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化考试练习系统设计与示范应用

2016-09-10蒋巍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试题库计算机网络

摘要:针对缺少考试练习辅助系统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网络化考试练习系统设计方案,并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开展示范应用。经过两个学年的成绩和调查数据表明,此方案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考试系统;试题库;组卷;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91-04

考试练习系统设计

为了便于课程知识梳理和考核,笔者自主研发了网络化的考试和练习系统NetestPro[1](以下简称NetestPro)。NetestPro采用B/S结构,覆盖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考生管理和考试管理等主要环节,可以用于各学科客观题型的在线练习和在线考试。

1.试题库设计

试题库是试题的集合,而试题内容源于一门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因此,试题库的设计首先是知识点的梳理。知识点按照章、节、点的树型结构组织。每个知识点可以携带两个属性,即知识点属性1,知识点属性2,属性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选取,每个属性有多种不同取值,如学科类别、考核要求等。根据不同的考核范围,每个试题与知识点树各层次的某一节点进行关联。试题同样允许附带两个自定义的属性,即试题属性1,试题属性2,如试题难度、测试目标等。为便于系统自动阅卷,试题允许出现是非判断、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等客观题型。同时,NetestPro既支持以单一试题为单位的A型题,也允许根据某一场景组织多个试题,构成B1型、B2型等组合型试题。

2.组卷策略设计

各个科目考试都需要明确题型、题量、分值和时长等共同的基本属性。此外,不同的考试对一份试卷的题目构成都有各自的要求。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NetestPro为考务管理员提供了组卷策略配置功能。组卷规则由下列若干条构成,其中随机规则是自动包含的。

①试题知识点分布清单;

②知识点属性1各取值对应试题比例;

③知识点属性2各取值对应试题比例;

④试题属性1各取值对应试题比例;

⑤试题属性2各取值对应试题比例;

⑥随机(缺省设置)。

NetestPro在生成一份试卷的过程中,首先按策略设定的知识点分布均匀地圈定一组试题,然后根据策略指定的属性比例进行筛选,最后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随机抽取一道试题加入试卷。如此循环,直至完成组卷。当然,如果试题库中的题量不足以满足组卷策略需求,则将试卷标注为残缺。在权限机制管控之下,生成的试卷允许审题专家审核和调整。

3.考试与练习规则

NetestPro支持课外练习和集中考试两种应用场景,可以为练习和考试指定不同的试题库、组卷策略,以及交卷后的呈现内容。对于练习,交卷成功后显示的内容可以从五组(成绩、试题、回答、答案、对错)中进行选择;而考试环节的交卷结果仅涉及是否当场公布成绩。

每位考生被导入系统时,对其分配准考证号和练习次数,并指定了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等参数。练习环节是完全开放的,考生可以在正式考试前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登录NetestPro,利用其拥有的练习次数进行自主测验和结果分析。考试环节则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到指定机房登录NetestPro完成在线考核。考试期间,NetestPro将对登录的考生资格、登录时间、登录地点等作出严格审核。除非机器故障等非人为因素,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计算机网络课程示范应用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有很多概念和术语,涉及的知识点也很多。虽然有网络分层模型这一学习主线,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2]学生并不善于利用这一主线来提纲挈领。有一些学生会产生计算机网络是一门“要背诵的课程”的感觉,而且认为要记的内容太多太乱。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网络基础知识,同时也为了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将NetestPro系统应用在计算机网络的期中考试和期末练习中。

1.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梳理章节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整理试题构成计算机网络试题库。题型涉及是非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术语辨析等。每道试题难度以难、中、易标识。初始题库近千题,后续可以逐渐补充。

2.期中考试规则

期中考试是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查,考核范围是网络层的IP地址之前的知识点。由是非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术语辨析等题型构成。其中判断题10道,难中易分别为2、4和4道;单选题22道,难中易分别为5、10和7道;多选题6道,难中易分别为1、3和2道;术语辨析12道。共计50题,每题2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长50分钟。

期中考试在规定时间集中在机房举行,当场公布考试成绩。成绩计入课程总评,占40%。期中考试考前是否提供在线练习机会视具体情形而定。

3.期末练习规则

期末练习是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进行测验。由是非判断、单项选择和术语辨析等题型构成。其中判断题16道,难中易分别为3、6和7道;单选题46道,难中易分别为10、18和18道;术语辨析18道。共计50题,每题2分,卷面总分100分。练习时长120分钟。

期末练习采取完全开放的组织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在任何地方登录NetestPro练习。每位学生有5次练习机会。练习交卷后,立即公布成绩,并显示试题、回答、正确与否,但不显示正确答案。借助练习结果,学生可以对答错的题目重新分析和思考,以此查漏补缺。期末笔试试卷中的是非判断、单项选择和术语辨析等客观题也从这个试题库中抽取,其占笔试卷面总分值的50%。换言之,学生只要充分利用5次练习机会认真复习,对计算机网络笔试中的客观题就会相对有把握。同时,通过练习对分散的各知识点进行考查,也能提高学生解答主观题的正确率。

实践情况调查与分析

基于NetestPro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期中考试和期末练习方案已经在计算机专业的2012、2013两个年级开展了实践,其中2012级共72位学生,2013级共108位学生。两个学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期中考试(机试)和期末考试(笔试)成绩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对比数据表明,采用这一方案,两个年级期末成绩都较期中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其中2012级良好以上学生比例提高了36.39%,不合格比例下降了19.5%;2013级良好以上学生比例提高了10.18%,不合格比例下降了21.29%。

在每个学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期末考评结束后,笔者就方案的实施情况对授课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期中在线考试情况的调查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期末考前在线练习情况的调查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从两个年级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大家对问题的看法比较接近。

期中考试的调查数据表明,两个年级的多数学生在期中考试前会进行复习,也希望期中考试前能开放在线练习,认可了期中考试对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考前练习次数上,对两个年级采取了不同策略:没有给2012级学生提供在线练习机会,给2013级学生开放了每人1次的考前练习。面对同一个计算机网络试题库,笔者对比发现,有过1次考前练习的2013级学生中认为题目很难的比率下降了15.99%,其中有82.98%的学生认为1次练习对期中考试有帮助。

从对期末练习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两个年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期末笔试成绩相对满意,也认可了考前练习的作用。在谈到考前练习作用的具体体现,真题集合和知识消化两个方面均有近半数的学生认可,而认为最大的作用还是查漏补缺。在练习机会的利用方面,多数学生认为次数适中即可,多数会在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前夕充分利用练习机会。在练习题库和笔试真题两者的关系方面,多数学生希望是交集关系,即两套题目部分相同。两个年级均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将NetestPro这种考试练习系统推广到其他课程中。

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环节引入网络化考试系统NetestPro可以有效改进教学成效,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有了NetestPro的辅助,教师可以比较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实践表明,基于NetestPro的网络化考试练习系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课程。但在课程试题库构建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是题量要足够大,至少应覆盖所有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在收录试题时,应正确标注知识点和试题附加属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组卷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蒋巍巍.NetestPro[EB/OL].[2015-11-01].http://xxks.zcmu.edu.cn.

[2]蒋巍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155-156.

作者简介:蒋巍巍,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应用。

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63);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5191)。

猜你喜欢

试题库计算机网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加强高校试题库建设与管理的讨论
使用ASP.NET实现试题库系统试题导入及修改维护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网络搭建中的虚拟仿真技术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高校试题库建设方案探索
解剖学实验考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探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