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忠诚履职不停步

2016-09-10肖朝红孙炼栋

浙江人大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杭州市事项人大常委会

肖朝红 孙炼栋

杭州,秀美的西子湖,壮阔的钱塘江,完美融合的新城旧城,承载梦想的创新小镇,织就了一幅娟秀柔美、充满活力的江南画卷。不久前举行的G20杭州峰会,向世人呈现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让这座城市再次惊艳全世界。

为了让这幅美丽的画卷持续焕发魅力,五年来,杭州市各级人大承载起人民的期许和重托,秉承推动杭城建设发展的初心,孜孜不倦,探索前行,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

一件件法规的制定、一个个报告的审议、一项项决议决定的作出,杭州市各级人大交出了一份份诚意满满的答卷:市人大开门立法,不惧矛盾,谋求“最大公约数”;萧山人大开启“部门述法”,为法治政府建设添砖加瓦;富阳人大引入“代表问政”,代表政府面对面碰撞解决民生难题;西湖人大创新建议办理方式,建议办理驶入“快车道”;临安人大“三部曲”奏出乡镇人大工作新乐章……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精心耕作,杭州市各级人大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不畏惧的创新精神开创新的篇章。

“G20峰会架金桥,世界精英汇杭城。西子美景迎宾客,钱塘大潮竞风流。”前不久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又一次点亮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

五年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忠诚履职,砥砺前行,每一个履职音符都记录着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脉动,每一个履职脚步都积极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每一个履职镜头都闪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向前迈进的美丽图景。

立法为民:诚意满满、不惧麻烦

“物业公司突然撤出,物管形成真空;业委会不尽责,业主大会难召开……”这些物业管理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矛盾,对于已经实施10年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来说,不是存在法律空白,就是操作性不强。2012年4月,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杨一青等代表强烈呼吁尽快启动条例修改工作,成了本届人大行权履职的“第一单”。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安居乐业,必须要多听听市民的意见。”在将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列为2012年正式立法项目后,市人大常委会就把立法的大门向社会公众打开。

开门立法一直被视为人大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一把“金钥匙”。在实践中,许多人也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等理解为立法过程中多听群众意见,如召开座谈会、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等。

“而我们经过多年的立法实践,逐渐认识到,民主立法不仅要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立法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市人大法委负责人认为,坚持“立法为民”是民主立法的精髓所在。

“要开门立法,就要不惧其烦,要诚意满满,最大限度地征集各方意见。”记者了解到,市人大法委除了座谈会等常规性动作外,还借助媒体力量,先后将修订草案、修改稿、修改二稿,在《杭州日报》、杭州网、杭州人大网等媒体上全文发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打开大门的真诚姿态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迅速搅动了杭城“一池春水”。

面对“井喷”的民意,尤其其中的尖锐批评,如何取舍,如何在矛盾点上切一刀,无疑考验立法者的智慧和技术。

“每部法规的立法过程中都会遇到矛盾,但像物业管理这类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法规,立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之多却是出乎预料的。各类主体之间的矛盾,可谓五花八门,不胜枚举。”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同志举例指出,如群租问题,一部分业主坚决要求杜绝群租,但也有一些业主,特别是新杭州人认为,群租节省了新杭州人的生活成本,有利于他们创业,不宜一刀切,要疏不要堵。

对这些矛盾是绕着走,还是迎着上?杭州市人大给予了坚定的回答,采取了果敢的行动。“立法听证会”“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实施三审制和隔次审议”“进行立法前评估”……杭州人大的这一系列“首次试水”,在成为民主立法样本同时,也锤炼了立法的技术和经验。

最终,针对群租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最大限度地统筹了各方利益,求得了最大公约数。

正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财所说:“把立法的大门打开了,就能更加广泛地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汇聚民意,集中民智,立法也能更加符合杭州实际和人民意愿。”

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彰显了杭州开放包容的立法格局,“小而美、小而精”的立法路径则凸显了杭州精致务实的立法格调。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地方特色,突出有效管用,制定出台了智慧经济促进条例、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供水工程管理条例等,推动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制定绩效管理条例,决定暂停施行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促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制定修订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强化了民生改善与保障……

