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粮食税》要义解析

2016-09-12江大伟

前线 2016年8期
关键词:列宁俄国资本主义

江大伟

国家资本主义对实现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俄国现有各种社会经济结构成分究竟是怎样的。问题的全部关键就在这里。

现在我们把这些成分列举如下:

(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

(2)小商品生产(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

(3)私人资本主义;

(4)国家资本主义;

(5)社会主义。

俄国幅员如此辽阔,情况如此复杂,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所有这些不同的类型都互相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特点就在这里。

试问,占优势的是哪些成分呢?显然,在一个小农国家内,占优势而且不能不占优势的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因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耕作者都是小商品生产者。

列宁在分析通过怎样的一条道路才能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时,其立论的出发点是对俄国当时的国情尤其是经济特点的分析。他认为俄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占据着优势,小资产者抗拒国家的计划和监督,造成经济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因此,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而是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所以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分清当前的主要敌人和主要任务,这样才能辨别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错误言论。列宁对当时俄国社会经济成分的科学判断和分析,为其“新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

国家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哪怕(我故意用这样的数字作例子,是为了更明显地说明这点)我们付出的代价要比现在大,因为‘为了学习是值得付出代价的,因为这对工人有好处,因为消除无秩序、经济破坏和松懈现象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让小私有者的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就是最大、最严重的危险,它无疑会葬送我们(如果我们不战胜它的话),而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会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一经学会了怎样保卫国家秩序来反对小私有者的无政府性,一经学会了怎样根据国家资本主义原则来整顿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那时就会掌握全副王牌(恕我如此来形容),社会主义的巩固就有了保证。

列宁在分析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以及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实现社会主义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即建立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一是政治条件,即无产阶级在国家内占统治地位。当时俄国具有了政治条件,但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具备,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经过“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全民的计算和监督”这条道路,而这恰恰是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共有的东西。所以,对于目前仍旧是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占优势的俄国来说,要充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以达到促成上述经济条件早日形成的现实基础。

真正革命民主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必然会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或一些步骤。

……因为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前阶”,当前的俄国从物质、经济、生产意义上来说,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前阶”,所以要努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以促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成熟和完备。这种做法不是违背社会主义,不是向资本主义妥协,恰恰相反,这样做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对付小私有者的瓦解作用,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为积累更多的国家资本主义因素,列宁还根据俄国的具体条件,提出可以向文明的资本家实行赎买的政策,体现了其策略的灵活性。

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取粮食,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适应无产阶级的任务,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取得完全的胜利。

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我国的经济破坏至今还十分严重,战争(昨天已经进行过,由于资本家的贪婪和恶毒,明天还可能爆发)所造成的负担还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我们还拿不出工业品向农民换取我们所必需的全部粮食。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才实行粮食税,即把最必需(对军队和工人来说)的粮食作为税收征来,其余的粮食我们将用工业品去交换。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征收粮食的一种方式。根据国家需要,按规定价格硬性向农民摊派征收粮食,征收的不仅是农民的余粮,甚至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口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迫于战争和经济破坏的严峻形势下,为保护苏维埃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对于保护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战胜强大的敌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即将结束,这种临时的办法很快就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正如列宁所说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这条道路之所以无法走通,根源在于不符合俄国的国情。列宁认为,只有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才是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正确途径,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从而达到巩固工农联盟的目的。由于国家规定的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征收的少,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和农产品可以自由处理,这种办法有利于发展商品交易、打破工农业之间的阻隔,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要把资本主义引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

苏维埃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能不能同国家资本主义结合、联合和并存呢?

当然能够。我在1918年5月就反复论证过这一点,并且我相信在1918年5月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当时我还证明说,与小私有者的(小宗法式的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进步。现在有些人犯了很多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只把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相对照或相比较,而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情况下,也应该把国家资本主义同小资产阶级生产作一番比较。 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靠什么条件来做成这件事,怎样保证在不久的将来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

在列宁看来,实行粮食税的结果会导致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复活,对此必须予以正视。但如果因此就禁止、阻塞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非常愚蠢的,也必然会失败。唯一正确的办法是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相比,虽然还是落后的,但是与俄国广泛存在的小资产阶级经济相比有着很大的进步性。所以,为改变俄国小生产占优势的经济结构,列宁主张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列宁提出今后需着重关注苏维埃政权应该怎样引导现有资本主义因素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苏维埃政权怎样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苏维埃政权怎样“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可以说明这一点的最简单的事例,就是租让。

合作社也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但它却不那样简单,不那样明显和一目了然,而比较复杂,因此它使我国政权在实践上遇到的困难更多。

再拿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三种形式来说。国家把作为商人的资本家吸引过来,付给他们一定的佣金,由他们来销售国家的产品和收购小生产者的产品。第四种形式就是:国家把国有的企业或油田、林区、土地等租给企业资本家,而且租借合同与租让合同极为相似。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即租让制、合作社、代购代销制、租赁制,尤其对租让制和合作社两种形式进行了详尽阐释。他认为租让制就是国家同资本家订立合同,资本家按照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经营活动、获取利润,苏维埃政权获得的利益就是发展生产力。苏维埃政权培植租让制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就是通过加强大生产、先进生产来反对小生产、落后生产,以对抗小资产阶级无政府状态的经济关系,这也是最简单明了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相比于租让制,合作社的基础是小生产,国家利用合作社在苏维埃国家机关的监督下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和生产等活动。合作社这一商业形式比私营商业有利,便于把全体居民组织起来。通过这种形式,既给予了其一定的自由和权利,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的计划和监督。关于代购代销制和租赁制,列宁指出这两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列宁不但从一般原则上阐述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这一中间环节的重要意义,而且还从具体形式方面,对如何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轨道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要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在分析俄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现状,特别是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在现时经济落后的俄国还不具备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而小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此,应当利用一切办法发展商品交换,将私人资本主义逐渐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此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最终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了促进这一中间环节的发展,列宁还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指出要想方设法活跃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流转,实行贸易自由,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私人资本主义(更不用说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列宁特别强调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条件下,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且适度的,所以不要害怕资本主义。总之,要通过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无产阶级执政党要不断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官僚主义作为“包围状态”的后果,作为小生产者涣散性和受压制状态的上层建筑,就充分暴露了出来。

应当大胆承认这一祸害,以便更坚决地同它作斗争,以便一次又一次地从头做起——在我国的一切建设部门中,我们还不得不多次反复地从头做起,改正没有做好的事,选择各种完成任务的途径。

我们的共产党员直到现在还不很善于领会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真正任务:不是要“亲手”包办“一切”,这样就会疲于奔命,顾此失彼,一事无成,而是要去检查几十个几百个助手的工作,对他们的工作组织自下而上的检查,即真正群众的检查;要一面指导工作,一面向那些有知识的人(专家)和有组织大企业经验的人(资本家)学习。

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才能实现。“战时共产主义”的一个后果是官僚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全力唤起各地方在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主动性,发挥地方的首创精神,扩大它们的独立程度,努力研究这方面的经验。不要亲自包办一切,而是要加强对政策的领导,发挥好计划监督的作用,发挥群众的作用,要善于向有知识的专家和有经营管理经验的资本家学习。要竭力帮助广大劳动者,从他们中间提拔先进分子来做经济工作。总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注:文中楷体部分摘自列宁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
七颗钻石
拉美有多少“列宁”?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纪念列宁
哥德巴赫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最后的岁月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重要更正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