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华小学:以竹为器,以书为美

2016-09-21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超星孩子课程

双华小学:以竹为器,以书为美

“门前千竿竹,堂上万卷书”,竹为君子器,万卷书则通过网上的泛雅和慕课两大平台,以拓展全校师生的阅读视野。在双华小学,传统与现代科学,本地风光与国际视野有机地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中国教育将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这是按照人的生长规律,伴随着成长过程,建立起的生命教育内容。人是自然的一份子,当然要遵循自然规律,教育也不例外。

在传统教育的角度,小学阶段正属于童蒙养正的时期,此时齿更发生,肾气盛实。孩子精力旺盛,喜动烦躁,是所谓“熊孩子”出现的高峰期。此时,正是儿童阅读的关键期,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启蒙经典读物,助其分辨美丑善恶,有正确的人生榜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立德树人,扶养正气,正其形,诚其意。

而这一段时间,也是审美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

由此,“以竹为器,以书为美”,成为双华小学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景。

由此返观双流县双华小学,以同时具备文化形象、美学形象与道德形象的“竹”引入,以“竹”为教育的容器、载体以及出口,形成以“润·节”二字为主的生命教育办学思想。校内景致多以绿竹为主,培育出大小竹林、竹圃、竹园,错落有致,穿插、点缀于教学楼、体育场中,随风轻曳,耳目一新。

“门前千竿竹,堂上四库书 ”,年轻的双华小学源于古老双华场竹林环抱的庙堂。“出土有节,凌云虚心”是君子写照,也是这片沃土之竹绵延的生命精神。适时雨露,润而拔节,双华小学根据这一学校历史,与老师、家长、领导、专家碰撞、探讨、提炼出了“润·节”的文化核心。

竹,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双华小学的招生宣传册,由四枝由低往高的“竹”切片构成,展开后便是一个视觉向上的斜四边形,感叹设计心思之巧妙,也应了双华“成竹在胸,节节向上”的校训。

这一所年轻又古老的学校,坐落于成都市航空港高科技园区腹地,双流黄甲街道双华场广场巷,历经时代的更迭与几代双华人的耕耘,于2010年1月正式独立建制,如今已有学生1155人。竹筱庭深,双华小学传承着竹之精神,依竹为伴,育竹育人,经过短短数载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现代化、国际化为一体的双流县窗口示范学校。

现双华小学的办学模式为简洁明了的“1221”:

“1”——一个中心,以课堂改革为中心;

课程是学校的心脏,课程建设永远是学校的核心事件。双华构建了“三度五面课程魔方”,丰富多元开放的立体课程,给孩子自由选择的“课程超市”,让孩子在生活中当家,在课程上当家,在活动中当家,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活力和动力,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印证了“我努力,我当家”的双华学风。

“三度五面课程魔方”,“三度”即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以及最后的探究课程;“五面”下承“三度”,分别为“人文与语言”“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健康与安全”“品格与行为”五个领域,同时辅以体现“和雅谦惠韧劲节”此竹之七德的校本课程。

以艺术课程举例,美术课题“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获得四川省第五届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自主开发,极具本土特色的“黄甲麻羊剪纸”校本课程更是入选了人美版的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材。

“2”——两个工程,好雨工程和竹娃工程;

好雨工程即教师发展工程,来源于唐·杜甫的“好雨知时节”以及宋张耒的“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双华的教师团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队伍,主力为80后与90后。在一楼学术厅,针对科任老师的“七贤学堂”以及针对班主任的“竹篱雅舍”定期开讲。

而竹娃,指双华小学的孩子,有龙孙的含义。宋·苏轼有诗云:“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竹娃工程更是融入了培养“当家竹娃”七大能力的校本课程:担当力,践行力,协调力,探究力,学习力,自控力与演说力。

为了打造此两大工程,双华小学充分利用了超星公司的泛雅与慕课两大平台,拓展教师视野,同时减轻教师与学生的备课与学习负担,并依托超星平台的网上办公管理系统,实现办公管理与教师培训的现代化。

“2”——两个着力点,心理健康和现代信息技术;

在双华小学,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考虑到这批孩子身份的特殊性,双华特别设立了一个“竹娃之家”——留守儿童中心。“竹娃之家”在一楼,面积约占60平方米左右,室内放置了一台超星公司提供的阅读终端机。终端机里的阅读内容,具有针对性,目的是帮助这些孩子调试心理,积极生活,克服孤独感,打消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

在之前说的“三度”之一的拓展课程层面,双华更是在社会实践课程里,带着孩子们参观航空港的各大企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地的社会生活。而另一层面,更是为了让孩子们探访父母的工作环境,增进对父母的了解,进而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双华选择超星的定制式服务,打造了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校园;同时启用超星提供的题库与专家库,建立了“阅读课程小组”,充分在阅读层面拓展与加深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与见解,打造信息化的美丽书香校园。目前,双华校内共有12台超星阅读终端机,下课时间,都能看到孩子们站在终端机前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1”— 一个梦想,“竹园之梦”。

在今年元旦节经典诵读比赛中,双华小学各年级组长细致周到,选定诵读内容、遴选参赛学生、编排训练、订购服装、准备道具、化妆打扮等等。这一系列工作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合作,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才有了元旦节精彩的庆典。

润达生命,思行双华。双花小学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实施好雨工程、竹娃工程,向着温润竹园梦,培育现代化“新君子”的目标奋斗不止。

四川竹琴也是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2008年6月,四川竹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双华积极联系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在学校开展曲艺社团教学活动,实施“非遗进校园”课程。目前有近100个孩子跟随曲艺研究院的老师们学习竹琴、金钱板、变脸、车灯等曲艺项目,成为非遗小小传承人。双华小学“非遗进校园”课程的落实,获得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传承基地学校”的荣誉。

立足本地,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双华也吸取了西方的优质教育经验,西方教育重视孩子独立性格培养和能力培养,甚至社交培养。

为此,双华小学与泰国水晶树公立小学达成了友好互访关系。

双华小学的学生在泰国水晶树访学期间,饮食起居都离不开泰国友好家庭。每个家庭都对来自双华的中国孩子赞赏有加,特别是对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高的评价。同时,泰国孩子在双华的家庭中也得到了悉心照顾,孩子们都在彼此的家庭里收获了浓烈的爱。

猜你喜欢

超星孩子课程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全文数据库(维普、超星)收录证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