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酒店作业成本系统构建

2016-09-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赵燕兰

财会通讯 2016年14期
关键词:成本法动因价值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赵燕兰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酒店作业成本系统构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赵燕兰

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通过分析我国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然后探究价值链视角下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控制的影响,最后根据酒店价值链的特点,制定酒店作业成本计算系统。

酒店价值链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一、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专家首次给出了价值链理论用来评估生产企业的竞争力。由于该理论的普及,价值链不单局限于生产企业,而是在更大的领域得到使用,当然也包括酒店业。受此理论影响,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活动以及国家相继出台鼓励旅游发展的有关规划政策,旅游业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酒店业的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酒店业整体利润水平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酒店奉行客户观念,并且十分耗费资金,因此其各种成本都相当大。采用旧有的会计方法,无法恰当将产品成本进行分摊。但作业成本法却有助于酒店管理者深入调查酒店的各种成本,找出能真正降低成本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二、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念滞后我国大部分酒店奉行旧有的成本管理理念,轻视供应链管理,并且只关注公司内部的管理,忽视外部管理。许多采购活动仅仅固守于单一的酒店到生产企业的方式,尽管容易操作,然而成本很大。酒店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迫使其减少内部成本,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酒店仓储管理。特别是物流的壮大与供应链运作手段的熟练,要求酒店业要快速改革内部管理。这两种变革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彼此支持。

(二)忽视价值链管理旧有的成本管理脱离于价值链,致使酒店难以做到全成本预算。例如怎样挖掘潜力顾客,降低房间空置率,怎样促销和公关,怎样确定供货企业,怎样增加客户满意度等,在旧有的管理成本的观念看来,这些工作都是由单个部门完成的,缺乏良好沟通,难以有效地做好成本预算。但是酒店的产品是一个整体,往往某个不足会降低全体绩效。因此酒店会计部门要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建成一条全面的价值链,最终实现有效地管控酒店成本的目标。

(三)成本测算方法滞后旧有的成本测算方法难以精确计算成本,导致对酒店盈利情况的考察失真。此外,旧有的方法只能得出酒店全体的收入和成本,却无法得出具体的成本详情,所以也就无法测算具体的盈利能力,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对亏损的产品进行改进。例如酒店无法详细计算出房屋的成本,更无法计算不同消费者的边际贡献,只会单纯地觉得出租房屋的数量越多,利润就越大。因此,进行的分析着重于总体数量,却无法恰当地优化组合。在实际操作时,必定会想方设法增加出租房屋数。表面上,房屋出租率保持不变,然而房价不断下降,成本却不断增长,难以取得最大利益。

三、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酒店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构建

作业成本法主要是借助引进“作业”确保成本测算对象具体与准确,关键是挖掘出产生每个作业成本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减少成本,然而此方法未将每个作业间的关系及其成本考虑其中。假如纯粹地减少作业成本会减少产品的价值,弱化酒店的竞争能力。此外,由于服务的独特性质,假如未能熟悉酒店的价值链,没有深刻分析酒店产品的价值增加节点,就难以高效地对服务进行划分,更难以从整体上管控供应链,此方法也就没有任何作用。因此只能以价值链理论为指针,使用有效管控供应链的技术,利用全体供应链的系统效应,这样才能有助于计算酒店服务的成本和收入,最终确定哪种服务价值最大,确保酒店的决策合理。

(一)价值链下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与旧有的成本测算办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测算步骤繁杂,酒店旨在有效地构建服务价值链,考察酒店的哪些活动产生价值,什么产品价值最高。

(1)依托考察增值和非增值作业,完善酒店运营,真正做到管控成本,往往酒店的服务流程数超过50,这些流程包含了酒店运营的所有层面和全体部门。假如流程不合适,就不利于部门间的合作,或者降低绩效。服务流程优化的含义为:依据特定的成本与管理,得出如何把资源转变成商品与服务的有效方式。酒店依靠系统成本管控,根除未增值作业,想方设法降低各项作业损耗。除此之外,酒店还能够考察增加和减少效益的各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地完善成本管控。

(2)可以考察酒店的获利能力,识别关键客户与中心服务。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不仅恰当地在房屋中心分摊间接费用,还在产品与客户间进行有效地分摊,所以得到的产品与顾客的成本准确可靠,有助于提升盈利分析的效率。以此为基础,就能够恰当地决策。知晓各产品和顾客的盈利信息,有助于酒店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例如,能够根据营业的淡旺季来管控为旅行社游客提供的房屋数量,并适当放弃盈利低乃至亏损的业务,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支持,以优质的服务提升顾客的忠诚度,确保利润的稳定,最终实现企业的关键竞争能力的强化。

(3)有助于设计新的责任会计体系和恰当的评估绩效的责任中心。中国酒店以前形成的责任中心,将部门作为评估对象,在以数量为中心的粗放管理下勉强能用,但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责任中心越来越不合时宜,因此要设计新的责任会计体系。由于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测算成本的对象,测算时根据性质进行成本分类,得到的成本资料和盈利状况稳定、可靠,所以有助于业绩考核。

