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不同心理状态分析与心理咨询

2016-09-08杨淑岭李荣香王彤丹冯爱东

河北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感染者心理咨询

杨淑岭 李荣香 王彤丹 冯爱东



·调查研究·

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不同心理状态分析与心理咨询

杨淑岭李荣香王彤丹冯爱东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重点。方法对确诊HIV者/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的复杂心理问题等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患者分为三类,一是新确诊感染HIV患者心理特点及咨询重点,二是不同年龄阶段HIV者/患者心理特点及咨询重点,三是针对患者有很深的内疚感、负罪感的咨询重点。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评。每周1次,共4次,4次咨询结束1周后再次测评。结果针对性、可操作性咨询前后效果显著,咨询前后抑郁量表(SDS)(t=-19.102,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GWB)(t=7.6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心理咨询能减轻HIV患者/感染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的总体幸福感。

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心理咨询与治疗;抑郁;总体幸福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其传播途径由最初的以吸毒、输血传播为主,到现在以同性传播为主的方式[1]。由于性行为的普遍性、隐密性,使得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人数增加很快;中国的传统性道德观念,影响着公众对同性恋人群的接受程度[2],加上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公众歧视[3],使人类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存在心理压力和复杂心理状态。这些心理压力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如来自子女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夫妻关系因素、患者人格特征等,均在不同程度给患者造成压力和困扰。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经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确诊为HIV感染者,并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同时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特需门诊服用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4例,女7例;均是同性性行为传播;年龄16~58岁,其中16~40岁95例,41~58岁46例;语言交流流畅,智力正常。纳入标准:达到抑郁诊断标准67例,占调查人数的47.51%[4],其中轻度抑郁31例,占21.99%,中度抑郁32例,占22.70%,重度抑郁4例,占2.84%。排除标准:治疗期间被确诊为结核患者;孕产妇、参加其他抗毒临床药物试验的患者; 对于病情严重, 如严重的肝肾衰竭患者; 不能理解或回答问题者。

1.2方法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指导患者填写问卷。每周1次心理咨询与治疗,首先向患者承诺保密原则,每次50~60 min,共计4次。第4次结束1周后完成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每位启动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第1次取药后,咨询师指导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

1.2.1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服药患者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入组时进行基线测评(干预前测评),入组后第4周进行干预后测评。自评抑郁量表[5]含有20个条目, 每个条目的答案分 4个等级,总分为20个条目结果相加, 抑郁严重指数=总分/80。其中抑郁严重指数≥0.70为重度抑郁症,0.60~0.69为中度抑郁症,0.50~0.59为轻度抑郁症,<0.5为无抑郁。本研究中将抑郁严重指数≥0.50者,定义为“有抑郁症状者”。

1.2.2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国版)评价患者幸福感水平。总体幸福感量表[5]用于评价个体幸福感水平,共含18个条目, 18个条目结果相加即为总分,得分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国内常模男性得分75分,女性得分71分。

1.3不同患者心理特点及咨询重点

1.3.1新确诊HIV患者心理特点及咨询重点:心理特点:震惊,否认,愤怒、恐惧、抑郁[6]。咨询重点:(1)陪伴、倾听,针对这些患者心理上存在的恐惧、无助、悲伤、内疚、自卑等,引导患者倾诉压抑在心里的这些负性情绪,倾听他们内心的需要,感同身受,给予道德的宽容,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让患者感到有人能够理解他,没有歧视,感到温暖,减少愤怒指向社会;(2)改变患者的以偏概全的不良认知,网络上所描述症状是众多患者症状的集合体,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机体内环境,感染病毒的特点不同,对药物会有不同的反应,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过程;讲解艾滋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知识,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3)同伴教育。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其他感染者进行同伴教育,有一定身份认同感;(4)给予希望。以周围发生的种种意外事件和身边一些慢性病相比,启发患者思考生命中的种种无常,“活在当下”是最可靠的。

