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常小兵案看垄断国企腐败

2016-09-21

新传奇 2016年29期
关键词:内耗腐败

从常小兵案看垄断国企腐败

高垄断行业,往往最容易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对掌握资金和资源投放的人来说,决定着社会财富与自然资源走向,就是最容易获得法外利益的工具。而腐败滋生的体制根源,也恰恰同样存在于这些行业和领域。

新一轮的合并垄断潮?

一个时代的终结,总是伴随着一些标志性人物的谢幕而终结,常小兵可以说是中国电信行业辉煌与繁荣时代终结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作为执掌中国第二大运营商中国联通超过十年,在调任中国电信掌门人半年后落马的行业高级管理者,随着7月11日中纪委监察监察部网站宣布双开,常小兵本人进入立案审查阶段,他成为一个时代的句号。

有媒体总结,当初信息产业部成立时,一批地方上的年轻干部包括常小兵、张春江、苏金生等被委以重用,日后成了中国电信业的骨干精英。然而,这些精英却在事业高峰期,纷纷因腐败落马,中国电信业也产生了塌方式腐败。

其实无独有偶,一直以来,油、电、煤等央企“能源腐败”问题也非常严重。有学者认为,油、电、煤等能源国企存在决策权集中度过高、自由裁量度过大的问题。垄断性能源企业掌控了上游基础资源,在产品销售、物资招标过程中,存在者巨大的寻租空间。

如今看来,并非只有能源企业如此,只要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国企,其腐败都很难避免。所以电信业的精英纷纷腐败落马,并不是当初选人用人的问题,如果他们继续停留在没有油水的行政岗位上,或许已经成为前途无量的政治明星了。毁掉这批精英的,正是垄断国企自身。不仅是中国,甚至国外的垄断性质国企也难逃腐败。巴西石油公司高管伙同政界人士集体腐败,利用外包工程虚抬报价收受贿赂,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并将过渡政府多名官员拉下马,这直接导致了巴西奥运会的正常开幕。

分析者认为,在缺乏监管的垄断权利下,腐败就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一般来说,垄断只存在于权利高度集中、资金密集、市场话语权缺失、可用资源高度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高垄断行业,往往最容易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对掌握资金和资源投放的人来说,决定着社会财富与自然资源走向,就是最容易获得法外利益的工具。而腐败滋生的体制根源,也恰恰同样存在于这些行业和领域。

而由于垄断国企的利润获得是通过垄断地位所得来的,这就使得其不需要额外的开源节流、提高运营效率等减少腐败环节的方式。从上到下几乎没人关心采购的费用是否脱离市场价格过高,也没人关心办公室里闲置人员是否太多,更没人提与合作单位的合同是否过于损失己方利益。因为不论怎样,哪怕躺着,垄断国企都是赚钱的,就是赔了也还有政府兜底,因此垄断国企的腐败才有恃无恐。

很多年前有人对银行业的腐败中提到,权力一旦通过潜在规则迅速变现,就会自觉抵制一切剥夺其赚取利益的改革动机。比如为了解决权力过于集中而增设的多层审批制度,就会继续恶化为更多的腐败环节。简单来说,每多加一道程序,每多一道监管,非但难以起到遏制腐败的作用,反倒多了一个新的腐败可能。因此,垄断国企腐败的根源性问题,也就是垄断性质不解决,腐败还会愈演愈烈。

不过很悲哀的是。由于垄断性企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政策游说能力,也就拥有了和社会、政府的对话可能,这种潜在的影响力,往往会通过各种不平等的法律法规,来进一步维护它的垄断权利和垄断利益。包括媒体也在为垄断辩护,为其背书,甚至说“垄断还远远不够”,在这种背景下,国企怕是还会有新一轮的合并垄断潮。

常小兵

国企合并垄断的逻辑

梳理本轮国企合并的诱因,代表性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了打破央企之间的内耗,央企参与全球竞争能够实现强强联合和规模效应,实际上是国家使命下希望打造世界级企业,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曾竞相超低价互抢海外订单;二是为了解决央企的产能过剩问题,例如钢铁、有色、造船、煤炭等重化工行业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而这些行业又正是央企扎堆的领域。

然而,这两种说辞都并不很靠谱。首先,尽管央企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央企之间的内耗问题,但并非能够消除内耗,况且解决央企内耗不一定非得要通过合并才能解决,国家意志做强央企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一位退休的正部级官员直言,十几年来南车北车已经发展出了大批成熟的二三级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即使两家合并,共同接收海外市场订单,但旗下长春客车厂、株洲车辆厂等厂家间的竞争仍然无法避免。这些竞争仍会推高行业产能,造成过剩和内耗。其次,通过央企合并解决央企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也只是一厢情愿,央企产能过剩背后的实质是政企不分,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投资、行政保护下的垄断竞争经营之路。这也就是为何过去中央对控制产能过剩的决心一直很大,但效果并不好。这并非是整合、合并能够解决的,而是国企固有的体制造成的,合并反而会造成“大到不能倒”等新问题。

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近年来特别是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国企“国进民退”之风愈演愈烈,国企垄断依然严重。

要盘活国企这一庞大的存量,增强国企活力、提高国企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整合又势在必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只是手段,强强联合未必一定能够融合,合并风潮并不必然让国企更加强大和市场化。事实上,国企整合风潮的背后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其中之一就是垄断问题。国企垄断一直饱受诟病,近年国企垄断问题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尽管从2005年的老“非公36条”,到2010年的新“非公36条”,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民企发展所面临的“三重门”——“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始终存在。目前国有企业是航空母舰,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很多还是小舢板,新一轮国企合并之后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垄断,这是市场最担心的问题。近年来混合所有制之所以推进起来比较困难,民企不愿跟国企玩,实际上是航空母舰与小舢板如何“混起来”的问题没有解决,不增强民企的话语权,不打破国企的垄断,中央希冀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也即通过民间资本来激活国企的活力和创造力的愿望,很大程度上就会变成一场空。

(《中国经营报》2016.7.14、《南风窗》2015年11期等)

猜你喜欢

内耗腐败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远离“精神内耗”,守护孩子“心灵之门”
材料作文“精神内耗”导写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此种腐败何时休
扭摆法和振簧法测量内耗振幅效应的修正公式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