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甩老族 甩得掉良知但甩不掉罪恶

2016-09-16

中国民政 2016年12期
关键词:进行批评新词汇罪恶



甩老族 甩得掉良知但甩不掉罪恶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相关的新词汇不断出现,无不精准地描绘着老人们的各种境遇。先是为人熟知的“啃老族”,即子女无法独立,平常吃喝老人的。后来出现了大城市中的“老漂族”,即为了替子女分担生活压力,老人们离乡进城……最近,又出现了一个与老人有关的新词汇,那就是“甩老族”,即子女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支付一段时间的费用之后,就不管不问了。据《河南商报》报道,近期,各地一些养老机构发生多起“甩老”事件,老人家属无一例外欠费玩失踪,养老机构又不能把老人赶出去,只能贴钱照顾。新词汇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引发舆论媒体的关注。

这“甩老族”是不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到现在还没有权威数据统计,我们不能因为新闻报道了一些甩老案件就轻易去下结论。例如,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俞芹主任就对《杭州日报》记者表示,在该福利中心“甩老”情况很少见,大部分子女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不少子女们为了让老人过得更好,常常跑到福利中心做义工,还时常捐款、捐物。

针对如何对付“甩老族”,《北京晨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他们调查发现,遇到“甩老”的情况,养老机构只能根据事前签订的协议,通过司法途径起诉老人家属,但问题是,法院找不到人也无法执行,这让养老机构深感维权难。虽然有专家建议,可以参照国外经验,立法实行老人财产托管制度,但实行财产托管目前尚无制度规范。因此对“甩老族”的“没辄”未免令人尴尬。尽管面临尴尬的局面,笔者还是认为,“甩老族”毕竟逾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对付“甩老族”应该双管齐下。其一,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责任,“甩老族”无疑有违法之嫌,“甩老族”也终究应该纳入法治的轨道。加大法律的威慑力,不能以“法院找不到人也无法执行”而放任“甩老族”。其二,“甩老族”也是个道德问题。对于“甩老族”,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予以道德的感化和制约。

中国吉林网则态度鲜明地提出《治理“甩老族”需要“甩开膀子”管》。所谓“甩开膀子”管,有三层含义,一是法律要甩开膀子管,我们有必要明确“遗弃老人罪”,对于长时间不看望老人的子女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让其明白遗弃老人不仅是不孝敬老人,更是犯罪;二是社会舆论要甩开膀子管,这里主要是指从道德角度进行批评,对于遗弃老人的现象,我们必须“万炮齐鸣”“万箭齐发”,进行严厉谴责,形成众人唾弃的氛围;三是单位和社区要甩开膀子管,如果年轻人有单位,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可用开除等严厉措施;对于没有单位的,社区、户籍部门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可向法院提出公诉。“甩老族”是一个危险信号,治理“甩老族”不能等。

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南充一位老人的三个儿子因拒绝赡养老人,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后一直不管不问,并且拖欠费用,当地法院判处三兄弟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这多多少少对那些“甩老族”起到了震慑作用。

对这些“甩老”的子女,我们只想奉劝一句:“因果轮回,你们甩得掉自己的良知,但你们甩不掉所犯的罪恶。”

本栏目各界观点均不代表本刊

猜你喜欢

进行批评新词汇罪恶
罪恶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论批评艺术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
党员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吗?
罪恶赎金
《罪恶赎金》
罪恶的官商“二人转”
The Featur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New English Vocabul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