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2016-09-10任慧钦

中国教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奥特曼串联物理

任慧钦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我提出要求,把自我作为认识、驱动、调控与改造的对象,为提高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践行、自我调控、自我实现是自我教育的五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动态合作关系。自我教育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受教育者从学习客体转变为学习主体。在提倡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自我教育是现代人储备知识、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与学习方式。

当前,初中教育往往把学生当作被教育的对象,教育者主要关注如何把知识、道理、准则等灌输给学生。学生虽然储备了许多知识,但由于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导致其在实践中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曾有专家指出:“学生能否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在什么水平上进行自我教育,乃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抓住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实践性、生活性等特点,启发、培养、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物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条件,创设趣味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产生自我学习的愿望。在实际教学中,物理课堂常见的小魔术、小游戏、小实验、趣味故事、有趣的图片等都是很好的激趣素材。

例如,在《串联和并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奥特曼玩具改装的自制教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课之初,奥特曼一亮相,立刻吸引了学生们兴奋的目光,学生们感到既亲切又好奇。教师让学生们观察这个奥特曼与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细心的学生马上注意到,这个奥特曼虽然高大威猛,但却眼大无神。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观察后,问学生想不想做一回“小设计师”,让奥特曼的眼睛亮起来。这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认同设计师这个角色。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们投入极大的学习热情,自我驱动完成电路图的设计,又在连接、调试实际电路的实验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践行和自我调控,实现了成为“小设计师”的梦想。教师因势利导,引进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并要求学生进一步设想,能不能让奥特曼只睁一只眼?学生再一次经历自我教育的五个环节,掌握并应用串联电路开关和并联电路不同位置开关控制电路的相关知识完成了设计。

物理学科在生活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类似的激趣例子也很多。如在进行《熔化和凝固》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铅铋合金做成筷子,让学生去夹热水中的物体,思考筷子为什么会熔化;在进行《滑动变阻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小魔术隔空改变灯的亮度,让学生猜测其中的奥秘……这些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只要教师用心发现,用心思考,多交流学习,就能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为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设问引导追问置疑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它源于问题发现和解决的需要。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认识冲突,驱动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沿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寻找规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比如,在电功率的复习课上,教师以电热水壶为教学资源情境,层层设问,串联相关知识要点,明确复习方向。适时追问,关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流程为以下四个环节。

(1)复习基础知识。教师提问“怎样选水壶”“可以进行哪些相关计算”。(2)设计实验,现场测定实际功率,检验电热水壶是否合格,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教师提问“实际烧水为什么会变慢”“有哪些可能性及实际功率变化的原因”。(3)尝试设计有加热、保温功能的电热水壶的多档电路,并相互交流。教师提问“怎样辩证地利用电功率变小这个所谓的‘缺点’”。(4)反馈计算,评估一则电热水壶广告,学会用物理知识破除“权威”,不迷信虚假广告。

整堂课教师没有讲解,全程以提问、追问、鼓励贯穿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及交流讨论,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完成自我教育的五个环节。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各自的需求出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以各种方式给学生设置问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设置问题时要注意设置的问题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激发学生的自我认识,驱动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之间的自我教育

基于协同学习、促进自我教育而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倾听学生心声、串联学生思考、反刍教本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创设活动、合作学习、表述分享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小组合作使学生通过自我求助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向同伴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比如,在《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猜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实验用控制变量法逐一探究。学生的猜想中有两个困扰因素:接触面积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几个小组,探究同一个影响因素,大组之间互相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此外,教师要注意多启发、少替代。探究接触面积大小因素的实验往往得不到想要的正确结论,即使是同一材质的小木块,因为切割的原因无法保证每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并没有真正控制好变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很好的自我教育的机会。

自我教育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教育的最佳时期。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影响学生,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徐悲鸿中学)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奥特曼串联物理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地铁上的九座城
留言板
百万奥特曼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轮滑苦与乐
科学小卫士(三)
直上云霄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