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2016-09-07徐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教学模式

徐娴

【摘要】阿拉伯文学选读是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高年级的限定选修课程之一,在阿拉伯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初探适于民办高校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的“五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阿拉伯语 阿拉伯文学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广东省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建设的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WZDXM043)。 【中图分类号】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27-01

阿拉伯文学选读是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中的限定选修课程之一,是培养阿语专业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在阿拉伯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阿语专业开设以来,无论是在公立大学还是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里,这门课程都从未缺席。由于两者在生源、师资及办学等条件存在一定差距,其阿拉伯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也各有不同和侧重。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开设的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为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了适于民办高校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的“五读”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为笔者教学初探,望得到各位同行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不甚感激。

一、“五读”教学模式的提出

“五读”教学模式的提出与我校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的教学状况密不可分。阿拉伯文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以其诗歌、小说为蓝本,是一个师生皆乐的“教学”过程,这正如薛庆国所说“要了解阿拉伯世界的一切,要了解阿拉伯民族是怎样一个民族,就应该借助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度:文学。因为文学是一个民族思想、情感与经历的写照,同时又深深地熏陶、影响了这个民族的个体。”然而,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有两年的基础课学习,但由于阿语难,不少学生在语言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方面仍有障碍,距阅读理解阿文原著仍有很大差距。首先,国内目前出版的阿拉伯文学教材屈指可数,找一本难度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实属不易;其次,任课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仍处在尝试与摸索教学方法阶段;最后,学生对阿拉伯文学了解甚少,先前没有开设阿拉伯国情、文化的相关课程,因而缺乏支撑学好文学课的背景知识。由此,笔者提出了适于民办高校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的“五读”教学模式。

二、“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五读”教学模式分为名篇选读、课前预读、教师导读、课堂研读以及课外赏读五部分,是将我校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目标和阿语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相结合、以课堂理论带动实践的教学模式。

1.名篇选读。阿拉伯文学史历时长、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如按传统教法,以文学史为主线面面俱到讲解不同文学流派间的文学风格、创作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分析主人公心理等,会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同时也忽视了对名篇的鉴赏,将会“使原本应该生动的文学课堂只留下一点点干巴巴的人文知识”。经典作品艺术价值高、作品品味高、人物形象生动,对其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果。因此,笔者经过对学生文学兴趣的了解,在该课程中安排了《悬诗》选读、《古兰经》选读、《一千零一夜》选读、《向北迁徙的季节》选读以及纪伯伦散文《我的心告诫我》赏析等12篇名家经典。

2.课前预读。在选定了教学内容之后,老师课前应要求学生把内容提前预习,并布置问题。学生首先应该将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生词查阅完毕,并通读文选,对文选内容大体了解;其次,在通读文选的基础上,初步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找出问题答案;最后,把预读中有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待老师课堂讲解或提问解疑。学生课前预读工作的充分完成,有利于为接下来的课堂研读扫清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出他们的自学热情。

3.教师导读。课前十五分钟,为教师导读环节。教师将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本课所学文选内容向学生做必要的名篇背景文化导入。其中包括以图片、文字信息或新闻采访形式展示出的作家生平及其创作生涯,以获奖视频、文学评论或不同文学译本比较分析的形式对文选的写作背景和文学价值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读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文选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4.课堂研读。是“五读”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也是践行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环节,老师首先带学生理解文选内容,对关键词汇进行研读,以学生参与“答疑”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文选内容的兴趣,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以研读《向北迁徙的季节》为例,先让个别学生就主人公穆斯塔法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其中的争议点,老师不应轻下定论,而是组织学生对该议点进行探讨,让学生主动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渐渐培养学生对文选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老师只需采取各种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相互提问解答的方式,让学生对文选中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

5.课外赏读。是将课堂理论转换为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途径:①组织学生观看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这些影视作品既可作为巩固语言能力的视听材料,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②组织学生对所学的文学名著进行改编、舞台设计和排练,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表演;③向学生推荐更多文学作品在假期赏读,满足他们对文学的爱好,并为其毕业论文提供写作素材。

三、“五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关键

“五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果。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1.学生缺乏阿拉伯文化背景,很难理解其文选中的文化现象;2.学生认为文学课程对今后找工作作用不大,没有实践意义;3.由阿文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甚少,主题陈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4.部分影视作品使用方言,学生未有方言基础,难以听懂。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进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提前开设阿拉伯国情、文化等相关课程,填补学生的知识背景空白;2.开展阿拉伯语情景剧会话表演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3.在基础教学中适当教授学生简单的方言用语;4.加强和提高学生对阿拉伯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薛庆国.阿拉伯文学大花园[M].湖北教学出版社,2007

[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4]王红梅.关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国内“阿拉伯语比喻”问题研究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汉阿语气形式对比的探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