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海不死》微课程设计及应用

2016-09-10蹇照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死海说明文环节

蹇照芹

● 分析

《死海不死》选自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它科学地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开发前景。文章采用多种说明方式,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本文是讲解说明文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说明文是七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七年级学生对这一文体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说明文不像记叙文那样形象可感,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一直以来,说明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尝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开说明文的教学。

● 设计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从思维方式上来说,记叙类的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的,议论文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出论点,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则主要是借助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进行抽象思维。在具体篇目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说明文独有的、不可忽略的知识,如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等。结合本文的特点,笔者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①从标题揭示“死”与“不死”这对貌似矛盾的词语入手,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了解死海不死的原因。②引导学生阅读“先知鲁特”的神话传说并思考文中所引用的神话与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③引导学生探究死海的未来,树立环保意识。微课程中教学目标与达成目标有着显著的区别。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的主观规定。达成目标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的,它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达成目标是面向学生的,微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达成目标,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就能清晰地了解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笔者结合本文的特点、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深入研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定了如下三个达成目标:①了解死海的相关知识,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②辨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在具体语句中的作用。③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其中,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辨识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是本节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达成所设定的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①从讲述神话传说开始,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死海的成因。②引导学生对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从而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③以文章中说明方法的使用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对举例子、列数字、引用、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的辨识方法。④在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提炼自己的感悟。

● 制作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在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时,笔者充分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将要解决的问题,并提供具体明确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使其自主学习更加有效。例如学生根据需要暂停或重复播放微视频;自读课文,查阅字典,解决文中生僻字词;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与具体语句相结合;批注文本,随时记录质疑的问题等。并随之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也为了课堂教学活动与自主学习活动能更好地衔接,笔者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并将内容与形式在课堂学习预告中明确给出。

2.设计并制作微视频

微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的学习资源。笔者设计并制作了微视频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单上的相关学习任务。本微课视频的时长为5分36秒,笔者使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并以MP4格式进行发布。

本课微视频的录制主要以录制PPT为主。首先,笔者将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知识呈现在PPT中,且PPT的制作力求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其次,完成讲课稿的撰写;最后,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并编辑。

微视频首先引用了罗马统帅狄杜处决奴隶而奴隶们屡淹不死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引导学生思考“死海不死”的真正缘由,从而开启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对学生来说,他们阅读一篇新文章,首先要克服字词障碍。微视频环节二要求学生查阅字典扫除文字障碍。教学说明性的文章,从结构入手理清全文的思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微视频环节三要求学生使用暂停键,自主概括文章的写作思路。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微视频出示死海的特点并以具体的地形图片解释死海的成因。微视频环节三也是本微课最重要的环节,即说明方法的辨识和分析,微视频具体讲解常用说明方法的定义和作用,并出示文中例句和具体解析。传统课堂上囿于时间,说明方法总是不能系统明确地讲解,微视频可供学生们多次学习,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我检测。微视频的每一环节都给予学生适当的要求和充分的鼓励。跟随微视频,学生可以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各项任务,高质量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说明文的学习总是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使用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三个面进行,微视频科学高效地处理了这三个核心问题,为学生学习其他说明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透彻理解说明文的难点之后,学生阅读学习说明文的热情也将被点燃。

● 课堂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微课程是为翻转课堂服务的。学生通过有效地自主学习已经掌握了死海的特征、学会辨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且对死海的未来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些前置工作为课堂教学的其他活动预留了充分的时间。

1.检测评价环节

检测环节既可以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也可以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首先,小组随机检查字词积累和课文阅读,这既可以使学生再次熟悉文本,也可以更好地让组内同学彼此竞争、鼓励。其次,教师让学生观看实验“鸡蛋的沉浮”(准备两个装有等量盐水或淡水的相同的烧杯,各放一个鸡蛋,举杯,学生观察现象:一个鸡蛋,漂浮在水面,另一个鸡蛋沉在杯底,毫无动静)。相同的烧杯,看上去毫无区别的液体,鸡蛋放进去却出现不同的现象,请学生解密实验现象。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将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2.解疑探讨环节

这一环节中学生将彼此分享跟随微视频的自主学习经验,并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们彼此解答,教师随时进行补充和纠正并讲解重要或有难度的问题。解答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和交流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查漏补缺,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

3.延伸拓展环节

充足的课前自主学习,为这一环节的进行做好了准备。本环节既可以深入探讨文本的相关内容,也可进行相应的课堂学习效果检测。

● 教学反思

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并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每位学生都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帮助。翻转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疑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安排一次小型讲座或者直接进行演示。显然,翻转课堂提升了教学效率,它的使用使说明文教起来高效、学起来有趣。

猜你喜欢

死海说明文环节
说明文阅读专练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死海不“死”等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死海不死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死海可以救“活”吗?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