近五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4件,通过法规性决定4件,废止8件,呈现出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力度大的特色。

跟踪监督:咬住问题,加足“砝码”

“农产品追溯机制建设不完善,蔬菜检测制度落实不到位,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处理把关不严,请问政府部门如何加强监管,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在2015年11月26日举行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专题询问会上,面对常委会委员及人大代表一连串直指要害的问题,作为应询人的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坦承在追溯机制和农残检测等方面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并当场提出了整改举措。

人大专题询问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这却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8年盯住“舌尖上的安全”。

“人大的监督视角始终没离开过食品安全。”据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杭州市人大先后开展了生产领域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专项评议、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工作专项评议、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工作专题询问、全市食品安全“一法两规”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年年监督,层层递进,持续施力,坚决守卫食品安全。

为确保专题询问更有刚性、更有成效,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功夫下在询问前,询问问在关键处,整改贯穿全过程”的思路加足“砝码”: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媒体记者对快餐外卖店、农副产品市场等开展明察暗访;在19楼论坛、杭州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杭州人大网等媒体推出《食品安全问卷调查》,吸引5200多人参与。

“在询问会现场还专门播放了食品安全工作现状的电视专题片,警示的农副产品检测不规范、校园内外食品安全、网络平台黑外卖和生鲜监管缺位等11 类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都戳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据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还多次开展跟踪督查,就落实食品安全专题询问审议意见及电视片反映问题的后续整改“杀回马枪”。

持续的跟踪监督,堵住了食品安全链条上的各项漏洞。如今,上城区思鑫坊无证小餐饮问题得到全面整治,百年历史街区旧貌换新颜,江干区蚕桑三区“黑外卖街”变成示范街,滨江高教园区的“垃圾街”变成了“啦喜街”,全市全力推进“五可阳光”工程,建成1908家“阳光厨房”……

人大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监督实效;也要服务大局,注重监督时效。

“现在距G20峰会开幕只有120多天,运用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是目前最有效措施。”“目前,杭州市区‘人车混行’较为普遍,尤其是人行过街设施不尽完善。”……

2016年4月28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市政府关于杭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情况的报告、市公安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举行联组审议。

据悉,2016年2月开始,市、区两级人大协调联动,上下呼应,开展交通治堵专项监督,组织代表开展定向视察、持证视察,明察暗访,形成了全市治堵监督“一盘棋”。

今年以来,杭州人大围绕办好峰会圆心,先后开展了峰会环境提升重点项目跟踪督查、交通治堵专项监督、维稳安保工作落实情况督查、“保平安、保民生、迎峰会”专项督查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分7个组,对120个峰会环境提升重点项目进行了3轮督查活动,共开展督查49次,暗访41次,形成督查意见170条,提出整改建议164条,有力推动相关项目按时高质量完工。

监督没有休止符。本届以来,财政、经济、民生、城乡统筹发展、司法……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一环扣一环,环环都不落,对每一个领域都充分履行职能,把脉开方,以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促使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更加重视来自人民的声音,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决定权,晒出清单表,画出“座位图”

“垃圾问题不处理好,势必会给空气、阳光、水带来危害。”如何破解垃圾围城?来自杭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腊英的建议是,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据悉,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是杭州唯一的大型垃圾填埋场所,2013年,日均处理垃圾近4000吨,年处理垃圾143.19万吨。此前,杭州环境集团宣布称,天子岭库容仅剩5年,垃圾即将遭遇无处可埋的困境。

绝不能让垃圾围城、臭气熏天的悲剧上演。“要让垃圾这个‘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2013年10月31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果断作出《加快推进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推动了垃圾处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决定》提出:“为了确保杭州城市固废处理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市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鼓励企业进园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决定》一出,政府立即行动。2014年年初,杭州市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获得了市政府正式批复。园区的建立,成为垃圾循环产业的破题之笔。

“建成全国首个运营填埋场上的生态公园。沼气发电厂日收集填埋气体12万立方米,发电17万余度,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为实现园区生态产业化奠定基础。”2014年10月27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又一次听取市政府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

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据介绍,近年来,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市委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先后对促进改革创新、加强普法教育依法治市、政府债务限额、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等事项作出决议、决定,及时将党委重大主张转化为人民意志。