1.3.2不同年龄阶段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心理特点及咨询重点

1.3.2.1适龄婚姻青年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心理特点及咨询重点:心理特点:害怕结婚。咨询重点: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心、顾虑,和患者分析告诉家人感染HIV的利弊;和患者澄清这种担心里是否还存在自己对自己的歧视,启发患者思考,让他们领悟首先自己有一个积极心态,就可能减轻父母的顾虑。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选择告诉家人方式不同,不可以强求。

1.3.2.2已婚育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心理问题及咨询重点:心理问题:害怕生育。咨询重点:积极和他们分析针对双阳(两人都是HIV感染者)生育的利弊,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有资料报道,母婴阻断成功率在96%[7]以上,主动权交给他们选择;单阳尤其是男性阳性者,传染给下一代的机会小,但在夫妻生活中传染给配偶的机会大;女性感染者想生育的,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传染给下一代的机会也很小。

1.3.2.3年轻有子女青年感染者/患者(HIV/AIDS)常见心理问题及咨询重点:心理问题:担心传染周围人。咨询重点:①同1.3.1;②面对现实。现实社会中的歧视仍然存在,学会保护自己。③运用志愿者同伴教育,增加其归属感,增加心理感觉的普遍性,感到自己只是这些患者中的一员,减轻认为自己不幸及孤独感等负面情绪。④帮助找到归属感。通过培训认识很多朋友,互相交流服药体会,遇到问题如何处理等,减轻他们被抛弃感。最后,合理营养(适合所有感染者)。患者感染HIV后,造成身体营养缺乏,绝大多数人会因此出现体重下降,这是营养状况损害出现的第一症状,80%以上AIDS患者出现极度消瘦。而营养缺乏反过来又会加快艾滋病的病程和发展,能量、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缺乏可以使身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并影响其他生理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同时,营养状况也是确定艾滋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8],营养良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3.2.4中年感染者/患者(HIV/AIDS)心理问题及咨询重点:心理问题:担心名誉受损、影响子女。咨询重点:倾听倾诉,引导患者说出心里的痛苦,内心的挣扎,无奈等,帮助他们寻找,在文化程度、年龄等相当的同伴;改变错误认知:同上1.3.1;心理探索,他们都有一定阅历,引导他们思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使其领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问题,艾滋病只是众多慢性病中的一种,鼓励患者面对未来,谋划生活。

1.3.3针对患者有很深的内疚感、负罪感的咨询重点:心理问题:内疚感、负罪感。咨询重点:不歧视、不评判,引导其倾诉 咨询师采取不歧视、不评判态度,引导患者倾诉,开放式提问,澄清患者交流中模糊的讲述,语气平和,适当面质矛盾或者和现实不符的问题。让患者首先能够战胜自己。启发患者思考,使其认识到家庭的真正含义,鼓励患者“活在当下”,减轻患者的负罪感。

2 结果

2.1自评抑郁量表(SDS)结果心理咨询与治疗后,<0.5无抑郁症状者64例(95.5%),>0.5有抑郁症状者3例(4.5%)。心理咨询与治疗前,<0.5无抑郁者31例(48.4%),>0.5有抑郁症状者36例(53.7%)。2组心理咨询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自评抑郁量表(SDS)结果 n=67,例(%)

2.2总体幸福感指数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果心理咨询与治疗后,75分以上者48例(71.6%),75分以下者19例(28.4%);心理咨询与治疗前,75分以上者10例(14.9%),75分以下者57例(85.1%)。2组心理咨询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总体幸福感指数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果 n=67,例(%)

2.3心理咨询治疗前后得分比较心理咨询治疗后抑郁指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02,P<0.05);总体幸福感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3,P<0.05)。见表3。

