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消毒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内导管中的应用效果

2016-09-05秦德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216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双氧水套管蒸汽

秦德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2160)

不同消毒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内导管中的应用效果

秦德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2160)

目的探讨煮沸消毒、双氧水消毒和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3种方法在消毒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内导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A组)、2014年7~12月(B组)、2015年1~6月(C组)入住神经外科的前30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共90例。A组患者气管内导管采用煮沸消毒,B组采用双氧水消毒,C组采用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法消毒;比较3种消毒方法的时间和效果。结果C组的消毒时间(30 min)短于A(45 min)、B组(40 min)。A组检出绿脓杆菌1例,B组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例。C组消毒后菌落数明显少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气管内导管安全、快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气管切开术;消毒;导管,留置

神经外科患者常因重型颅脑损伤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法自主排痰导致呼吸道阻塞,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以开放气道,降低上呼吸道阻力,改善肺泡气体交换,增加对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氧量[1]。然而气管切开的患者因其基础疾病和创伤性切口易发生肺部感染,这不仅可能对护理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2]。有研究显示,肺部感染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3]。有效的气管内导管消毒,是减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报道的气管导管清洁、消毒、灭菌方法较多,但不尽相同[4-7]。本研究旨在对比煮沸消毒、双氧水消毒和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3种方法在消毒气管内导管中的临床效果,以探讨临床上更方便、有效的气管内导管的消毒方法。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6月(A组)、2014年7~12月(B组)、2015年1~6月(C组)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前30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均采用杭州萧山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银制气管导管(型号:ZX·QT,9 mm)。排除已确诊为肺部感染的患者,以及不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共纳入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28~75岁,平均(45.0±11.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4分;基础疾病:中重型颅脑损伤14例,轻中型颅脑损伤32例,脑梗死20例,高血压脑出血24例;平均气管插管时间(15.2±0.7)d。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基础疾病及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消毒方法

1.2.1.1煮沸消毒法A组患者气管内导管采用煮沸消毒法。护士取下患者的气管内导管后由护工先在流动水下用毛刷和无菌棉签清洗干净内导管中的痰痂,放入锅内煮沸约45 min。

1.2.1.2双氧水消毒法B组采用双氧水消毒。护士取下内导管后由护工先在流动水下用毛刷和无菌棉签清洗干净内导管中的痰痂,后放入装有双氧水的无菌碗,双氧水没过气管导管,先浸泡5 min,若痰痂较多可延长浸泡时间至15 min,然后彻底清洗(约5 min),最后再浸泡20~30 min。

1.2.1.3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法C组采用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法消毒。护士取下内导管后,先由护工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痰痂,然后打包送入供应室进行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供应室护士将导管固定于3层有孔的铝制套架上,按照使用说明和相关要求设定好程序并启动机器。

1.2.2细菌培养A、B、C组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后,由同一名护士以无菌的方式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导管内、外侧壁,取5 mL冲洗液滴至细菌培养皿并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进行菌落数计数。

1.2.3评价标准对气管导管进行灭菌,细菌菌落总数小于或等于20 cfu/g或100 cm2,未检出致病微生物为合格[8]。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C组消毒时间短于A、B组。A组消毒后菌落数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绿脓杆菌1例,B组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例。C组消毒后菌落数明显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消毒后合格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数量上C组优于A、B组,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气管内导管的消毒时间、消毒后菌落数和合格率比较(n=30)

3 讨 论

气管切开是进行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方法之一,属于有创性治疗方法。对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的气管内导管进行严格消毒,可降低该类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概率[2,9]。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银制气管导管,分别采用煮沸消毒、双氧水消毒和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消毒。结果显示,高压蒸汽灭菌法与煮沸消毒和双氧水消毒后虽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毒后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鲍月红[10]和彭根英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煮沸消毒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消毒方法,其消毒效果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得到了广大护理同仁的认可[11-12]。在煮沸过程中,水中的矿物成分及导管上未被清除的黏附在管壁上的有机物质受热之后容易沉积。长此以往可导致导管不光滑,可能增加痰液阻塞管道的风险,导致患者呼吸困难[13]。且煮沸消毒达到的温度有限,对于部分耐高温细菌的灭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煮沸消毒时需专人看守,严格控制时间,可能发生水煮干等意外事件。此外,煮沸消毒法不能去除痰液的腥臭味,不利于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带管体验。

