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动力源于核心素养

2016-09-1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天大动力劳动

读了方少芹老师的《聆听自己》得到不少教益,她提出的“聆听”“寻找”与“构建”,的确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好策略,我真为高中有这样的教师而自豪。不过,经过一番琢磨,我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师的成长动力实际上是根植于角色意识的,换句话说,角色意识才是教师的核心素养。

优秀的教师经常会问自己“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正因为他们不断强化角色意识,所以总能发现自己,创新自己。我曾对“什么叫教育”做过一次“山寨”——所谓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更不完美的人,通过各种课程实践逐步趋向完美的过程。在这个繁琐的陈述中,我认为只要认识到自己还处在不完美的现状,并感受到带领别人趋向完美的责任重大,教师就会得到发展的动力而敬业畏业。

“敬”是古圣先贤教人的最简易、最直接的方法。朱熹说“主一无适便是敬”,也就是说,凡做一件事,便要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心无旁骛便是“敬”。

教书是可敬而且该敬的,这是因为我们一面要为生活而劳动,一面要为劳动而生活。国家是因为信得过我们才颁发“教师资格证”,校长是因为信得过我们才聘请我们来授课。所以,把“上课”当作一件大事来做,便是教师正当合理的生活与劳动。这就叫职业的神圣。豫剧大师常香玉说过“戏比天大”,其实谈的就是敬业,也就是说,“上课比天大”也是能成立的。

什么叫“畏”?所谓“畏”就是怕不能把事情做好,就是怕误人子弟……显然,“畏业”已经走出了“挣饭吃”的原始意向,指向了一种相对较高的道德追求。对职业的敬畏是我们对“上课”抑或对“教育”必须持有的态度。这种萌生于核心素养的态度,也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天大动力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第十二回 惊天阴谋
五行真经(12)
热爱劳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动力船
Food 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