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减值测试:最大预期现金流分析的视角

2016-09-10马兰

时代金融 2016年17期

【摘要】文章以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减值测试为例,从资产及其减值的定义出发,通过最大预期净现金流分析的视角,证明所有资产的减值具备统一的测试方法及流程,不同资产表现出的不同减值计算差异并非原理差异,而是出于资产特点、行业习惯及操作简化的需要。

【关键词】资产减值测试 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一、引言

在常见资产减值测试中,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减值测试有着不同的操作方法,这给初学者和行业人士形成了一个假象:即不同资产有着不同的减值测试流程与方法,从而增加了理解障碍和记忆负担。本文拟从资产及其减值的定义出发,通过最大预期净现金流分析的视角,证明所有资产的减值具备统一的测试方法及流程,不同资产表现出的不同减值计算差异并非原理差异,而是出于资产特点、行业习惯及操作简化的需要。

二、资产定义的数量化表达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根据该定义:

(一)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资产,表现为企业透过外购、自行建造等投资行为形成了资产,假定这一投资行为的投资额为P;

(二)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表现为现金的净流入作为回报,即CI(cash in)和CO(cash out)的差值NCFi(net cash flow)=CIi-COi;

资产的价值既可以理解为现时的投资额P,也可以理解为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故:

资产的价值=期初投资额P=Σ未来一系列净现金流NCFi的现值 (1)

三、资产减值的一般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而其预期未来净现金流亦将变化。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在任意考察时点,总是从其未来净现金流入现值的角度看待资产价值,如果方程(1)的两边不能同步,将有以下情形: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说明资产的获利能力减弱,资产的账面价值虚高,违背了会计信息中关于客观性的要求,资产减值发生;

(二)资产的账面价值<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说明资产的获利能力良好,根据谨慎性原则关于不可高估资产的要求,我们保持资产的现有账面价值,资产减值未发生。

以上分析表明,资产的减值测试与其未来净现金流入的估计紧密相关。虽然不同资产未来期间获取现金净流量的方式不同,总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用和处置两种模式,具体模式的选择设若符合经济学理性人的一般假设,即资产所有者总是以最能获利的方式使用其资产,故有:未来现金净流量=max{自用导致的未来现金净流量,处置导致的未来现金净流量}。不论特定资产适用何种具体会计准则,根据准则第8号,我们定义:

可收回金额

=最大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max{自用导致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处置导致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产特性不同,上述定义括号中的因子不一定都存在,例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必须以持有为前提,故不存在处置引发的净现金流估计的问题。

三、典型资产减值的预期现金流视角分析

以下对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三类典型资产的减值从预期现金流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减值测试一般方法及流程。

(一)应收账款减值

不失一般性,我们用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来计算坏账余额,即:

需要的坏账准备总额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的比例(即收不回的比例数)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可收回的比例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末估计可收回净现金流 (3)

观察该公式(3),期末的坏账正是因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末估计可收回现金流而确认的差额,同时考虑到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期限很短,根据重要性原则,期末估计可收回现金流是其自身现值的一个近似替代,故公式(3)可以表述为:

计提后坏账准备余额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末估计可收回现金流的现值 (4)

(二)存货减值

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即发生了减值。对商品,可变现净值=公允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对非直接出售的原材料,可变现净值=最终产品公允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从材料至完工需追加的成本;无论是直接销售还是通过最终产品销售折算,都体现了如果变现可收回的现金流。同样,考虑到存货亦属于流动资产,变现周期短,此处可变现净值是其自身现值的一个替代,故:

需要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存货可收回现金流的现值 (5)

(三)固定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max{公允价-处置费,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因为理性人假设,企业总是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实现其资产价值,根据公式(2):

可收回金额

=max{自用导致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处置导致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max{公允价-处置费,未来现金流现值}

这两个因素实际上都是对可收回现金流的估计,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如果是对未来较长时期现金流的估计,则需折现;或者可以把“公允价-处置费”视为折现期为零的一个现值。综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可收回现金流的现值 (6)

四、资产减值的共有特征分析

限于篇幅,不便尽述所有资产减值情形,根据上述(4)(5)(6)中对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减值的一般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资产减值的特征,即:

(一)所有减值测试方法都符合公式(1)的动态理解

(二)所有减值测试流程均包括:预期的未来净现金流估计——可收回金额计算——可收回金额与减值测试前账面价值比较——判断是否减值。

从公式(1)的角度考察,等号右边代表的未来现金流现值小于左边的投资额,即在设定的回报率水平下,投资额无法通过未来现金流得到完全补偿。

根据会计准则8号中资产减值一般规定,即使是资产组减值,虽然现金流估计的对象从单个资产变化为资产组,但其通过预期现金流折现判定减值的核心思想未变,适合所有资产的减值测试。

五、结论

虽然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减值测试的具体方法表面不一致,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他们都和资产创造财富的能力,即资产获取未来净现金流入的能力紧密关联。

不同资产有不同的现金流特点,从而导致可收回金额中的因子计算角度不同;出于行业习惯,应收账款减值称为坏账,存货减值称为存货跌价准备,而其他资产一般以资产名和减值准备字样组合方式命名。出于操作的便利,当预期资产带来的净现金流所涉及的周期很短时,估计的净现金流与其折现值差额很小,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用估计的净现金流作为其折现值的近似替代,从而简化了计算。

参考文献

[1]http://kzp.mof.gov.cn/content.jsp?infoid=349&class_id=01_10_ 01_05.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http://kzp.mof.gov.cn/content.jsp?infoid=329&class_id=01_10_ 01_05.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3]http://kzp.mof.gov.cn/content.jsp?infoid=332&class_id=01_10_ 01_05.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4]http://kzp.mof.gov.cn/content.jsp?infoid=336&class_id=01_10_ 01_05.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