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酚丁胺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2016-09-06刘文萍

山东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酚丁胺多巴高凝

刘文萍

(郑州市儿童医院,郑州450053)



多巴酚丁胺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刘文萍

(郑州市儿童医院,郑州450053)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将48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治疗1周。治疗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动脉压力(PAP);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根据血气分析指标和PAP结果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aO2和SaO2均升高,PaCO2和PAP均降低,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0.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能够提高PPHN患儿的提高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O2含量,降低PAP,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血液高凝状态,可用于治疗PPHN。

多巴酚丁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C反应蛋白;D-二聚体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疾病,常继发于窒息、吸入胎粪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和肺动脉压力(PAP)显著升高[2]。研究表明,PPHN患儿存在全身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并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并且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了肺动脉高压[3]。多巴酚丁胺是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主要作用于β1肾上腺素受体,具有正性肌力的作用[4],能够明显增加心输出量和心率,同时降低PAP[5]。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们对PPHN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酚丁胺,观察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PPHN患儿48例,男31例、女17例,出生时间(3.98±0.43)d,体质量(2.09±0.24)kg。均符合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肺动脉高压新分类中PPHN的诊断标准[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8例,新生儿肺炎2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排除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等重大疾病者;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多巴酚丁胺过敏者。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呼吸机给氧、降低肺动脉高压、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多巴酚丁胺5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滴,均治疗1周。

1.3疗效判断标准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前后采用6 F端孔导管经右侧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PAP。记录心率(HR)、呼吸(R)及收缩压(SBP)。以PaO2>70 mmHg、SaO2>85%、PaCO2<40 mmHg、PAP<35 mmHg、SBP维持正常为有效,计算有效率。

1.4血清CRP和D-二聚体检测 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 mL,EDTA抗凝,离心取上层血清,-80 ℃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RP和D-二聚体,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20例,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17例、70.83%。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AP、HR、R、SBP比较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P、HR、R、SBP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及D-二聚体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及D-二聚体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肺循环建立,肺循环压力生理性地逐渐下降。PPHN是由于新生儿吸入胎粪、严重窒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PAP持续不降,造成严重缺氧,进而导致机体多器官损伤[7]。治疗PPHN的关键是尽快纠正低氧状态及酸中毒,以阻断肺动脉高压的恶性循环;同时有效扩张肺血管,降低PAP。降低PAP的措施包括高频通气、体外膜肺、一氧化氮吸入等,但费用较昂贵[8];硫酸镁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可有效降低PAP[9],但其降低肺循环压力和阻力的同时,也会降低体循环压力和阻力,常导致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研究证实,多巴酚丁胺能够提高动脉血中的氧含量[10],改善低氧状态,纠正酸中毒;降低PAP,且不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1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aO2和SaO2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PPHN常规治疗可提高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O2含量,加用多巴酚丁胺后效果更佳。其原因可能是多巴酚丁胺降低了肺循环阻力,进入肺循环中进行血氧交换的血液量增多,故动脉血氧含量增多,CO2含量减少,从而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12],能够特异性结合β1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心输出量及心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P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R、R及SBP均较治疗前升高。心率增快及血压升高是由于多巴酚丁胺激动β1肾上腺素受体所致,PAP降低可能与肺动脉楔压降低有关。PPHN发展过程中存在血管收缩和扩张失衡,肺动脉高压早期右心室排血量降低,后期PAP持续性升高,超过其代偿功能。多巴酚丁胺能够舒缓平滑肌,扩张血管,提高心脏指数及心排量,增强左心室收缩力,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进而降低左心房压力,使肺动脉楔压降低。由此可见,多巴酚丁胺可能通过降低PAP提高PPHN的治疗效果,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PPHN患儿不宜将多巴酚丁胺作为首选药物。

研究表明[5],胎儿由于慢性缺氧、肺部发育不良等因素导致肺动脉血管异常痉挛收缩,PAP升高,肺循环无法建立,诱发PPHN。PPHN患儿存在全身的系统性炎症反应,血中促聚集和促凝因子均增加,而抗聚集、抗凝和纤溶机制受损,致使静脉淤血,并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并且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了肺动脉高压。CRP是机体炎症反应标志物之一,能通过激活补体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机体平衡,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以及凋亡的组织或细胞。CRP与PAP有明显相关性[14],是决定PPH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急性炎症反应,PPHN病情加剧。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由纤溶酶水解所得,是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处于高凝或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CRP及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能够明显减轻PPHN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高凝状态。

综上所述,多巴酚丁胺能够提高PPHN患儿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O2含量,降低PAP,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血液高凝状态,对PPHN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孙眉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57-58.

[2] 李剑峰,张应金,刘佳,等.气管内滴入硝普钠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3):86-89.

[3] 徐孝华,黄国英,陈超,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8):1444-1446.

[4] 姜涛.肾上腺素β受体在人食管下括约肌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5] 崔秀卿,冯淑红,刘喜艳.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18):2501-2502.

[6] 朱锋,董琳,熊长明.2009欧洲心脏病学会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肺动脉高压新分类[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1):74-75.

[7] 周隆书,王云.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3(4):18-22.

[8] 郭晓玲,谢庆煌,卢海英.羊水栓塞10例抢救体会[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3):234-235.

[9] 达志海.硫酸镁配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2(6):507-508.

[10] 易旺东,周祖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4):424-425.

[11] 姚金平,赵继祖.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5):888-889.

[12] 王克军.多巴酚丁胺与川芎嗪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9):822-823.

[13] 官洪山,上官海娟,乔树宾.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3):187-190.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300410097)。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2.023

R543.2

B

1002-266X(2016)22-0062-03

2016-02-15)

猜你喜欢

酚丁胺多巴高凝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中利用药物半衰期做好护理配合的体会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微量注射泵泵入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
胃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
屈昔多巴用于纤维肌痛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