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空间特征研究

2016-09-15戈嘉璐周跃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客源客流量入境

戈嘉璐,周跃(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空间特征研究

戈嘉璐,周跃*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以黑龙江省各市、地区入境旅游数据为基础,利用反映区域差异的相关方法,定量分析黑龙江省入境客流量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市、地区入境游客数量相差较大,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入境客源分布不均衡,九大客源国、港澳台的入境游客较多。

入境旅游;空间集聚;黑龙江省

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1]。在此背景下,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2]。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相关学者对入境旅游的研究集中于入境旅游市场[3]、入境旅游流集散[4]、入境游客时空分布[5]。有关入境旅游的研究较多,但对黑龙江省的入境游客时空分布的研究较少。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国黑龙江省的入境旅游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为保证数据科学准确,均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年鉴2001-2013》、《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1-2013》。由于多个地市2013年入境旅游数据不全,为使研究结果可靠,故仅采用2000年至2012年数据。文章选用能反映区域差异的标准差(SD)、市场占有率(M)、地理集中指数(G)、变异系数(CV)和赫芬达尔指数(H),来研究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空间集聚性演变,模型公式见参考文献6。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入境游客接待规模差异分析

基于2000-2012年黑龙江省各市和地区入境旅游人数数据,绘制出图1的黑龙江省入境客流量标准差变化折线图。由图1可知,黑龙江省入境客流量标准差较大,标准差从2000年的70000上升到2012年的274942,增长39.28倍。2012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数最多的哈尔滨市(241100人次)是最低绥化市(200人次)的1205.50倍,绝对差异巨大,这表明了黑龙江省各市和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即资源禀赋优越的地区旅游发展水平高,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相对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虽在发展,但增长率很低。从整体水平上来看,标准差的增长较为显著,呈上升态势。2005年,北大荒博物馆在哈尔滨开馆,兴凯湖被批为国家地质公园,国际冰雪节的成功举办为黑龙江省提升旅游竞争力再添砝码,入境旅游客流量猛增。2008年,伴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召开以及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使得我国的知名度和形象大大提升,这也推动了黑龙江省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2009年,伴随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的成功修建,哈大高铁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标志了由高铁带来的东北“同城时代”的到来。同年,泰来县被评为“亚洲金旅奖·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这些使得黑龙江省在无形之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入境游客。

2.2入境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将黑龙江省十三市和地区依据市场占有率的比重分为A、B、C三组,由图2可知,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竞争力最强,与同省其他市相比具有绝对优势,其次,鸡西市、黑河市、大庆市、佳木斯市优势较为明显,而齐齐哈尔市、鹤岗市、双鸭山市等处于弱势,市场占有率低。但这种优势并非是绝对的,例如2005年,A组的优势不如B组,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获批国家旅游局“AAA”级旅游区,被省建设厅授予“省(甲)级公园”,这使得该年的旅游人口增加。

图1 标准差图

图2 市场占有率

2.3入境游客数量空间变化

在国家“十三五”文化改革大背景下,黑龙江省提高了对旅游业的重视,以补齐文化短板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出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战略。基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3年相关数据得出图3,黑龙江省地理集中指数变化振幅较小,地理集中指数作为地理分布指的标之一,它的波动幅度表示相关地理要素集中化的程度,变异系数变化幅度明显,它用以表示离散程度的大小,进而揭示旅游在时空的变化程度。由图3可知,黑龙江省入境客流量的地理集中指数于2002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较2001年和2003年相比分别减少14.57%和12.00%,这反映出了黑龙江省的入境客流量空间集聚性受到了削弱,即客流量的空间分布更为均衡。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入境客流量的变异系数也跌至本研究时间段的最低值,为144.43,相比2001年和2003年分别下降了45.36%和34.53%,这个骤降表明黑龙江省十三市的入境客流量的空间差异在缩小,进而说明空间集聚性在降低,各市的旅游业发展速度得到了提升。2006年,黑龙江省入境客流量的变异系数与地理集中指数再次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异系数由2005年的172.74增长至225.17,达到了峰值,地理集中指数由94.84增长至97.10,这种现象源于“非典”时期造成了游客的意愿受到了外在束缚,而这种束缚在2005年得以释放,故于2006年变异系数达到了顶峰值。

