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床河西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2016-09-14李炼然李东立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昭通657600

西部资源 2016年2期
关键词:粒状白云石昭通

李炼然 李东立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昭通 657600

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床河西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李炼然李东立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昭通657600

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铜多金属矿集区内获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之一,目前储量已达大型规模。本文旨在通过蚀变—矿化分带的研究,总结河西矿段不同蚀变岩相带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并在勘探工作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突破。

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意义

绪论

滇东北富锗铅锌铜多金属矿集区是川滇黔铅锌大型成矿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矿集区内分布有多个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如:会泽铅锌矿床、乐红铅锌银矿床、富乐厂铅锌矿床等。近年来,在与昆明理工大学韩润生研究员的团队合作中,实践了蚀变岩相找矿技术的应用,在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深部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该矿床也由中型矿床跃居大型矿床的行列。

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构造式样特殊,为逆冲断层(毛坪压扭性断裂)控制并形成的褶皱构造(猫猫山倒转背斜)控矿,矿体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呈现出典型的构造控制蚀变岩带空间分布,蚀变岩带控制矿体空间产出的特征,因此,对蚀变岩带内矿物组合及蚀变强度的研究,对于找矿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矿床地质特征

云南东北部的富锗铅锌矿集区,其东北方向就是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床的所在地,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的滇东北褶皱凹陷带内;区域构造位于SN向的小江深断裂、近SN向的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及NW向紫云—垭都断裂的所构成的滇东北铅锌成矿带内。位于NE向会泽—彝良断裂带与NW向康定—彝良—水城深大断裂的交汇处,分布于洛泽河沿岸。铅锌矿床(点)受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沿NE向呈带状展布;包括毛坪、放马坝、洛泽河等铅锌矿床(点)以及12处铅锌矿点(矿化点)。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及少量第四系,缺失奥陶系、志留系,其中,赋矿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宰格组(D3zg)、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及中石炭统威宁组(C2w),赋矿岩性主要为厚层状中—粗晶白云岩。

矿床主要由Ⅰ、Ⅱ、Ⅲ号矿体组成,矿体走向NE-SW,倾向SE或NW,倾角60°~90°。矿体沿NE向层间断裂带产出,呈脉状、透镜状、网脉状、似层状,其延深大于走向延长;集中分布于倒转背斜倾伏端和NW倒转翼的陡倾斜地层中。在平面和剖面上,矿体具明显的尖灭再现、膨大缩小现象,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明显。自浅部至深部,矿石呈现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的变化规律。

图1 昭通毛坪铅锌矿田构造与矿床分布图(据柳贺昌、林文达(1999)详绘)

2.围岩蚀变特征

对于围岩蚀变得特点而言,一般情况下矿床热液蚀变的发育较为普遍,蚀变的种类也相对较多,有非常明显的强度变化,另外,还有多阶段的特色,从大范围上来讲,是一种中低温热液蚀变。这种蚀变一般可以具体划分成重晶石化、硅化、黄铁矿化、有机质化、方解石化以及白云石化等几种类型,同时也能够形成相应的蚀变矿物质组合。其中最主要的几种蚀变是黄铁矿化、白云石化以及方解石化最为常见,其具体特征可参考以下概述:

(1)白云石化:这种蚀变形式是矿区内最为普遍的一种发育形式,其表现主要是白云岩在热液的作用下出现重结晶现象,同时还会发生中—粗粒交叠,白云石会呈现出一种细脉状、团块状以及浸染状的不规则条带。“褪色白云岩”是白云石在石化作用之后所呈现的一种褪色状态,其颜色一般是灰白色,有时也会发展成浅白色。白云石化一般而言是受构造热液作用所控制的,所以,在近矿围岩中,以及矿化比较好的地带,和靠近层间断裂的上盘地带,石化结晶就会比较粗大,因而也就有着较强的蚀变作用。

