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应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

2016-09-10楼宇烈

中国教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家训家教家风

楼宇烈

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核心的一个话题,但是现在时代发生变化,我认为这个家,是以国为家、以家为国的,所以我们有家庭,有家族,有家乡,还有国家。这个家的概念有大有小。今天,我们讲家,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家庭,而是要把它扩大到整个家国,尤其是社会、学校。传统学校就是一个家,师生就是父子的关系,而且,学校这个家,在今天尤其重要。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启蒙教育都是在家里进行的话,今天我们的启蒙教育已经放在学校里进行了,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重要的家的教育。很多习惯的养成,很多价值观的确立,其实都是在学校,在我们的中学阶段、大学阶段。所以,学校的这个家教必须要重视起来,而且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家训家教的地方来认识、来建构。

只有学校的家训家风传承好了,教育好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才会有所变化。传统的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对个人来讲是修身养性,不断地提升个人整体的素养;另一方面,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俗,所谓的化民成俗。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对国家来讲,可以引导人们不断向上。一个有良好社会习俗的社会,它的法律是简单的,不需要那么多的法律来规范,因为大家都会遵守习惯形成风气来做人、做事。而这种习俗的养成,也是在学校的教育中实现的。

中国的家训内容极其丰富,总的来讲不外家法和家礼。清代有一位学者说现在人们讲家法的多,而讲家礼的少。然后他做了比较,给出了法和礼的不同。他说法使人遵,有了这个法就要遵守这个法;礼使人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接着他又讲,法使人畏,礼使人亲。他的比较是有意义的。为什么中国文化强调礼乐教化,因为它是使人化、使人亲的。家训里需要有家法,但更需要有家礼。

学校应该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让我们养成一个师生、同学之间如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样的环境,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明代王阳明的《训蒙教约》,讲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限制太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学生就会“以学校为囹圄,以师长为仇寇”。在这样的状况下,哪里还有教育?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状况,让大家在学校都能亲密无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国家的未来,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所以,学校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传承和发扬家风家训的使命。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猜你喜欢

家训家教家风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家教有法
家教“漫”镜头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