“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应做到‘四个清’,即边界清、职责清、流程清、效果清。其中关键环节是要科学界定重大事项具体范围,建立重大事项清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财表示, “建立重大事项清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权力清单’,应探索建立这张清单,也要公开晒出这张清单。”

2015年以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建立起重大事项清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财说,重大事项清单是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进人大工作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有效举措。

手握清单,行权履职自然更有底气。据悉,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法定性、重大性、实践性的原则,罗列出48条重大事项,并画出了“座位图”:

议而必决事项18条。如: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五年规划,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超过三千平方米的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情况,西溪湿地公园内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超过三千平方米等。这些是应当提请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并由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应的决议或决定的事项。

议而可决事项22条。如: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情况,市人民政府当年拟新建的2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调增投资概算超过估算15%的项目等。这些是应当向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听取意见和建议,必要时,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可以作出决议或决定的事项。

报告备案事项8条。如:行政区划的调整方案,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西湖风景区详细规划和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这些是应当征求人大常委会意见后,再按照审批权限报请批准,并将批准情况报人大常委会备案的事项。

“这张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权力清单’,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如何规范国家权力机关自身的权力运行。”有关专家表示,这也是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座位图”,明确了哪些事项需提交讨论决定、哪些事项需报告备案,有利于促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有利于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代表履职:投入“主战场”,唱响“好声音”

2015年12月4日,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向人大代表致敬——代表风采宣传专题晚会”。晚会上,丁列明、朱忠华、李水荣、李国平、何军、杨一青、沈小玲、罗红英、胡海燕、樊德珠等十位“最美人大代表”集中亮相,展示风采。

正如“最美人大代表”樊德珠在晚会上所说的,“要进一步履行好自己作为代表的神圣职责,为杭州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认真履职,是人大代表肩负的一份重任。为了这份重任,杭州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努力唱响议政督政的“好声音”,自觉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今年峰会项目的立面整治不管是设计、材质还是外立面效果,都是前所未有地好,但部分建筑的花架、空调架、雨棚等外立面辅助材料的原始设计与实用性有待提高。”家住保俶路的居民闫阿姨对人大代表说。这是西湖区北山街道宝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人大圆桌会”经常见到的场面,人大代表面对面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归纳整理,向相关部门反映,并督促改进。

如今,杭州各级人大代表进联络站联系接待选民,已经成为常态。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已覆盖所有乡镇、街道。122名在杭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全体市人大代表均编组进站开展活动。市级领导干部以代表身份走进各地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听取民意,帮助解决群众诉求。

五年来,广大代表积极担当,依法履职,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提交了61件议案和3116件建议,先后参与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监督已治理的河”“找短板、迎峰会,代表在行动”“服务G20,代表作表率”等代表主题活动,凝心聚力推动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在“迎峰会、找短板,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全市7785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瞄准中心工作“八大领域”、G20峰会筹备工作、人大工作“六个方面”查找短板,共找出1043条短板。在脱贫情况视察核查活动中,全市近5400名代表共核查低收入农户4万余户,为市委精准施策、确保不把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提供了依据。

县乡人大工作:加强指导,弹好“协奏曲”

乡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推行专职化,在全市乡镇人大全面开展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并对实事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这是今年8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各区、县(市)贯彻落实市委有关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加强和规范街道人大工作的意见进行督查时,各地交出的“成绩单”。

自中央下发18号文件,就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分别起草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20条”意见、加强和改进街道人大工作的“20条”意见,以市委文件形式下发实施,并分别召开全市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做好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基层人大工作与建设。

“要把开展向朱忠华同志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张德江委员长来杭州调研乡镇人大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建设,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还作出开展向基层人大干部楷模朱忠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激励广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立足岗位、勤勉工作、敢于担当,努力在推进基层人大工作上走在前列。

据悉,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把市、县两级人大联动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在立法、监督、调研、组织代表活动等工作中,统一部署,同步实施,扩大声势,形成合力,增强工作实效。

全市县乡人大积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监督、人事任免、代表工作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编印出版了《杭州人大工作60例》《杭州县乡人大工作创新20例》,总结推广全市各级人大工作的创新做法,推动全市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杭州市事项人大常委会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