(2)方解石化:方解石化作为同样是较为普遍的矿区内发育现象,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野外产出状态。首先,方解石化的颜色一般是白色—灰白色,其形状大多为团斑状、团块状或者是不规则脉状产,多出于白云岩中。在方解石团块中一般还会有一些含角砾状白云岩碎块,并呈黑色介质的形式沿方解石节理进行充填。第二,其产出形态有时也会呈现出肉红色—红褐色,并且呈脉状以重结晶白云石的形式沿层间断裂带产出。第三,还可以以一种白色—灰白色的细脉状态在白云岩的节理里进行充填,或者和方铅矿、闪锌矿细脉共同产出。第四,优势也会以一种团斑状或者白色细小团块的形式在铅锌矿中产出。可见后两种状态的方解石跟铅锌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镜下亦可见两期方解石脉穿插于白云岩中,具有多期性特点。

(3)黄铁矿化:在矿体内部和近矿围岩中较发育,并且靠近矿体部位黄铁矿化强烈,远离矿体黄铁矿化逐渐减弱,有时矿体本身即以黄铁矿为主,其矿物含量远多于闪锌矿和方铅矿,形成单独的黄铁矿矿体。主要呈浸染状或细脉状分布于白云岩、方解石以及它们的节理和裂隙中。黄铁矿化也具多期性特点。

(4)硅化:本矿床硅化主要分布于矿体内部和近矿围岩中,石英是一种重要的脉石矿物。硅化主要表现为显微粒状石英交代白云石颗粒,而成交代结构、假象交代结构等,此现象在显微镜下普遍可见。另可见石英呈细—巨晶粒状,半透明—透明,乳白色或灰色,主要呈团块状分布于闪锌矿中,石英中亦见颗粒状闪锌矿,本期石英跟矿化关系密切;少量的石英呈柱状晶体包含于方解石内部,或呈透明柱状晶体分布于矿石表面的细小溶洞内。显微镜下,亦可见隐晶质的玉髓呈团块状或脉状分布于白云岩或方解石中。可以看出,硅化亦具多期性的特点。经硅化作用后的白云岩通常硬度明显增加,颜色稍浅,常为浅灰色或灰白色,而与原岩相区别。

3.河西矿段蚀变岩相特征

3.1龙翔939平面蚀变岩相特征

矿区河西矿段龙翔939平面坑道的蚀变岩相分带,总体表现为顺层和左行斜列式展布特征。

不同组合类型的围岩蚀变,如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和铁方解石化常伴随矿体出现;其中铁白云石和铁方解石化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同时,碳酸盐岩矿物(白云石、方解石)离矿体越近,矿物结晶越好,其团块或细脉也越发育;黄铁矿化分布范围较大,然而矿体内或近矿强烈蚀变的中—粗晶白云岩中,黄铁矿化明显增强,局部呈斑块状及大脉状。从矿体中心向外,蚀变分带如下:

近矿带:特征蚀变矿物为黄铁矿、石英;黄铁矿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呈五角十二面体自型;石英产出于矿体内,与深色闪锌矿、方铅矿共生,呈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

过渡带:该带主要为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泥化—硅化蚀变矿物组合:白云石、铁白云石、石英的环带不显著。

远矿带:该带主要为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蚀变组合。该带内以白云石化为主,黄铁矿主要呈星点状,含少量方解石化。

图2 龙翔939蚀变岩相平面图

3.2九龙矿段蚀变岩相特征

矿区九龙矿段的蚀变分带自矿体向外围依次为:过渡带→远矿带。各蚀变带主要特征为:

过渡带:该带主要矿物黄铁矿呈星点状、散点状、团斑状;镜下反射色为浅黄白色它形—自形粒状,与铅锌矿、方铅矿呈共边结构分布于白云岩中,铅锌矿化,次要矿物为石英和方解石。闪锌矿呈棕褐色、棕黄色团斑状,金属光泽;镜下反射色为灰色、深灰色它形—半自形粒状,包含黄铁矿形成包含结构,被方铅矿、黄铁矿交代形成交代残余结构。方铅矿呈铅灰色团块状、脉状,金属光泽;镜下反射色为珍珠白色,自形程度较好,具特征三角孔,常包含铅锌矿、黄铁矿,交代黄铁矿形成海绵陨铁结构和溶蚀边。石英呈乳白色粒状,具油脂光泽,与铅锌矿、方铅矿共生。方解石呈白色脉状、网脉状充填于铅锌矿石中。

