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规避

2016-09-10山东农业大学后勤处张瑞芸

财会通讯 2016年1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后勤处 张瑞芸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规避

山东农业大学后勤处张瑞芸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力度,设计科学完善的财务风控体系,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本文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支付风险部门预算改革制度不健全实施导致支付风险的主要因素。部门预算制度的初衷是借助对预算经费支出结构的改进与完善,以及财政支出管理方式改革来有效缓解预算经费挤占挪用等现实问题。但事实上,预算指标安排、各项经费(主要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专项经费)结构与安排矛盾依然存在,出于现实发展的需求,通过挤占或挪用经费来维持发展态势、缓解资金压力的情况并非得到有效解决,财务部门依然面临违规支付风险。

(二)核算风险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跨级制度也越来越健全,鉴于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对于新政策的掌握程度、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以及核算水平提升等方面远远落后与制度进步。在工作实践中,财务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与政策的运用、会计处理方法的掌握等方面相对生疏,难免存在疏漏,进而影响会计核算水平。事实上,会计人员核算工作失误导致违规处罚问题在实践中并不罕见。

(三)管理风险管理风险集中体现在:制度体系不完善,无法涉及会计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状况;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监管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财务监管应有效果;管理手段未及时更新,使得监管效率达不到应有效果。上述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直接影响导致会计信息的生成、传递以及审核整个过程,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以及不健全的现象屡禁不止,直接制约依据这些财务会计信息所作出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决策风险显著提升。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内外环境控制力度有待加强就外部环境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风险因素。一方面,由于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并未明确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归属以及其管理方式,从而容易造成所有者缺位或者虚位;另一方面,随着各项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还未及时进行观念的更新,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很容易出现监管真空以及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风险,导致部分国有企业面临连带风险。就内部环境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控制能力存在显著的缺失。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意识明显不足,最终导致对财务风险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放任风险的产生及发展;第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即便有了制度,也罕有能够认真落实、贯彻执行的;第三,对于财务人员的道德素养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容易造成一定的人员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第四,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层面,由于财务支出管理方法相对落后,自身资源储备有限,预算执行未严格控制,极大增加了财政资源运作过程中失控现象出现的概率。

(二)政府预算约束力不够事实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治理核心在于预算的治理。政府预算如果没有足够的刚性,就会使得预算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应该具有的导向作用。就行政事业单位的特色而言,不能够直接照搬企业的经营运作方法,直接负债经营或者是寅吃卯粮。由于当前外部环境刺激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追求自身业绩的考虑,不顾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强行铺摊子,上项目,势必容易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隐性赤字预算。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的重点应集中在政府预算软约束、相关决策者失误引发经济责任风险等方面。

(三)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在复杂且变化多端的控制环境之下,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日益显现。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资金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且是纯粹的支出。财务治理现实需求对支出管理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现阶段,有关财务支出的有关规定只存在于《预算法》,但只是原则性的,并未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进而导致财务支出管理实践中没有切实可行的依据。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解决对策

(一)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地位,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传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涉及面较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部分事业单位也从社会性、公益性向营业性及开发性过度,资金自给率逐步增加,从本质上讲,单位性质及经营目的有所改变。因此,在当前背景之下,需要重新确立事业单位的会计地位,对于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公益性的,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具有较强营业性和开发性,且以盈利作为目的的,则应可以考虑按照企业进行登记注册,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以及财务风险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非常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如公开招聘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与高级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保证专业人才渠道畅通等。

(二)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明确规定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切实做到权责分离、相互制约;本着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原则,对较大规模的资金处置、对外投资以及其他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以及执行有关事宜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明确规定财产清查范围、程序以及期限;明确规定开展内部会计资料审查活动的程序及基本流程等相关事项。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立足实际,构建内部稽核、内部牵制以及内部审计等相关制度,其中,前两项制度的构建应建立在对单位会计人员职责权限综合考虑基础之上,还要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区别,内部稽核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稽核工作组织形式与具体分工、稽核工作职责与权限、稽核工作开展流程及方式方法等;内部牵制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制度实施所应遵循的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以及账物分离等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出纳等职位的职责权限,限制性职位的检查流程及方式方法等。作为内部控制的方式之一,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主要职责是审查核实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及管理制度合理性、合规性及有效性,从这一层面来说,内部审计就是针对其他内部控制实施更高层面控制。

(三)合理确定风控目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控基本目标主要有:首先,操作性目标。行政事业单位从程序层面对财务资金核算、管理、项目实施、内部监督及队伍建设等予以严格规范,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其次,信息性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应确保财务管理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真实、及时、有效、完整。最后,合法性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在现行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在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的前提之下开展财务活动。

(四)强化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风控能力注重对财务工作人员风险观念的培养,将其与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岗位责任以及职业道德等有效结合。同时,积极开展有关财务风险的宣传活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使财务人员对风险有更加全面且准确的认识,熟悉并掌握相关财务风险发生机制、工作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树立并不断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第一,针对财务人员开展工作过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种类、风险大小、影响范围、严重性程度的有效识别与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的能力的培养;第二,培养财务人员能够借助专业方法与手段对财务工作实践中所可能爆发的风险的数量进行预测与检测的能力;再次,培养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实践中常见风险以及罕见风险的快速识别以应对能力,指导财务工作人员掌握尽可能多的风险应对方法与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关注财务工作人员风险决策能力的培养。

(五)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与奖惩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首先应立足自身实际与现实需求,构建起科学完善的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制度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其中,关于内部控制,诸如大规模的材料采购招投标,应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业主代表以及监理工程师等相关部门与人员的监督下开展,以杜绝违规操作现象;关于内部审计,要放眼全局,客观评价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工作,对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目标的是否实现作出客观判断。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不足,要尽快制定有效改进方案,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之下切实落实到位。在权责利结合原则指导之下,构建奖惩制度,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构建财务状况预警制度,有效预测财务风险参考国外成功模式,依托于现代化技术,立足事业单位实际,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监控以及评价机制。在针对有关指标开展纵横分析基础之上,有效预测财务风险,进而制定有效应对机制,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转化为实际,或将其可能导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预警机制建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评级与预案体系构建

(七)有效协调风险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规范财务行为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工作依法开展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是有效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举措,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财务工作应以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作为基本立足点。如果只关注短期发展,忽视原则与规范,违规操作,从长期来看,财务风险会逐步膨胀,最终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秩序。

[1]杜强:《强化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2期。

(编辑杜昌)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