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于集聚纺系统的皮辊

2016-09-18Timp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罗拉纺纱纱线

C. Timp

苏拉组件公司(瑞士)



用于集聚纺系统的皮辊

C. Timp

苏拉组件公司(瑞士)

目前,集聚纺系统对能提供比现有纺纱皮辊更长的磨削循环,同时能生产优质、稳定纱线质量的皮辊的需求相当高,但现实却很难达到要求。耐磨皮辊的性能与一定的回跳硬度相关,但从另一方面讲这并不一定会带来最好的纱线质量。

皮辊;集聚纺;Acco智能皮辊; 磨损;寿命

20世纪80年代初,Armstrong(阿姆斯壮)世界工业公司提出了2层纺纱皮辊的概念。这一设计是苏拉组件公司在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开发的Acco智能三明治皮辊概念的基础。

将两个独立且特制的弹性层同轴放置,皮辊便能获得更高的形变,从而与沟槽罗拉有更大的接触面(图1)。测试发现,在持续压力作用下,相比目前的标准皮辊,这种皮辊形成的接触面积能增加5%~8%。

图1    Acco智能皮辊能够与底部沟槽罗拉形成更大的接触面

图2所示为基于有限元法(FEM)计算的一些典型皮辊的接触面积的比较。可见,相比单层皮辊J-463、J-470和J-476,智能皮辊AS-6、AS-7和AS-8的接触面积都有所增加。

Acco智能皮辊由一种特别开发的非常柔软、富有弹性的内置层和相对坚硬的外置层组成。已证实,高级别J-463、J-470和J-476皮辊用作外置层,可形成3种皮辊状态:柔软、中等和坚硬。可用的Acco智能皮辊类型和推荐的应用领域如图3所示。

图2 基于FEM计算的皮辊的接触面积

图3 Acco智能类型和推荐应用的领域

目前,就最好的纱线质量而言,回弹硬度是选择合适皮辊的决定性指标。柔软、弹性的内置层和坚硬的外置弹性层的特殊混合可不再要求Acco智能皮辊必须达到一定的肖氏硬度。

对纤维的控制由皮辊和凸起的底部罗拉的接触面决定,并对纱线质量产生影响。因与标准皮辊相比,Acco智能皮辊有更大的接触面,能产生由传送罗拉形成的更大的握持区。握持区延伸到夹持点,对这一区域的纱线将有更好的引导和开口,进而可形成优化、一致的纱线品质。

机械稳定、耐磨抗裂的外层与特别设计的柔软、弹性的内层组合,可以获得更长的磨损周期和使用周期。对于纺纱厂而言,低维护和较少的停机次数可显著降低成本。在较长的磨损周期中,纱线质量和Acco智能皮辊各类参数都能保持稳定。

Acco智能皮辊的应用产生了两个概念(图4和图5):

——概念1:增值,更长的使用寿命

能在较长的使用寿命中,维持与传统纺纱皮辊相同的纱线品质。

——概念2:增值,纱线品质

使用寿命相同时,相比传统纺纱皮辊,纱线品质提升。

图4 增值——更长的使用寿命

图5 增值——纱线品质

皮辊使用寿命的延长及伴随的停机次数的减少,在集聚纺应用中都很受欢迎。集聚纺在技术上要求形成一个狭窄的横向区域,但狭窄的横向区域会增加对纺纱皮辊的压力,缩短磨损周期。Acco智能皮辊与当今集聚纺采用的标准纺纱皮辊相比,耐磨损时间增加约30%~50%,且同时能保持稳定的纱线品质,根据不同应用和纱支范围,可以获得更长的耐磨损周期。皮辊的磨损周期也可根据用户自己设定的牵伸工艺(如压力和横向宽度)而有所改变。

AS-6柔软型皮辊专为细支纱产品(线密度≤7.4 tex)而设计,在更长的磨损周期中,能获得较低的纱线断头率和优质的纱线品质。纺纱厂在集聚纺应用中,对于不同的线密度纱, AS-6皮辊的磨损周期可达标准皮辊的2~3倍。总体而言,生产低线密度纱的纺纱厂对持续稳定的纱线品质、纱线断头率和停机时间有很高要求,AS-6皮辊是满足这些高标准的理想解决方案。表1所示为选用柔软型皮辊,采用集聚纺纺制6.7 tex纯棉纱的一些测试结果。

表1 采用AS-6柔软型皮辊的一些测试结果

各种试验都已证实,AS-7皮辊适用于生产中等线密度的集聚纺纱线。多家集聚纺纱线生产商已将磨损周期延长50%~100%。在更长的使用周期内,中等线密度纱线的断头率能维持不变。表2所示为选用AS-7中等型皮辊,采用集聚纺工艺纺制6.7 tex纯棉纱的一些测试结果。

表2 采用AS-7中等型皮辊的一些测试结果

AS-8坚硬型皮辊是专为合成纤维(如芳纶、莫代尔和细旦莫代尔等)的生产而设计的。在这些纤维加工中,纺纱厂关注点在于减少厚薄区,降低纱线断头率,这就意味着对部件的要求和处理与纯棉纱的有所差异。

在这些应用领域中,采用 AS-8坚硬型皮辊可减少20%~25%的厚薄区,纱线断头率也被控制在较低水平。皮辊柔软内层赋予纤维的额外弹性在合成纤维加工中具有一定的作用。AS-8坚硬型皮辊对纤维有更好的控制,从而能直接影响纱线品质,降低厚薄区和纱线断头。

图6展示了Acco智能皮辊与传统标准皮辊的一些关键参数,突出显示了 Acco智能皮辊相对于普通皮辊的优势。Acco智能皮辊的概念为未来牵伸系统设置和皮辊维护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通过与Acco智能皮辊的连接可实现多种监控功能。这一概念是未来改革创新路上的第一步。如今,约150万个智能皮辊已被大范围安装使用。

仰林 译颜雪 校

Cots for compact spinning systems

ClaudiaTimp

Saurer Components GmbH, Wattwil/Switzerland

The demand for a cot for today’s compact spinning systems that offers longer grinding cycles than today’s spinning cots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s very good and consistent yarn quality, is quite high, but under physical aspects not so easy to match. An abrasion resistant cot quality is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a certain shore hardness which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optimal yarn quality in any case.

cot; compact spinning; AccoSmart cot; grinding; service life

猜你喜欢

罗拉纺纱纱线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有只象鼻爱聊天
圆梦歌舞厅
针织与纱线
罗拉的礼物
纺纱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罗拉的自行车
两种集聚纺纱装置生产赛络集聚纱的技术探讨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