远矿带:该带主要表现为黄铁矿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带蚀变矿物组合。黄铁矿呈浅黄色星点状、团斑状、细脉状分布于白云岩中。方解石呈白色团块状、米粒状、脉状、网脉状及结晶良好的无色透明晶体产出;镜下呈浅黄色它形粒状,见两组解理和聚片双晶。白云石呈灰色、浅灰色、灰白色、浅白色及白色砂糖状,镜下呈灰黄色、灰白色它形—半自形粒状。

图3 九龙矿段蚀变岩相平面图

4.结论

通过对河西矿段的蚀变岩相分带的研究,显示了由矿化中心向外依次为:铅锌矿化硅化带→黄铁矿化带→近矿带→过渡带→远矿带;各蚀变矿化带矿物组合为:

(1)铅锌矿化带:主要矿物为闪锌矿和方铅矿,另见黄铁矿和方解石。闪锌矿呈棕褐色、棕黄色团斑状,金属光泽;镜下反射色为灰色、深灰色它形—半自形粒状,包含黄铁矿形成包含结构,被方铅矿、黄铁矿交代形成交代残余结构。方铅矿呈铅灰色团块状、脉状,金属光泽;镜下反射色为珍珠白色,自形程度较好,常包含铅锌矿、黄铁矿,交代黄铁矿形成溶蚀边。黄铁矿呈铜黄色散点状、星点状,金属光泽;镜下反射色为浅黄白色它形—自形粒状,与铅锌矿、方铅矿常形成共边结构。方解石一般呈白色脉状、网脉状充填于铅锌矿石中。

(2)黄铁矿化带: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星点状、团斑状分布于白云岩中。

(3)近矿带:该带是黄铁矿化、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组合带。黄铁矿呈浅黄色星点状、团斑状、细脉状分布于白云岩中。方解石呈白色团块状、米粒状、脉状、网脉状及结晶良好的无色透明晶体产出;镜下呈浅黄色他形粒状,见两组解理。白云石呈灰色、浅灰色、灰白色、浅白色及白色砂糖状,镜下呈灰黄色、灰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状。

(4)远矿带:该带是碳酸盐岩化带。方解石呈团斑状、细网脉状产出,局部呈雪花状构造;白云石呈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镜下呈细粒半自形—他形粒状产出。

[1]韩润生,邹海俊,胡彬,胡熠昭,薛传东.2007.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英文).岩石学报,9:2109-2118.

[2]胡彬.2004.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隐伏矿预测.昆明理工大学.

[3]胡彬,韩润生.2003.毛坪铅锌矿构造控矿及找矿方向.云南地质,3:295-303.

[4]胡明毅,胡忠贵,李思田,王延奇.2011.塔中地区奥陶系白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地质学报,12:100-109.

[5]黄思静,QING HAIRUO,胡作维,等.2007.封闭系统中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石油地质学和矿床学意义——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为例.岩石学报,11:293-300.

[6]刘宝珺,张锦泉.1992.沉积成岩作用.北京:科技出版社.

[7]柳贺昌,林文达.1999.滇东北铅锌银矿床规律研究.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8]彭少南.2010.西藏革吉白垩系郎山组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9]王梁,贾丽琼.2011.微量元素比值在地质学中应用简介.内江科技,11:129-130.

[10]闫志为.2008.硫酸根离子对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度的影响.中国岩溶,1:26-33.

[11]叶征宇,孙成旺,黄晓东.2011.白云岩的成因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四川地质学报,3:16-18.

[12]张学丰,胡文瑄,张军涛.2006.白云岩成因相关问题及主要形成模式.地质科技情报,5:32-40.

[13]张志斌,李朝阳,涂光炽,夏斌,韦振权.2006.川、滇、黔接壤地区铅锌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演化背景及成矿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43-354.

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计划及校企合作项目成果签定号(云科奖鉴字[2014]022号)

李炼然(1975年8月~),男(白族),云南大理人,地质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工作近10多年,主要从事矿山地质找探矿、矿床水文地质等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粒状白云石昭通
遵化市魏家井白云石矿冶金用白云岩矿地质特征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探究乳化粒状铵油炸药春夏季结块、黏性消失快原因及防范对策
柴达木盆地西部SG-1钻孔中白云石成因探讨
白云石有序度与流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现代办公室粒状碎纸机创新设计研究
横切棒状和包覆粒状发射药混合装药定容燃烧性能
青阳白云石矿采场回采顺序优化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