表3 心理咨询治疗前后得分比较 n=67,分,±s

3 讨论

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在不断增加,由静脉吸毒人群逐步走向普通家庭,夫妻传播人数在不断增加,艾滋病感染对家庭和个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心理状态和感染HIV的时间、不同年龄阶段、对家庭的认识等都有关系。近期感染的患者心理问题较多,针对这个阶段的感染者/患者更有效的是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比较前沿的治疗方法、国家相关政策,澄清模糊疑问,回答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消除自我歧视[9],这对咨询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咨询技能引导患者倾诉心理困扰,还需要有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能够接纳同性恋、变性人、双性人等和我们不同性取向的感染者,需要咨询师心里更多道德宽容[10];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有各自的心理需求,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年龄不同和抑郁程度有一定关系,中年人抑郁人数占有比例最大。达到抑郁标准的中青年中占41.05%,中年人占60.86% ;重度抑郁人数4例,其中3例是中年人群。中年在家庭是支柱,在单位是骨干,往往还有较高职位,在他们心里名誉比生命还重要,由于歧视的存在使得一些人拒绝服用,拒绝疾控人员访谈,到取药时匆匆来,匆匆走,带着眼镜、口罩,和医生交谈时缺乏耐性,易激惹。目前同性感染者比例上升到首位[11],女性被动感染比例也在上升,艾滋病感染逐步走向普通家庭[12],如何减少同性感染者异性配偶被感染HIV病毒,是今后干预工作一个方向。且青壮年(16~50岁)占90%以上[13]。得知孩子感染HIV后,对家庭相当于“大地震”。家长同样需要一个接受过孩子感染HIV病毒的过程,这期间不可避免对感染者造成一些指责、歧视,家长自我否定,孩子失败是整个家庭的失败,自己教育的失败,所以针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心理咨询,往往需要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减轻心理压力。表1、表2可见,通过对不同患者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后,患者的轻中度抑郁指数减轻,表3 显示,心理咨询前、后的患者抑郁指数明显减少(t=-19.102,P<0.05),总体幸福感总分升高(t=7.6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众虽然对艾滋病的接受程度有所改善,但仍不能像普通慢性病一样对待,致使患者存在复杂多样心理特点;通过对不同特点的HIV感染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心理抑郁,很好降低患者抑郁指数,提高患者幸福感指数,对于提高依从性,减少耐药性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4]。在咨询中,咨询师面对艾滋病防治中宽容策略的道德两难[15],在给予艾滋病感染者/患者道德宽容的同时,不泄露隐私,不用评判的眼光看待他们;但如何保护哪些不知道配偶感染艾滋病毒的家属,如何能让感染HIV病毒的未婚男性,在婚前或者和未感染病毒异性或同性有性行为之前,告知对方,或自觉采取保护性行为。在强调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基本权利的同时,如何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基本健康权利怎么保护,咨询师面对部分病人既不能告知配偶,也没有可行的办法来保护未感染的一方,能做的是提醒感染者是使用安全套,保护对方,咨询师很困扰。

1杨兴光,张娜,郝连正,等.2003-2013年山东省男性同性传播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181-183.

2王毅,张洪波,徐杰,等.男男性行为者社会歧视经历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92.

3张琪超,蔡晓峰,石群,等.上海市漕河泾街道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歧视状况分析,职业与健康,2014,30:2931-2934.

4刘晴,杨军晶,郭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调查.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273-276.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83-84,194-196.

6韦丽,贾存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自杀行为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医学与哲学,2015,36:42-44.

7周小华.孕期联合用药在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中的效果分析.大家健康,2015,9:136-137.

8王维波,杨俊婕,何蓉.营养支持在艾滋病者中应用效果.皮肤病与性病,2014,36:228-232.

9孙巧丽,王晓南,蒋洪林.湖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歧视现状及其就医告知情况研究.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

10王延光.中国艾滋病预防的宽容策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74-77.

11王丽辉,刘天军,闞震,等.2005-2014北京房山区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职业与健康,2016,32:封2-封3.

12王丽艳,秦倩倩,葛琳.我国50岁以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2-226.

13王海.铜仁市2009-2013年艾滋病疫情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遵义医学院学报,2015,38:313-315.

14雷玉萍,付金翠,杨艳霞,等.认知心理干预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当代护士,2015,8:130-131

15王东升,朱海林.艾滋病防控中宽容策略的道德两难及对策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62-364.

10.3969/j.issn.1002-7386.2016.17.038

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杨淑岭、李荣香、冯爱东);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2012级2班(王彤丹)

R 395.1

A

1002-7386(2016)17-2685-03

2016-03-19)

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直卫生系统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自筹经费科研项目(编号:131461153)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感染者心理咨询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