(二)酒店作业成本计算系统制定

(1)根据酒店服务产品确定成本中心。在使用作业成本法的背景下,酒店的服务产品的概念就是产生收入的服务。当进行酒店管理时,产生收入的服务主要有房屋、饮食、超市、休闲场所。这些项目分别为自己的成本中心,据此将成本集中。酒店的服务包含主要业务与辅助业务,本文把某酒店的主要业务作为范例来定义服务与成本中心。

图1 酒店成本中心

(2)对成本中心作业进行细分。对作业的细分要适当,细分到何种程度要依据公司的大小与管理者的需求,如果细分过度,不但资料冗杂,还增加工作量,提高了成本。如果细分不足,难以有效地进行作业分析。通常而言,酒店细分作业包括两步:第一步为确定每个成本中心的关键作业,就客房部来说,包括前台、卫生、服务、维护四个中心;第二步为确定每个成本中心关键作业的构成,就客房部来说,前台能细分成总台、收入审核、经营款项;卫生能细分为打扫房屋、清理房间、清洗;服务能细分为欢迎游客、审查告别;维护能细分为计算机维修、基础设施维护。

(3)资源库及其动因的确定。在制定好每项作业以后,需要根据资源因素把资源消耗划归到作业里。酒店作业消耗的成本主要来源于酒店。例如会议及其基础设施的成本。酒店作业资源消耗体现为有关的餐饮费用、薪资和社保、折旧与维护费、能源耗费、材料的耗费与清洗费以及别的费用。一旦确定资源库,就要把资源配置给各项作业。

资源动因是资源耗费和作业的联系,反映对象需要资源的程度与频度。即以知晓产品生产使用步骤为前提,辨别、测算作业,同时把作业归集,形成相应的中心,此外把有关耗费集中到对应的作业上去,形成作业成本。随后考察作业耗费资源的状况,确保作业的效用。借助作业成本因素与作业对应的联系,识别出必备的资源和可调整的资源,进而获得减少作业耗费量的办法,提升作业绩效。

图2 作业成本简图

图3 酒店采购供应链运作系统

(4)作业动因的确定。成本计算的效率随着成本动因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通常来说,酒店如果想得到准确的成本资料,要求的作业动因也要增加才能实现。酒店业涵盖领域广,如为各项作业确定相应的动因,耗费巨大,无法做到。但把众多作业加总,运用一个作业动因核算其消耗,精确度必然下降。所以有效使用此方法的重点是选取什么样的动因,动因数是多少以及怎样确定数量。

从人工成本的角度来看,往往根据作业的耗时数或者实际产量配置给每个作业。其又可分为每个作业消耗所有员工时间的比率;相应的员工结束作业的耗时比率;各员工结束作业的时间的比率。与人工成本不相关的成本能依据不同的方式配置给每个作业。至于选取何种方式,受到成本消耗状况的影响。然而不管怎样配置,都要着重思考重要性。假如一个成本要素不重要(通常低于5%),就不要把其当做成本进行专门配置。

(5)确定计量指标,计算单位作业成本。作业计量指标通常受到价格、质量的影响。在落实时,最为关键的决策是确定指标的种类与数目。一是要着重考量耗时或者成本大的作业。此种作业的计量指标不但要结合服务与顾客的多样化,而且识别在各种服务和顾客的影响力的大小。假如差异很大,那么作业计量指标就要更加精确,甚至再次确定作业。二是要考量与作业不相关的成本,并分析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成本以及如何计量。

当确定作业计量指标的种类和数目时,要实现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资料的准确度和作业计量指标详细度成正比,与此同时,投入的成本也就越大。如果选取的计量指标产生的收益高于付出的代价,就采纳;如果相反,就拒绝。虽然酒店进行作业的繁杂度不受限制,然而关键的指标通常包括:生产的服务的数目、对应的职位数目、愿意获取服务的顾客数目、服务的品质、实现服务的数目。此指标借助酒店的客房部门来解释。如表1。

表1 客房部作业计量指标

(6)选取成本对象配置成本。就酒店的角度来看,衡量与配置的项目正是成本对象。目前酒店已经能满足顾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让顾客获得最大的满意度。这恰恰是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就酒店的业务状况与发展潜力而言,把服务当做成本对象极具可操作性。当确定好成本对象,依据它耗费的作业数目和作业动因配置率,就能够将作业成本分摊给对应的成本对象,测算出产品成本。图2和图3反映了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下,酒店怎样把资源分摊给每个成本中心,随后把资源分摊给每个服务的程序。

四、结论

本文以作业成本法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目标,将作业成本法的工作原理与酒店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别对酒店业的价值链、作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的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酒店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能够结合整个酒店的经营情况和发展需要设计出一套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

[1]迈克尔·波顿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李亮明、常晓霞:《价值链会计的构建理论思考》,《内蒙古统计》2009年第3期。

[3]薄湘平、陈娟:《总成本领先战略探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编辑 成方)

猜你喜欢

成本法动因价值链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
浅谈变动成本法
全球价值链重塑战略机遇期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