2.4各市、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基于2001-2013年鉴数据,算出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并绘制图4,由图可知,赫芬达尔指数从整体上看波动较为明显,在2006年达到顶峰值0.47,2002年最低值为0.17,特别是2001年至2007年之间,赫芬达尔指数变动最为明显,呈现“一低一高”的变动规律,黑龙江省的赫芬达尔指数的波动,说明了黑龙江省各市和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集中化程度较高,分化程度较差,即旅游市场存在垄断现象。同期,牡丹江市的变化趋势与赫芬达尔指数变动规律大体一致,表明牡丹江市入境旅游市场在同省竞争中有明显优势。2002年,地理集中指数与变异系数分别为近年来的低谷,与赫芬达尔指数变动保持一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黑龙江省各市州的入境旅游市场分化程度相对提高,市场垄断程度相对降低。赫芬达尔指数的波动反映出各市和地区之间旅游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因此本文的研究为优化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结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5入境客源集聚性分析

由图5可知,黑龙江省入境客源较为稳定,年际变化不大,但是不同客源之间入境客流量差异明显,两级现象较为分化。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及华侨,另一部分是外国人,包括已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外国人是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从2000年至2012年间,九大客源国所占市场份额居高不下,超过黑龙江省总态势的一半,这一现象与黑龙江省的地理区位与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作为我国国土的最北端与最东端,与旅游大国俄罗斯相接壤,因此借助这一区位优势,黑龙江省境外旅游人数较多。黑龙江省客源分布不均衡,九大客源国入境旅游人数约为港澳台同胞的二倍,故未来黑龙江省对于提升对港澳台同胞的吸引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可见其来华旅游市场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图3 空间变化指数

图4 市场状况指数

图5 客源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各市、地区入境游客数量相差较大,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入境客源分布不均衡,九大客源国、港澳台的入境游客较多。通过免签政策来吸引入境游客,提高旅游的便利性。通过口岸城市购物退税、免税制度等政策合理引导旅游者消费,吸引入境旅游者。通过定量分析黑龙江省各市、地区入境旅游状况,明晰了该区域入境旅游市场格局,为旅游部门制定相应旅游政策提供依据,进而促进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均衡、有序、健康发展。

[1]国家旅游局.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EB/OL]. [2015-1-16].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15-01/16/content_34575800.htm

[2]黑龙江省旅游局.锡东光局长在2016年全省旅游工作会上的讲话[EB/OL].[2016-3-7].http://www.hljtour.gov.cn/4-2.jsp?id=11614&gglb=30

[3]纪小美,陈金华.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拓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3,33(5):158-164.

[4]李创新,马耀峰,贺雅坤,等.1994-2008年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四川、云南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7):12-18.

[5]陶伟,黄秀波.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27(1):113-118.

[6]徐凯,李悦铮,江海旭.云南省入境旅游空间集聚性演变及灰色模型预测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6):64-68,82.

(2016-02-20收稿M编辑)

Spatial Agglomeration Evolution of Inbound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GE Jia-lu et al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Liaoning Dalian 116029,China)

Based on the urban and regional inbound tourism dat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condition of inbound passenger flow volum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rrelation method that reflect sregional differenc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quite big difference in amounts among inbound tourists of each city and reg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it has a quite strong spatial agglomeration,intensely inbound tourism market competition,unbalanced inbound tourist source distribution and quite large amount of inbound tourists from Big Nine Tourist Source Countries and HKMacTW.

Inbound Tourism;Spatial Agglomeration;Heilongjiang Province

F592

A

1003-7853(2016)02-0089-03

戈嘉璐(1994-),女,辽宁辽阳人。

周跃(1958-),江苏省宜兴人,职称副教授,地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地理。

猜你喜欢

客源客流量入境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商场客流量统计算法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