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2016-09-10景福艳

时代金融 2016年17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公允表观

【摘要】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完全不一样企业利润计量理论,而且是在会计准则上制定的两种不一样指导思想。本文在探讨了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种观念的差异及应用,据此提出了对完善两种观念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会计运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下,会计准则同国际接轨是不二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我国也引入了资产负债观。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相互结合贯通,共同指引准则的制定、使用和管理,是在结合了我国新型经济和新兴市场新要求的特殊背景下,借鉴了国际经验与做法作法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引入资产负债观。尤其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由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鲜明地规定了将所得税的处理方法由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法。

一、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简述。

(一)两种观念的定义

收入费用观又称利润表法。是指根据是收入和费用直接配比所得出的结果,来确认和计量企业收益。

资产负债表观又称财产法。是指从资产与负债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利润,利润是企业某个会计期间产生的净资产,此种方法着重的是经济交易的本质,要求在交易发生的时候弄明白该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相关资产与负债或者是其相对于有关资产和负债形成的影响,然后依据资产与负债的变化来计量企业收益。

(二)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发展历程

从复式记账簿方式的产生到现在重商主义时期,还没有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等理念的出现,反映自己所经营的资产有多少,这是这个时候企业会计记账上的主要目的,在这个时期实行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更加倾向于收入费用观,FASB在SFAC1中表明“企业在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重要的是首要是对相关收益的计量,从而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提供与企业业绩有联系的会计信息”。在20世纪80年代,在出现了银广厦、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事务所丑闻后,人们意识到,收益的产生不是收益增加带来净资产的增值,而是因为净资产价值增值带来的,只有资产与负债才是客观具体存在的。这时候人们渐渐由收入费用观转回到资产负债观,。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观成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理念,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综合了很多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充分博弈之后,才形成了对资产负债观的喜好。这一理念已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就是从“原始的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的演变过程。

二、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在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属性等方面,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目标就是决策有用观,首先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应有确认和计量,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首先对收益表中各要素进行计量,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相比而言,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准确性较高、收益计量更加真实,但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欠成熟,缺乏收益构成的明细项目。而收入费用观下历史数据较容易取得,能反映收益的详细构成,但易造成一些资产或负债项目不符合本身定义,更多地侧重于收益和费用,数据容易被操纵。

三、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准则中的体现及存在问题

(一)在基本准则中的体现

1.在会计计量方面。准则制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以前我国的会计计量只使用历史成本一种,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模式,改变了使用历史成本这一单一的计价模式,形成多种计量模式并存。

2.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方面如何确定收益。由资产的公允价值扣除掉处理费用后的净收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这两个价值之间的较高的一方来确定。

3.在所得税核算方面。新准则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方面就是规定对于所得税的计量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的时候确认计税基础。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数值之差,在企业帐面上可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以后会计期间分摊。

(二)存在问题

资产负债表观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首先,相对收入费用观而言,资产负债表观所核算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弱,因为在这种观点下,企业不再关注每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所带来的收益的变动,因而也不能准确地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收益。

其次、在资产负债表观下,会计报告的编制人员在编制报表的时候对企业期初和期末的资产和负债确认的时候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如一些在途物资、市场环境变动较大的物资),主观判断、顺周期性等会影响到计量的可靠性。如果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有弄虚做假的目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或者社会审计不遵从职业道德,再加上证券市场监管不到位,那么利用公允价值的变动来实现财务造假、变更利润的手段就很容易做到。即使没有上述人为的因素原因,由于公允价值的确认主观性太强,也会形成利润管理上的空间,不利于信息的正常披露。

同时,由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状态目前处于转型阶段,在一些经济业务中,目前我国即有与其他国家一样的经济活动,又有与我国的现行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带着明显本国特点的经哜交易业务。在资产负债表观点下,由于上述一些原因,对某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依照传统上的会计理论不是很好掌握的做法。

四、完善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应用的建议

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会计要素的彼此配合才能对其综合反映,而利益相关者做经济决策时,也需要完整、全面的信息体系。因此,在积极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结合我国当前所处阶段的市场特点,综合运用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来进行报表编制,全面反映实际的经济活动。

首先,在会计理论方面,应同时注重资产、负债和利润这三个大要素,利润指标仍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以及投资者关心的重要指标,因此不应以牺牲利润表为代价来引进资产负债表观。其次,在账务处理方面,对于特定交易事项,采取易于把握的方法来进行确认、计量、列报。再次,在信息披露方面,对于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应当更详尽地披露。最后,在配套措施方面,应制定具体规则,使得具体操作能够有所依据,加强业内行业标准的建设,例如加强事务所审计对公允价值的判断水平,使财务信息能更好地反映出资产负债的价值。还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培训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相比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可能更为会计实务界各类企业所欢迎,但是它为各种各样的收益核算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导致了一些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项目资金,比如性质不明的递延资资金或者延费用等进入了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观认为资产负债表应当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它立足于确保一张比较“纯净”的资金负债表。就是说,只有符合计理标准的,真正是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才能够在资产负债表反映。资产负债表下确定的企业收益,以价值计量作为基础,尽最大的限度排除了人为的主观上的心理因素等影响,给报表信息的使用者层提供更大的真实准确的信息,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已经被国际社会各界广泛接受,但是收入费用观作为收益利润的计量方法也将继续存在。

参考文献

[1]施欣宇,林亮敏.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J].财税研究,2015.(10).

[2]陈曦.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熊剑春,江雪梅.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10.(1).

[4]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6).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公允表观
绿盲蝽为害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钢结构表观裂纹监测技术对比与展望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未来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探析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表观遗传修饰在糖脂代谢中的作用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