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研究

2016-09-21张海定裘亚龙卓维波

新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球部新液螺杆菌

张海定,裘亚龙,卓维波

1.奉化市溪口医院内科,浙江奉化315502;2.奉化市中医医院内科,浙江奉化315500

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研究

张海定1,裘亚龙1,卓维波2

1.奉化市溪口医院内科,浙江奉化315502;2.奉化市中医医院内科,浙江奉化31550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克拉霉素缓释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替硝唑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口服。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病情反复发生率、口干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反复发生率、口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下调(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上调(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且有助于避免复发,安全性高。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Hp);康复新液;三联疗法;生活质量

幽门螺杆菌(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由Hp感染,导致胃酸或者胃蛋白酶等对十二指肠黏膜产生腐蚀消化作用诱发的一种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时间漫长,病情反复不愈,因此探究出能有效改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该病,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只能控制症状,患者容易复发,且肝肾损伤较大,不宜长期服药[1~2]。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被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本研究选取50例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标准。Hp检查阳性。

1.2 辨证标准辨证分型属瘀血阻络型,症见腹部疼痛,痛处不移,夜间痛甚,或有黑便,舌质紫斑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年龄18~75岁;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严重疾病者;未按规定服药,或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影响疗效判断药物的患者。

1.5 一般资料选取奉化市溪口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1±3.96)岁;平均病程(5.37±1.45)年;平均溃疡直径(0.92±0.17)cm;溃疡个数:1个36例,2个1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5±4.28)岁;平均病程(5.51±1.38)年;平均溃疡直径(0.88±0.21)cm;溃疡个数:1个35例,2个15例。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克拉霉素缓释片(莱阳市江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口服,每次0.5 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闽海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每次20 mg。替硝唑缓释胶囊(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 g。以上药物均每天服用2次。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京新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 mL,每天3次。

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比较2组Hp根除率、病情反复情况、口干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该量表的内容包括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8个方面,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采集血清样本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酶标仪购自于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试剂盒购自于广州兆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治疗3疗程后,取胃窦、胃体组织各1块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者均为阴性则判定为Hp根除。

3.2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溃疡面缩小≥50%;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溃疡面缩小<50%。

4.22 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2 组Hp根除率、病情反复发生率与口干发生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Hp根除率为88.0%,对照组为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7月,病情反复发生率观察组为18.0%,对照组为42.0%;口干发生率观察组为8.0%,对照组为22.0%,2组病情反复发生率、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表12 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表22 组Hp根除率、病情反复发生率与口干发生率比较例(%)

4.4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下调(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

表3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s,n=50)

表3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s,n=50)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s-CRP(mg/L)23.1±2.96 9.1±1.10①②22.6±3.37 17.9±3.18①IL-6(ng/L)139.7±5.70 59.4±8.92①②140.2±6.17 82.9±7.83①IL-8(ng/L)151.8±6.07 76.8±7.64①②152.3±5.69 98.4±8.07①TNF-α(ng/L)23.1±5.34 8.5±2.01①②23.6±5.38 16.5±3.12①

4.5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4。治疗前,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上调(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

表4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n=50)分

表4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n=50)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③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一般健康状况40.1±4.12 57.1±7.40①②39.7±3.96 46.8±5.01①生理机能42.9±5.12 64.7±9.25①②43.2±5.01 52.6±6.45①精力43.1±5.96 55.8±8.10①②42.6±6.37 47.9±7.18①社会功能39.7±5.70 59.4±8.92①②40.2±6.17 52.9±7.83①情感职能41.8±6.07 56.8±7.64①②42.3±5.69 48.4±8.07①精神健康43.1±5.34 58.4±9.01①②43.6±5.38 46.5±7.12①生理职能39.8±6.09 52.6±8.45①②40.3±6.17 48.2±7.34①躯体疼痛41.8±6.05 56.2±7.86①③42.4±5.83 50.1±9.17①

5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Hp是一种容易定植于胃及十二指肠上皮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诱发因素,高达80%的患者因其感染患病。Hp本身不具有侵袭性,但是其能够引起十二指肠黏膜发生炎症反应,与遗传、环境、免疫调节等因素结合促使胃酸大量分泌而损伤十二指肠黏膜[3]。目前,现代医学治疗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抗Hp及保护肠黏膜的三联疗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使其成为最为难治的一种消化性溃疡疾病[4]。

中医学认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由不良饮食、外感寒湿之邪、过度劳累、体质虚弱、内伤七情等导致的,主要病理机制为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血行缓慢易成瘀,在体虚、血瘀的基础上,血滞不通,津停为痰,痰可碍血,血瘀兼有痰湿阻滞是此类证型患者病程缠绵、顽固不愈的原因,故治疗需在活血通络、行气的同时兼以利湿。

康复新液是美洲蜚蠊干燥虫体经由乙醇提取制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蜚蠊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瘀、利水、解毒之功效[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新液具有杀灭Hp作用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原因,且能提高疗效。观察组病情复发率、口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康复新液相较于西药安全性更高。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属于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因子在急性期反应、抗感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已被认为是独立于其他危险因子的可预测炎症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炎症反应与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体内胃蛋白酶、肠肽酶等被大量激活,诱使hs-CRP、TNF-α等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下调(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康复新液抑制患者炎症因子释放也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由于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把生活质量引入患者的疗效评价体系中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上调(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提示加用康复新液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多数学者认为疾病早期给予药物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晚期,因为越早治疗,就能在炎症反应刚刚启动时阻止其发展进程,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由于机体的差异,会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8],而本研究未对给药时间及对不同年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且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因此,应增加患者数量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能显著改善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有效清除Hp,并有助于避免复发,安全性高。

[1]王宏光,王莹,郭庆梅.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黏膜切除术后相关溃疡12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7):382-383.

[2]陶立生,许亚平,姚俊,等.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8):3494-3495.

[3]张天恒.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90-91.

[4]王红彬.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与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 (35):158-159.

[5]史未名.美洲大蠊的药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3):50-51.

[6]怀惠英.康复新液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76-78.

[7]王光余,黄晓辉,吴国平.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IL-6、IL-8及NO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861-863.

[8]郭惠学,冯文周.醋氨己酸锌联合用药对不同年龄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J].广东药学,2002,12(4):36-37.

(责任编辑:吴凌)

R574.51

A

0256-7415(2016)08-0081-03

10.13457/j.cnki.jncm.2016.08.035

2016-04-05

张海定(1974-),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临床。

猜你喜欢

球部新液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T表现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温度计为何能显示温度?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硫酸钡用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