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2016-09-06栾海艳隋洪玉齐淑芳贾秀月赵晓莲

职业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理学医学生医学

栾海艳,隋洪玉,齐淑芳,贾秀月,赵晓莲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省 佳木斯 154007)



在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栾海艳,隋洪玉,齐淑芳,贾秀月,赵晓莲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省 佳木斯 154007)

目的:本实验主要是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其是否存在着教学优势。方法:把我校基础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8班的学生分为对照组227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和实验组219人(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两组授课均在相同时间段完成,学期末对两组同学均进行实验理论和技能考试。此外,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1)对照组学生的实验考试平均成绩为78.82±12.63分,实验组学生的实验考试平均成绩为83.86±11.69分,P<0.05,具有显著差异。(2)实验组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兴趣、主动性、团队合作和医学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表现均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项目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中的重难点的学习和掌握,还能显著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项目教学法;生理学;教学效果

0 引言

医学生理学作为所有医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其他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等。大多数国内医学院校目前的生理学实验教学仍然应用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被严重忽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医学生理学的知识,严重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意识,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挖掘。项目教学法(Project Study,PS)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实验项目研究当中,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本研究项目分别在不同教学班级应用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学,以比较项目教学法在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是否存在教学优势。

1 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项目所有被测对象均来自我校基础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8班的学生。他们均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统招录取的学生,入学后随机分配形成各个班级。1~4班学生(227人)作为对照组,5~8班学生(219人)作为实验组。

1.2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均使用由朱大年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生理学》作为教材。对照组只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生理学实验授课,先由教师讲解该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验步骤示教。学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项目完成后继续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组则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生理学实验授课,每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设置一个项目负责人,成员6~7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的要求,将实验项目提前一周布置给项目组的所有学生。由于我们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因此就需要选取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实验项目。项目组成员由负责人统筹安排,小组成员围绕项目查阅与项目相关的研究资料。要求项目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补充,完善其所有工作,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对研究项目的解决方案。教师最后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实验完成后,项目组所有成员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这样,既达到了把生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所有授课在同时间段完成,学期末对两组同学进行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考试,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及是否存在教学优势。

1.3评价方法

(1)期末实验成绩考核

学期末采用同一份试卷对两组同学进行实验课成绩考核,满分为100分。统一监考,统一流水式阅卷,统一评分标准。

(2)调查问卷

学期末对两组同学同时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加团队合作能力和医学素质培养等问题。所有问卷皆采用无记名方式。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46份,回收446份,有效率达到100%。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1)学生医学生理学实验成绩

两组学生的生理学实验考试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8.82±12.63分,实验组的学生平均成绩为83.86±11.69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项目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效果要更好。

表1 两组学生医学生理学实验考试成绩分布(n)

(2)问卷结果

所有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由任课教师统一集中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了100%。实验组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兴趣、主动性、团队合作和医学素质培养等方面表现的满意度结果如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n=219)

3 讨论

项目教学法(又称为研究型学习法)是由加拿大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查德博士和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凯兹博士共同开创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和根本的实践教学法。[1]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课堂只以单纯的灌输讲授为主,而本应该作为主体的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探索精神,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融合,并应用于实际。而项目教学法则颠覆了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它将原本分离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课程的实践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课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实践项目来构建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它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而不是项目本身所取得的最终结果,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据”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把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和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充分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1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的不同之处

3.1.1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始至终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并未真正参与其中。而项目教学法则让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去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使理论充分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以致用。

3.1.2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法主要根据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选取教学内容,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项目教学法则更多地根据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选取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3.1.3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学法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被动的,而项目教学法改变了这种状态。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为双向互动的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两组医学生的生理学实验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要明显高于只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这说明项目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中的重难点的学习效果,还能显著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应用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自身具有良好的医学素质。

3.2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要求更高

虽然项目教学法对医学生理学的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它的实施过程中也对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1教师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要把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在一个实践项目中,还要为学生设置新的学习情境,并选取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实验项目。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领会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精髓,并能付诸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既要从事教学研究,又要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控整个项目驱动的教学节奏,[3]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项目教学法融入到授课环节当中,培养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意识。

3.2.2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带领学生及时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问答交流并做出修订,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给予技术和经验指导。此外,还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使分工合作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率,实验目标更加明确,最终以团队的力量完成整个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多次、合理的互动很有必要。

3.2.3把提高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4]是指在未来飞速发展的科学和社会环境中,能够自觉地和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最新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因此,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等网络教学手段,以帮助医学生进行终生学习,使他们在完成医学院校的教育和培训后,依然能跟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3.2.4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

在注重实践项目本身完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各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所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分级评价(包括组内和组间,课上和课下),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2.5学生分组的建立

这是教学进程中一个时常被忽略的部分。由于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所以分组的原则、成员的数量、组员的选择、组员的分工等将会直接影响到组员的学习效果。因此,分组时要注意控制组员的人数,组员工作能力的互补搭配,组员分工要明确。此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通过合理分组,也可以使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消除其学习的惰性和依赖心理,从而获取较好成绩。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空间,对教学改革而言,它的实施是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项,而项目教学法就是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再结合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果能从低年级开始就通过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接触到一些科学研究,那么在医学本科五年的学习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无疑将为培养优秀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项目教学法对医学生的培养具有如此多的益处,但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深入地进行探讨和研究,才能使它在生理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1]周启华.中职英语教学应实践项目教学法[J].江西教育,2013,21:44-45.

[2]王萍.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30:129-130.

[3]王燕蓉,罗彦,姚慧琴,等.以终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436-438.

[4]李枚姬.论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医学与社会,2003,16(5):63-64.

(编辑马海超)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Medical Phys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LUAN Haiyan, SUI Hongyu, QI Shufang, JIA Xiuyue, ZHAO Xiaolian

(The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in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 China)

The objective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medical phys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whether teaching advantages can occur.The method was to divide the students in class 1 to class 8, 2012 medical classes of the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in our university into control group (227 students,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group (219 students, using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s were completed at the same period.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the two groups would participate in both experimental theory and skill tests.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est the effect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The results: 1.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82±12.63,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3.86 ± 11.69 (P<0.05), so they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initiative, teamwork, medical quality training, and other aspects.The conclusion is that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not only the study of main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basic knowledge, but also students’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pecific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The teaching method can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initiative, consciousness and teamwork capacity.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physiology; teaching effect

2016-05-20

佳木斯大学2013年教育科研项目(JKA2013-030及JKA2013-003)。

栾海艳(1979),女。博士。

赵晓莲。

G642.44

A

1672-0601(2016)07-0060-04

猜你喜欢

生理学医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