是心往一处想。旁边再加个“彳”,便是心往一处想。所以,“德”就是众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意思。由此可见,我们读一个汉字时,同时也是在试图汲取它的义涵。

龚鹏程在谈及汉字时提到:拼音文字是记音符号,没有一个跟语言、语音独立的另外一套符号系统。只有中国才有跟语言有关系、但又是独立的符号体系。这种符号可以和语言系统脱离,不同方言的人可以使用同一套文字。虽然大家用不同的音读它,但都能懂,都能读。汉字的语音跟语言相关,但相对独立。

今天我们在羡慕西方的拼音文字时,往往忘记了全世界只有我们发展出了一套文字符号系统,所以说,汉字实为我们的一大财富。

《汉字听写大会》现场

其实在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莱布尼茨在讨论哲学问题时也意识到发明一种语言符号的必要性。这一灵感即来自中国文字。莱布尼茨曾说,汉字是聋子的语言,还是把汉字想象成语言?而德里达在其《论文字学》认为西方哲学一直走错路子,陷入语音崇拜、语音逻各斯之中。于是,他重新提出这一段历史,欲以探索建立文字学的可能性。

回到我们自身而言,人们对于汉字拼音化的争议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去年,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正文部分收入字母词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近日,央视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的《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再次引发了媒体对于汉字本身的关注。

有人认为,汉字造成了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滞后,要废汉字、要拼音化、简化汉字等等。诸如此类的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包括汉字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科学的兴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但是,认为中国科学不发达是对中国科学的不了解。实际上,中国科学长期以来都领先世界,而且不是一点点。对比来看,西方现代文明不过是在这两三百年之间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一向是中国执自然科学之牛耳。可是总是有人会追问,为什么我们的科学会落后?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思想有问题?总是有人要找理由来说中国科学不发达。甚至将这些理由置于汉字之上。

不过,现在我们能看到许多好的现象,比如最近一些比较大型的、富有实效的辩论。从观点的对抗中,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此外,随着繁体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汉字的感觉也进一步地慢慢被唤醒。通过这些方式,人们能够渐渐回到汉字之初,重拾汉字之美。如果说古代文化的价值和现代的思维不同,那么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与认知。

那么,重新回到老师的担忧,家长的疑虑,孩子读《三字经》时,读的是什么?

近日,我们不幸听到有学者自杀的消息。为什么读书人最后会选择自杀或变得抑郁?是否是因为没有“童蒙养正”,没有“少年养志”,因此成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即是说,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是他的心不在当下,不在此时此地。没有立志,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古人之所以重视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子女的“养正”教育。如宋代朱熹提出的“习与知长化与心成”的思想,主张“古者小学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捍格不胜之患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是以修身为根本的。

立志是修身之基,古人十分重视立志、持志在修身中的作用,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东汉时期的郑玄说:“德行立于己志”;嵇康说:“人无志,非人也”;陆九渊认为“患人无志耳”;杨继盛要求子女“第一先立起志气来”;王夫之说“家统一卷书,唯在汝立志”;张履祥认为“少年立志要远大”;孙奇逢则说:“父母于赤子,无一件不是养志”。所以这些都说明立志、持志、养志在人修养和成才中的作用。

再者,中国人讲气。我们形容一个人好看,也是用气。如,秀气,霸气等等。《黄帝内经》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如果我们把气丢了,我们读书,阅读,没有去培养正气、浩然之气,读再多的书也是没有用了。

因此,我们说,在识字、诵读《三字经》时,孩子对汉字的感觉会不会被慢慢唤醒,会不会重新认识汉字的可爱,会不会使得自身如活泼泼的小泉,汩汩而出?会不会在他日自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是,更注重“持志养气”之功夫。

猜你喜欢

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常挂在嘴边却不一定会写的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