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型鉴定不合格标本拒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6-09-16范小军王兰萍谢会军

甘肃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申请单条形码血型

范小军 王兰萍 谢会军

血型鉴定不合格标本拒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范小军王兰萍谢会军

目的:通过对我院血型鉴定标本是否合格情况的分析,从根源上杜绝血型差错引起的输血事故。方法:对我院179份不合格血型鉴定标本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无标签的血标本占5.59%,与输血申请单不相符的标本占16.20%,少于3ml血的标本占8.38%,溶血的标本占5.59%,肝素抗凝血标本占10.06%,被稀释的标本占20.11%,严重脂血的标本占16.20%,非医护人员送检的标本占17.88%。结论:血型不符引起的输血事件中很大比例是由于标本不合格导致的,对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以规范临床送检标本的质量。

血型;鉴定;不合格标本;原因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送检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血型及配血试验的结果,不合格标本引发严重输血事故的几率很大。本文通过对179份不合格送检标本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对策以规范临床送检标本的质量,杜绝血型鉴定差错引起的输血事故。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179份标本收集于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经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输血科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血型鉴定标本。

1.2方法遵循血标本“八不”接收原则[1]严格筛选送检标本。输血科接收标本人员按照接收原则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登记、汇总和分析。

2 结果

表1 179份不符合要求的血型鉴定标本分类结果

16.20%,非医护人员送检的标本占17.88%。不合格标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从输液的肢体采血导致的标本被稀释,稀释后的血液抗原抗体浓度下降或可致检验结果的误差,其次是送标本者非医护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送检过程中标本的溶血或污染,如若产生输血事故也不易查找原因和追究责任。以上两种情况分别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20.11%、17.88%,应予以重视。

3 讨论

输血治疗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人为的差错时有发生。因为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标本不是输血科人员采集,而是临床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从患者标本采集到运送到输血科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出错的可能,会造成我们对错误的标本进行正确的实验室检测,这类错误的发生率较大[2],而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已非常少见[3],特别是血液中心开展核酸检测技术后,大大地缩短了传染病的“窗口期”[4],降低了输异体血之间的疾病传染,同时输血科通过血型正反定型,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并进行试验中质量控制后在输血科内人为的错误几率也在下降。据调查,有一半输血差错发生在床边[5],我院179例拒收的血标本经调查分别为护士提前在试管上粘贴标签;一名护士同时采集多名患者血标本;护理小组采集标本时没有核对误注入了他人血型试管造成的;患者麻醉或意识不清、儿童、老年人采血困难造成标本量不足;从输液的肢体采血稀释了标本;剧烈震荡标本溶血;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少,患者多是由非医护人员直接送标本到输血科等。

针对以上几种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分析,我们做出如下相应对策:①通过护理部举办护理专题培训课;对血型标本实行单采,杜绝护理人员一次采集多个患者的血标本[6,7],与检验科生化、血常规等标本分开采集;②采血前核对医嘱、《临床输血申请单》和患者的基本信息相一致,核对申请血液的种类及数量,有无特殊要求,是否紧急输血或常规备血;③患者佩戴识别腕带,采集血标本是使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患者身份;④建立采集交叉配血标本和血标本贴标签的标准操作规程,采集血量和采集部位符合要求,每次只采集一个患者的血标本,减少身份核对错误;⑤采集血标本时需要2名具有执业资质的护士在床边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只有一名护士时请医生协助核对;⑥在完成患者身份确认并采集血标本后,在患者床边将标签/条形码贴于盛有该患者血标本的试管上;⑦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班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的申请单和错误的标签/条形码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并打印正确的标签/条形码;⑧采集血标本的全过程应当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次完成,如该过程受到干扰或中断(如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因故离开患者床边),则打印的标签/条形码或采集的血标本应当弃用,按照血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重新(病区)采集新的标本;⑨血标本由患者输血所在科室(病区)采集,不得由其他科室(病区)代采;住院患者采集血标本后转科或转床,此时需要输血最好重新采集血标本;⑩要求患者及家属(陪员)在床头确认签字,核对的护士签字,输血科接收人按照“八不”原则验收并签字,对不合格标本登记并拒收,要求重新采集,医院配备专用标本保存冰箱把当天所有血型鉴定或配血后的标本保存一月后再消毒处理;定期对采集血标本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8]。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输血科都有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由于产生在实验室之外而难以控制,加之医护人员对于送检标本质量的要求不够重视,导致标本不合格率的增加,进一步影响血型及配血试验的质量,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输血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件

[1]陈小伍,于新发,田兆嵩.血标本采集要求输血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5.

[2]郑春苏,黄湘宁,黄瑜璇,等.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8(6):1589-1589.

[3]Niederhausera C,Mansouri Taleghani BM,Graziani M,et al.Blood donor screening:how to decrease the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hepatitis B virus?[J].Swiss Med Wkly,2008,138(9-10):134-141.

[4]王迅.采供血机构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条件及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1):825-826.

[5]杨育红,陈进凡,董晓梅.对血型鉴定及交互配血差错标本的分析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3,29(6):123.

[6]Stainsby D.ABO incompatible transfusions-experience from the UK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SHOT)scheme Transfusions ABO incompatible[J].Transfus Clin Biol,2005,12(5):385-388.

[7]Stainsby D,Russell J,Cohen H,et al.Reducing adverse events in blood transfusion[J].Br J Haematol,2005,131(1):8-12.

[8]付涌水,钱开诚,陆志刚.临床输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17.

A

1004-2725(2016)01-0053-02

741020甘肃 天水,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输血科

范小军,E-mail:876991901@qq.com

猜你喜欢

申请单条形码血型
创意条形码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运用PDCA循环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和规范性
条形码大变身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