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性消毒制剂。通过过氧化酶的作用释放新生氧,发挥杀菌和除臭的作用。3%的双氧水可对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真菌起到杀灭作用。但双氧水无清洁剂的作用,在消毒前,必须保证气管导管洗净并擦干,消毒溶液必须完全没过导管,且需要严格掌握消毒时间[14]。本研究中1例患者的气管内导管培养出致病菌,可能与患者痰液黏稠而消毒前未充分洗净有关。用双氧水消毒后需用无菌蒸馏水进行冲洗,否则残留在导管壁上的双氧水可对患者的气道产生刺激,发生呛咳反应。同时,双氧水可能腐蚀金属材质的气管导管,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双氧水进行银制导管消毒可造成导管变色。有研究指出,在浸泡消毒时护士可能因工作繁忙忘记取出消毒的导管而使气管内导管与外导管分离的时间过长,导致痰液结痂阻塞气道,使患者呼吸不畅[13]。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是通过水的温度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升高到约121℃,经0.25~0.50 h可杀灭高压锅内物品上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高压蒸汽灭菌法可同时对多根气管内导管进行消毒,有大量的无菌气管导管备用可缩短患者气管内导管与外导管分离的时间,降低因痰液黏稠导致导管阻塞的风险[14]。另外,高压蒸汽灭菌统一集中在供应室进行,更为安全且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其工作压力;同时也不会因为消毒后未充分洗净消毒引发患者呛咳反应[15]。

综上所述,煮沸消毒需专人看守,双氧水消毒后需冲洗消毒液并充分擦干后使用,这2种方法均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高压蒸汽灭菌在供应室统一进行,只需对时间进行设定,减少了工作量,同时消毒效果也令人满意。就本院的实际情况,高压蒸汽灭菌相对于煮沸消毒和双氧水消毒更为安全、快捷、有效,值得推广。

[1]廖开友,王胜强,徐燕.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的应用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5):515-517.

[2]缪素萍,邓瑞文,钟文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46-648.

[3]王立新,洪永清,高金瑜.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582-583.

[4]何平,张义辉.气管内导管煮沸消毒流程再造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906-1907.

[5]田洁,刘小燕,何运涛.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效果观察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5,4(3):1-3.

[6]陈广萍.气管内套管三种消毒方法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3):45-46.

[7]尚建英,曾晓红,林建琼.酸化水在气管切开内导管消毒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5):3267-3268.

[8]魏建蓉,李斌,施建辉.手术器械清洗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143.

[9]陈春林,康晓明,陈力行,等.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作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120-1121.

[10]鲍月红.内套管消毒护理流程的改变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167-168.

[11]彭根英,徐慧琴,杨郁文.气管切内套管的不同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03.

[12]吴丽君,薛春华,郭泽霞,等.几种气管内套管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0A):74-75.

[13]吴少珠,刘凌云,李清.气管内套管两种不同清洁及消毒方法效果的对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94-1895.

[14]郭文娟,荣梅.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两种消毒方法的对照[J].齐鲁护理杂志,2000,6(3)213.

[15]任庆运,郭爱英.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方法的改进[J].齐鲁护理杂志,2003,9(3):167-16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5.072

C

1009-5519(2016)15-2448-02

(2016-03-20)

猜你喜欢

双氧水套管蒸汽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车坛往事3:蒸汽时代步入正轨!
河南心连心建设年产40万吨双氧水项目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
第一艘蒸汽轮船
蒸汽闪爆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