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

2016-09-10王晓芬王丽朵

护理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护士长硕士

王晓芬,王丽朵,黄 蓉,廖 力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

王晓芬,王丽朵,黄蓉,廖力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护生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带教老师各40人、带教老师所在科室护士长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带教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带教老师自评及护士长评分,其中临床实践教学风格和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态度3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评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分别为全面、系统掌握本科室疾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3.47分±0.50分)、能够指导护生进行与临床实践有关的科研(2.14分±0.44分)。[结论]应尽快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准入标准,严格带教老师选拔,同时加强带教老师相关培训,提高其科研能力;引导护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提高带教老师的他评满意度。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是国务院为培养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而设定的[1]。与护理科学学位研究生相比,MNS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作为护生临床实践的导航者和引路人,其带教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护生临床教学的质量[2]。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统一的临床带教老师资格准入标准,各高校和教学医院对带教老师的选择标准参差不齐,导致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对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带教老师自评、护生评以及护士长评的差异分析,探讨目前研究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教老师主要的优势与不足,为完善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管理体系、提高整体带教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衡阳市某高校3所教学医院40名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作为研究对象,40名正在接受带教的MNS研究生和40名带教老师所在科室的护士长作为问卷的他评调查对象。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带教老师年龄26岁~49岁(33.82岁±4.48岁);工作年限4年~28年(11.32年±4.84年);本科学历28人(70.0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人(10.00%),其他8人(20.00%);护师17人(42.50%),主管护师15 (37.50%),副主任护师及以上8人(20.00%);5人(12.50%)有研究生带教经历,皆有本科生带教经历。MNS研究生:年龄22岁~28岁(24.70岁±1.18岁);9人(22.50%)为学生干部;临床实践时间≥6个月。护士长年龄34岁~49岁(40.07岁±3.90岁);工作年限11年~30年(18.60年±5.28年);任护士长年限3年~22年(9.30年±5.04年);其中护师4人(13.33%),主管护师20人(66.67%),副主任护师及以上6人(20.00%)。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本研究工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一般资料问卷和调查对象对带教老师带教满意度问卷,以0分~4分计分。第2部分为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量表[3]自评版和他评版,二者条目一致,仅指导语不同。量表包括临床实践教学基本素质、临床实践教学技能和内容、临床实践教学风格和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态度4个维度,共30个条目。各维度总分依次为32分、52分、16分、20分,量表总分120分。各条目按没有能力、有一点能力、有较大能力、有足够能力、很有能力5个等级以0分、1分、2分、3分、4分的标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量表总体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7,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95,总体效度(CVI)为0.83,条目CVI为0.96,信度、效度较好。量表应用前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获得使用授权。

1.2.2资料收集研究者在资料收集前得到医院相关部门、MNS研究生及其带教老师以及护士长的知情同意,问卷现场发放,当场收回,由研究者对调查对象有疑问的条目做出解释,并督促其完成。现场发放问卷共116份,其中带教老师42份、护生42份、护士长32份,采取一一对应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共110份,有效回收率94.83%,其中带教老师40份、护生40份、护士长30份。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对3组调查对象人口学一般资料、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及带教满意度进行描述性分析,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自评与他评情况(见表1)

表1 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自评与他评情况±s) 分

2.2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最高的5个条目和评价最低的5个条目(见表2、表3)

表2 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最高的5个条目±s)

表3 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最低的5个条目±s)

3 讨论

3.1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及带教满意度评价低于带教老师自评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实践教学风格和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态度2个维度护生评分均低于带教老师自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满意度不是很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类似[4]。原因可能为:MNS研究生因层次较高,对自身定位也较高,对临床实践的期望值过大,希望跟随更多高学历、高资历且有科研能力的带教老师学习[5],尤其希望带教老师能用不同于本科生的带教方式和方法来对其进行带教。由于我国的MNS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临床带教老师普遍缺乏研究生带教经验,对MNS研究生培养缺乏认识[6],职责不够明确,大部分带教老师仍按照本科生的带教经验和方法来带研究生,导致护生的满意度不高。因此,带教老师应加强对MNS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认识,明确研究生带教具体职责,掌握和运用多种带教方法。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对护生的心理疏导和价值观教育,指导护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并适当降低自己的姿态,谦虚好学、踏实求教。

3.2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及带教满意度自评低于护士长他评本研究发现,护士长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和满意度较高,主要原因:目前的带教老师多为护士长亲自选定,所选老师一般都是该科室学历最高或技能最强的,她们往往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本科生带教经验,故护士长对其满意度较高。而带教老师由于身兼护士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工作内容涉及较多[7],加之对护理研究生的带教还处在摸索阶段,因而她们对自身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不是很高。由于很多高校或医院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生带教老师准入标准,护士长往往根据学历或资历等单方面来选择带教老师,随意性较大,故易出现本研究中护士长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而护生的满意度较低的现象。因此,学校或医院应加快完善带教老师的资格准入体系,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教学态度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来严格带教老师的选拔,并定期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督促其完成带教任务、提高带教水平,从而提高带教老师的他评满意度。

3.3目前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主要的优势与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分最高的条目有:全面系统掌握本科室疾病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等。说明带教老师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利于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表3中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分最低的条目为:能够指导护生进行与临床实践有关的科研。说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需求较高而认可度较低,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目前的带教老师高学历者不多,仍以专科和本科为主,整体科研水平不高;②部分高年资的带教老师正处于职业发展的瓶颈期,或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发展积极性不高;③带教老师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加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对护理科研的实施与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相关培训,强化带教老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适当给予带教老师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并提供更多继续教育和职称晋升的机会,或引入MNS研究生带教的竞争机制,鼓励其他老师竞聘研究生带教职务,并作为其晋职的有利条件,从而提高整体带教水平。

3.4不足与展望由于目前国内鲜有针对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评价量表[8],本研究选用的是针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的核心教学能力测评量表,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及所在的课题组将进一步构建适用于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的准入体系和能力考评体系,并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同时扩大调查范围,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尽早完善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管理体系,提高整体带教水平。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5-03-18].http://www.Chinadegrees.en/xwyyjsjxx/gjjl/zewj/268310.shtml.

[2]李承,赵宏娟.教学技能拓展性培训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2C):555-556.

[3]王贞慧,冯晨秋,高晖,等.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16-1217.

[4]曾兢,周厚秀,朱京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实践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24-27.

[5]李萍,侯铭,王喜华.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指导老师期望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49-51.

[6]赵小磊,牟绍玉,陈琰晗,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教学认知及能力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6-18.

[7]付佳丽,王贞慧,娄凤兰.本科护理带教老师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方法比较[J].护理研究,2015,29(1C):296-298.

[8]赵小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带教能力调查[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4:13.

(本文编辑范秋霞)

Evaluation in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on teaching ability of clinical teachers of graduates

Wang Xiaofen,Wang Liduo,Huang Rong,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Hunan 421001 China)

南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JG020;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X2016B484。

王晓芬,护士,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21001,南华大学护理学院;王丽朵、黄蓉、廖力(通讯作者)单位:421001,南华大学护理学院。

G642.45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0.017

1009-6493(2016)07B-2485-03

2015-09-26;

2016-04-10)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护士长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