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高垄覆土机械化栽培新技术的应用

2016-09-11赵洁娜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甘肃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陇西县放苗结薯

赵洁娜(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

马铃薯高垄覆土机械化栽培新技术的应用

赵洁娜
(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马铃薯高垄覆土机械化栽培技术特点是机械化起垄覆膜播种,机械化操作膜上覆盖3~5厘米的土,形成25~30厘米的高垄,靠压力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无需人工放苗,半沟量灌水,既可节约水资源,又能阻止盐分向土壤表层渗透,减轻土壤盐渍板结,同时机械化的操作减少生产成本,增产效果显著。该项机械化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马铃薯种植向着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业化程度。

马铃薯;高垄覆土;栽培

“马铃薯高垄覆土栽培技术”是2005年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研究推广的新技术之一,该技术采取机械化种植,可节省劳力,同时可保温保墒,防范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同时在促进马铃薯苗齐苗壮、块茎膨大提高产量方面作用显著,适合在二阴区、补灌区、灌区等三类地区大力推广。目前在干旱少雨地区生产马铃薯,为达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的效果,通常都覆盖地膜。近几年覆膜种植发现先播种后覆膜,出苗后需要人工放苗,优点是保墒好,播种速度快,缺点是人工放苗费工费时,放苗不及时还容易烧苗;先覆膜后播种,优点是可以提早覆膜,保住秋冬季墒情,不易烧苗,缺点是需要专门的工具播种,播种速度慢,对地膜损伤大,后期保墒保温效果差。新技术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技术,其特点是起垄覆膜,膜上覆盖3~5厘米的土,形成25~30厘米的高垄,靠压力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无需人工放苗,半沟量灌水,既可节约水资源,又能阻止盐分向土壤表层渗透,减轻土壤盐渍板结,增产效果显著。最关键的是应用此技术,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利于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马铃薯的产业化程度。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马铃薯品种为马铃薯脱毒原种荷兰15号,地膜为幅宽120cm、厚0.004mm的黑色地膜,均由陇西县农技中心提供。试验地块占地50亩,位于陇西县文峰镇三台村黄家门社。

(二)试验条件

试验区海拔1 720米,年降水445.8mm,年平均气温7.5℃,土壤为耕种黄绵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油菜地.土壤类型是沙壤土,每667m2施入农家肥2 00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kg,尿素20kg,均匀撒施后利用利用洪珠牌2MB-1/2型大垄双行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

(三)试验技术

播种:用洪珠牌2MB-1/2型大垄双行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前调整好株行距、播种深度,要求:垄顶宽50~60cm,垄沟宽30~40cm,垄高20~25cm左右,株距30cm,每条垄上种两行,行距为25cm。在施肥箱内装入化肥,化肥用量为每667m2施入马铃薯专用复合肥50kg。密度:早上市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3 500~4 000穴/亩。

覆土:用2TD-S2型马铃薯上土机进行膜上覆土。在马铃薯幼芽距离地膜2cm左右时2次覆土达到厚2~3cm即可。灌水:要根据田间土壤墒情进行灌水,苗期和膨大期个灌水一次,灌水量以半沟为宜,每667 m2灌水40~45 m3;切忌过量或淹垄,淹垄越早,其危害越大。收获前20天停止灌水。

追肥:马铃薯现蕾期、薯块膨大盛期要随水追施或乘雨追施尿素15kg/667 m2或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早、晚疫病,病毒病,黑茎病等,可选用58%甲霜锰锌、72.2%普立克、64%A毒N、72%农用链+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表1 测产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测产数据(如表1)

(二)数据分析

本试验4月1日播种,7月10日收获,生长期100天。试验示范点平均亩产量为2 529.8kg,按当年市场收购价格1.60 元/kg计算,亩产值约为4 047.68元。试验示范点平均商品率为81.3%,平均亩产150g以上商品薯1 462kg,单株结薯数平均为5.4个。单株结薯重量平均为0.69kg,200g以上大薯率示范点平均为39%,200g以下150g以上中薯率为24%,150g以下小薯率为37%,绿薯发生率为零。

三、总结

(一)自然出苗省劳力,保墒调温防绿薯

使用了黑色地膜,依靠膜上覆盖土层的重力和薯芽自然向上的作用,薯芽能破膜顶土自然出苗,试验数据显示出苗率可达到95%以上,出苗较露地早10~15 d(天)。每667 m2较普通地膜栽培节省人工3个,采用机械化生产,起垄、播种、铺膜、一次性完成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地膜的保墒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地膜上压土后土壤温度降低,既能防止高温烧芽,又可以降低水分蒸O,加强保墒作用,后期土层温度稳定在20℃左右时,更有利于结薯;黑膜加覆土双层保护作用也减少了P露的薯块,降低绿薯率。

(二)高垄防淹土疏松,提高产量促增收。

通过几次培土形成高垄,采用半沟量灌水,水位基本在结薯层以下,水分从垄沟两侧向垄上渗透,防止淹垄和土壤板结,垄上土壤疏松透气,土壤结构大大改善。这样的种植技术测产后数据显示其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其马铃薯的商品率也较高,早熟马铃薯的市场价格和高需求推动下,可以很明显的给农户增收。

(编辑:刘国华)

S532

B

1673-9019(2016)07-0037-01

2016-03-03

赵洁娜(1984-),女,甘肃陇西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陇西县放苗结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诗意的劳作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