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2016-09-05郝榆霞赵艳红危凤藕沙立娜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内科北京00089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综合内科03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5期
关键词:卧床性肺炎病死率

郝榆霞,赵艳红,危凤藕,沙立娜(.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内科,北京00089;.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综合内科0300)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郝榆霞1,赵艳红2,危凤藕1,沙立娜1(1.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内科,北京100089;2.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综合内科101300)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SAP将其分为肺炎组(72例)和无肺炎组(317例),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分析S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肺炎组病死率16.7%(12/72),无肺炎组病死率为6.6%(21/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的发生与年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糖尿病及卧床时间等因素有关;肺炎组患者痰细菌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多见,占60.5%(26/43)。结论S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且SAP可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因此要重视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防治SAP。

卒中;肺炎;生活质量;感染;预后;危险因素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卒中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我国卒中的年龄标化发病率超过336/10万,位列全球第一。我国每年因卒中死亡人数达170万,高居全国居民死因首位[1-2]。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本研究通过对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住院的38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以期降低S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89例作为研究对象。389例患者中男276例,女113例;72例为SAP(肺炎组),317例未合并肺炎(无肺炎组)。其中肺炎组男51例,女21例;年龄38~90岁,平均(67.8±12.7)岁;无肺炎组男225例,女92例;年龄43~88岁,平均(72.3± 12.8)岁。两组患者均在本院完善头颅CT或MRI检查并确诊为脑卒中,且符合《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3]中提供的SAP诊断标准。

1.2方法对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是否患有糖尿病、卧床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SAP发生率、病死率,并分析SAP痰培养结果。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肺炎组患者72例,死亡12例,病死率16.7%;无肺炎组患者317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6.6%,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1,P<0.01)。

2.2SA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分析发现,年龄65岁及以上、有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糖尿病、卧床时间2周及以上患者SAP发生率分别高于年龄小于65岁、无意识障碍、无吞咽功能障碍、无糖尿病、卧床时间小于2周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提示SAP发生与高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糖尿病、卧床时间较长均有关。见表1。

表1 SA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2.3病原学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发现,肺炎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痰细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为59.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共26例,占60.5%,主要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阳性菌13例,占30.2%,主要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真菌4例,占9.3%,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

3 讨 论

国内专家2010年达成了SAP的定义,即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感染性肺实质炎症[3]。德国Hilker等研究者2003年提出了SAP的概念,在2015年的SAP诊断共识[4]中SAP被指定为卒中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推荐术语。SAP属于医院内感染,即医院内获得性肺炎。SAP病原菌多种多样,本研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多见,占60.5%,常见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等感染,革兰阳性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多见,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5]。本研究结果显示,SAP的发生率为18.5%,与国外文献报道的SAP发病率为2.4%~47.0%及国内文献报道的5.6%~53.6%基本一致[6];肺炎组病死率显著高于无肺炎组,且SAP与年龄较大、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及糖尿病、卧床时间较长均有关,与相关报道一致[7-9]。

年龄是SAP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基础疾病增多,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且机体功能退化,抵抗力逐渐下降,活动量减少,吞咽功能减弱、排痰无力,进食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故老年人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张俞等[10]发现,患者的年龄增加1岁,则发生SAP的概率将增加1.1倍。有临床研究也显示,年龄是SAP的独立预测因素[11]。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也是发生SAP的危险因素。昏迷患者由于保护性反射减弱,且吞咽障碍和老年性吞咽功能下降常一并存在,同时存在胃蠕动异常及咳嗽和吞咽协调异常,不能自主排痰,不能及时排出口腔分泌物,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胃-食管反流,因而易发生呕吐、呛咳、误吸。护理人员不合理喂养可能加重呛咳,鼻饲不当也可能加重胃-食管反流。昏迷患者多为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量较多,常存在高颅压出现呕吐,合并应激性溃疡,或为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使胃酸分泌减少,胃液中病原菌增加,一旦发生胃-食管反流易引起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并易反复误吸,加重感染。据统计,40%~7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有吞咽障碍,其中约一半有误吸[12]。糖尿病也是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并发脑卒中后血糖因应激反应而升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利于细菌的繁殖,加重感染。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胃轻瘫,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发生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长期卧床也是发生SAP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卧床时间大于或等于2周,SAP发生率为40.7%,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9]。卧床后活动受限,排痰无力,痰液易沉积于肺底,不易排出,加上卧床后呼吸动度减弱,膈肌活动受限,影响肺的通换气功能,细菌易繁殖引起肺部感染。仰卧位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大于半卧位。采用45°半卧位的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下降,病死率也大大降低。

此外,SAP的相关危险因素还有吸烟、男性、房颤、卒中面积等,本研究未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比较,临床还需不断研究探讨,重视SAP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病死率,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预后。

[1]Yang G,Wang Y,Zeng Y,et al.Rapid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3,381(9882):1987-2015.

[2]Liu L,Wang D,Wong KS,et al.Stroke and stroke care in China:huge burden,significant workload,and a national priority[J].Stroke,2011,42(12):3651-3654.

[3]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75-1078.

[4]Smith CJ,Kishore AK,Vail A,et al.Diagnosis of 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pneumonia in Stroke Consensus Group[J]. Stroke,2015,46(8):2335-2340.

[5]唐名红,蒋春燕.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6):1795-1797.

[6]纪风兵,卓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33(7):1029-1031.

[7]张远平,彭永生,刘洪涛,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9):654-656.

[8]杨青云.卒中相关性肺炎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98-99.

[9]汪坚敏,吴莘,钱立,等.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9):5829-5830.

[10]张俞,葛晓麟,贡伟,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测因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28):24-25.

[11]Hannawi Y,Hannawi B,Rao CP,et al.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major advances and obstacles[J].Cerebrovasc Dis,2013,35(5):430-443.

[12]郝俊杰,郑天衡,王少石.急性卒中后肺炎的早期风险识别和预防[J].中国卒中杂志,2010,5(2):157-16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5.047

B

1009-5519(2016)15-2396-02

(2016-05-15)

猜你喜欢

卧床性肺炎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