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探索

2016-09-06范延新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中介机构科研成果

范延新

(黑龙江省科学院产业化处,哈尔滨 150001)



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探索

范延新

(黑龙江省科学院产业化处,哈尔滨 150001)

据统计,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产出在全国排第7位,而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国却在第27位。有报道称,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0%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通过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客观规律,研究如何能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规律

1 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规律

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毋庸质疑,尤其是21世纪,更是科学和高科技的世纪。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科研单位之间的交流,更包括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交流,对企业需求的了解,缩短创新技术、产品投放到市场的时间,同时科研单位也需要了解市场的技术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创新。创新活动的主体,即研发人、投资人、企业家或生产者需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能快速建立起联系。但在每个国家都存在创新主体(研发人员)付出大量精力参与国内、国际合作联系与自己的创新工作所需要的精力发生矛盾,这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建立能架起创新主体与需求方、投资人、生产者之间快速联系的专门机构及平台,即科技中介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及平台),科技中介机构及平台的作用发挥好了,也就遵循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才能加快。国内外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一点,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

2 国外促进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从文献上还未查到国外促进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目前国内学习国外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主要是创新驿站IRC(Innovation Relay Centre,欧盟计划),是欧盟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跨国技术转移合作的计划。该网络帮助了55 000个客户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技术或科研成果。

从笔者工作经历了解到俄罗斯技术转移工作,他们目前民营的科技中介机构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些机构有称某国际创新联盟线上(网上)发布信息,线下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推广;有称为某行业科学院类似行业协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并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有称某会展中心以展会为主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等等。

3 国内促进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行业部门开始出台自己的成果转化政策,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988年,科学技术部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商业化和国际化,制定了火炬计划,相关部门也根据科技计划工作的总体部署,设立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部成立了火炬中心,各地方成立了成果转化中心。为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中提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家鼓励某些性质相似的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鼓励科技人员创办这类机构,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根据资源和产业特点,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的电子网络商务交易市场”。为落实十六大精神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国科发政字【2002】488号)中提出:“科技中介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意见〉通知》(国科发火字【2006】75号)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型企业等企事业单位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或管理机构,重点开展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中介、咨询、经纪、信息、知识产权、技术评估、科技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鼓励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参股和进入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的《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7】609号)中提出:“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建设中国创新驿站工作网络,建立100家工作站点;推动一批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和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为落实十八大精神出台的《关于印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火字〔2013〕130号)中提出:“通过试点工作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年均新增不少于2家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带动不少于20家科技服务机构向试点地区集聚;拥有一批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为国内外创新要素的整合利用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效服务。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创业服务中心等开展市场化运作,对机构为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给予补贴”。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组织采取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或者技术创新联盟等。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平台以及信息检索、加工与分析、评估、经纪等服务”。

由此可看出,发展技术转移等科技中介服务,国家30多年来一直都很重视,既有政策,又有法律依据。

经查阅有关文献,把1980——2011年国家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数量及类型用下两表来表示出来。

表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数量及发展的阶段

表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类型(适用范围)

从表中可看出,国家早已认识到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并从各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那么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重视和落实得怎样,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做得怎样,是否仍继续产生大量的闲置的科研成果,这里没有统计。

4 体制机制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关键,是加速成果转化的关键

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专业中心早就有,不是新鲜的课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似乎这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掌握并落实这些相应的政策,这些科技中介机构中有多少专门从事科技成果推广的人,有多少能了解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人,有多少能做到去营销技术和成果的人,如果这方面的人很少或者没有,是这类科技服务类机构不重要还是目前现有机制、体制缺少活力或是缺少激励政策和机制,目前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吸引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发挥潜力从事此项工作,是否有利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和技术如果能像企业产品一样有专门的推广营销人员,科研单位是不是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实践也证明,科研成果或技术推广得好的单位,大多是有好的激励机制,科研团队中有人起到了技术营销的作用。目前激励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政策较多,力度也较大,但科技人员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的空间和力度是有限度的,他们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科研,犹如鼓励生产者去跑市场进行营销,生产会受到影响。如果能多出台更多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从体制和机制上增加中介机构的活力,出台相应配套的激励专门从事成果转化人员的政策,就会逐步培养出出色的科技中介机构及综合能力强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能够了解现有国内外科技成果,能够了解国内外企业需求,能够结合网络平台发布和查询,等等,能让每个好的科研成果有专人去营销,同时也能把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反馈给科研单位,确立新的科研课题,不至于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积压,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F204

A

1674-8646(2016)01-0144-02

2015-11-20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中介机构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转化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常州市以“成长值”管理制度探索中介机构监管模式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涉案保荐机构在审项目原则上不停审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政府购买统计服务及统计中介机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