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性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2016-09-12郝静李萌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1期
关键词:强制性上肢偏瘫

郝静,李萌



·临床研究·

强制性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郝静,李萌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和观察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FMA、STEF、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STEF、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MA、STEF、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康复疗法好。

强制性运动方案,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在积极治疗提高治愈率的同时,亦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1,2]。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意外,为三大致死病因之一,据相关组织保守估计,我国每10万人口就有219人发生脑卒中,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大约200万左右[3],对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的一种后遗症,出现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率高达50%~60%[4],如何使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更好地康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传统的康复治疗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对下肢功能恢复较好,对上肢功能障碍相对效果较差。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方案,这种疗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快速发展[5,6]。本研究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20例,病程3~6月;左侧偏瘫59例,右侧偏瘫61例;脑出血60例,脑梗死60例。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脑卒中患者应用CIMT标准;年龄18~75岁;符合基本的运动标准:患侧每个手指伸展达到10°以上,腕关节伸展达到20°以上;无感觉和认知功能的缺损;无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临床有明显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①观察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10岁;平均体质量59.07 kg;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30例;脑出血32例,脑梗死31例;病程3~5.5月;②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8.09岁;平均体质量61.34 kg;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31例;脑出血28例,脑梗死29例;病程3~6月。2组一般资料、脑卒中类型、脑卒中的部位、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康复疗法,采用神经促进术、牵张技术、躯干肌、髋关节及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等Bobath技术治疗,每天2 h。观察组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患者每次训练前将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超过年龄标准化最高心率的 75%,或血压超过 180/100 mmHg (1 mmHg=0.133 kPa)或出现胸前区不适及头晕等症状,及时停止训练。强制性运动疗法:为固定患者健侧肢体,减少其腕部和手指屈曲活动,予以健侧联指手套,除了在出入厕所、洗澡、睡觉时解除固定,保证患者在清醒时间的90%以上处于固定状态,同时每天训练患者进行2~3个对应患者相应功能缺陷的塑形训练,如拿杯子、握球、插孔练习、拉螺母、捡黄豆或钢珠、写字、使用筷子、下棋等,注意塑形训练前、后、中间需进行5 min的放松、牵拉训练。塑型训练时,只要患者取得进步,则给予积极的反馈、并给予认可与鼓励。每天强化训练1 h,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8周,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穿衣、洗漱、梳妆、进食等练习,不少于2 h/d。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2组上肢运动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前2组FMA、STEF、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STEF、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MA、STEF、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比较(分,)

表1 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FMA评分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8 32.13±5.42 45.53±5.70①观察组 62 33.47±5.91 52.80±5.37①②STEF评分 MBI评分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1.42±5.23 52.70±5.80① 39.13±4.09 53.90±5.65①观察组 41.24±5.51 64.22±5.27①② 38.93±3.99 66.67±6.16①②

3 讨论

脑卒中损伤的部位、性质、大小不同,可出现不同的后遗症,可表现为运动、感觉、吞咽、言语、心理及认知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便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患侧肢体的瘫痪,使患者活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对患者心理产生极大的打击,对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越早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患者的功能恢复越好[7,8]。

如何使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更好的康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传统的康复治疗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对下肢功能恢复较好,而对上肢功能障碍相对效果较差。试验证明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康复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以固定患者健侧肢体为前提,限制健侧腕部和手指屈曲活动,强制性训练患侧肢体,进行2~3个对应患者相应功能缺陷的塑形训练相对于传统康复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以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为基础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强制并逐步增强训练患侧上肢,通过反复强制性塑性训练使神经突触得到改造,将信息储存于神经系统内,可能有助于最大限度恢复大脑皮质功能。因此理论上强制性运动疗法有助于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9]。为此,本文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要求患者每天在训练室中强化训练1 h 2~3个塑形训练动作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不少于2 h/d的穿衣、洗漱、梳妆、进食等活动,每周训练5 d,连续8周,发现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改善FMA、STEF和MBI评分方面优于传统康复疗法。但是本文病例数有限,仍存在较多不足,不能排除除康复方案之外的其他与改善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的相关因素,如用药、基础病、营养状况、家庭护理、患者配合情况等都对患者肢功能障碍相关[10],因此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强制性运动疗法的疗效。

[1]张东旭,王子臣,刘云庄,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荟萃,2013,28:321-323.

[2]李俊.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202-203.

[3]何增义,涂晓华,符晓,等.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25.

[4]吴大鸿,刘晓娟,陈建华,等.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09,33:603-605.

[5]曹民娟,彭美娟,杨艳红,等.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2-43.

[6]左秀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侧上肢运动及言语障碍疗效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7]魏妮,燕铁斌.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10-12.

[8]朱淦芳,钱立锋.运动处方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60-62,67.

[9]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等.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54-55.

[10]贾文姬,朱榆红,李燕,等.临床及部分社会相关因素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 919-922.

(本文编辑:王晶)

R741;R741.05;R493

A

10.16780/j.cnki.sjssgncj.2016.01.028

陕西省康复医院康复训练科

西安710065

2015-05-20

郝静

haojing_5505@

163.com

猜你喜欢

强制性上肢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