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灰散辨证加减治疗早期内痔便血临床观察※

2016-09-03王东升陆庆革李小海刘越军张春雨张海磊

河北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肛肠科内痔凉血

王东升 陆庆革 李小海 刘越军 张春雨 张海磊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十灰散辨证加减治疗早期内痔便血临床观察※

王东升陆庆革李小海刘越军张春雨1张海磊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河北唐山063000)

目的观察十灰散辨证加减治疗早期内痔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早期内痔便血患者辨证为风伤肠络型、湿热下注型、阴虚津亏型及气血两虚型,每组40例,均以十灰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治疗1周后统计疗效。结果风伤肠络型40例,治愈3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湿热下注型40例,治愈37例,好转3例,无效0例;阴虚津亏型40例,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0例;气血两虚型40例,治愈36例,好转4例,无效0例。结论十灰散辨证加减治疗各证型的早期内痔便血均有良好临床疗效。

痔;出血;十灰散;中药疗法

痔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发,以大便带血、疼痛为多见症状[1]。手术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Ⅲ、Ⅳ期内痔及混合痔、血栓外痔的治疗,早期内痔一般多采用保守治疗[2-3]。2013-08—2015-08,我们以十灰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早期内痔便血患者16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160例均为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患者。其中男72例,女68例;年龄18~65岁,平均(7.68±1.56)岁;病程1~40 d,平均(7.81±1.13)d;每日出血量约(13.12±1.28)mL;辨证为风伤肠络型40例,湿热下注型40例,阴虚津亏型40例,气血两虚型40例。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4]中内痔的诊断及分期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内痔的诊断及辨证标准。

1.2.2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内痔分期为Ⅰ、Ⅱ期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组前1周内未采取其他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肛门、肛管、直肠、结肠类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患者;先天性肛门畸形或肛门功能异常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者。

1.3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以十灰散(药物组成:大蓟炭9 g,小蓟炭9 g,荷叶炭9 g,侧柏叶炭9 g,白茅根炭9 g,茜草炭9 g,栀子炭9 g,大黄炭9 g,牡丹皮炭9 g,棕榈炭9 g)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

1.3.1风伤肠络型证见:大便带血,血色鲜红,出血呈滴血或喷血状,或兼有大便干燥,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则:清热疏风,凉血止血。处方:十灰散加三七10 g、槐花15 g、炒枳壳10 g、荆芥10 g、防风10 g。

1.3.2湿热下注型证见:便血,血色鲜红,血量较多,便后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同时伴有肛门灼热感、里急后重感和大便不尽感,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处方:十灰散加三七10 g、龙胆草10 g、车前子6 g、生地黄10 g、柴胡10 g、黄芩10 g、槐花15 g。

1.3.3阴虚津亏型证见:大便干燥,数日1次,便时肛门伴疼痛感,点滴下血,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则:养血益阴,增液润燥,凉血止血。处方:十灰散加三七10 g、玄参 30 g、麦门冬24 g、生地黄24 g。

1.3.4气血两虚型证见:肛门坠胀,排便无力,出血量少,血色淡红,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食少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虚无力。治则:补益气血,凉血止血。处方:十灰散去大黄炭加三七10 g、党参10 g、炙黄芪10 g、肉桂3 g、熟地黄15 g、炒白术10 g、炒川芎6 g、当归15 g、酒白芍药10 g、茯苓10 g、炙甘草6 g。

均日1剂,文火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饭后30 min温服,由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药剂科统一煎制,治疗1周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治愈:便血控制,其余兼夹症状消失;好转:便血量减少,其余兼夹症状好转;无效:便血及其余兼夹症状无改善[5]。

2 结 果

4个证型患者治疗1周后疗效观察见表1。

表1 4个证型患者治疗1周后疗效观察 例(%)

由表1可见,十灰散辨证加减对各证型内痔出血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3 典型病例

李某,男,36岁。2014-03-11初诊。患者1个月前因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出现大便干燥,后便血,无肛门疼痛,曾自用“马应龙痔疮栓”治疗,症状无好转,且渐加重,故来就诊。刻诊:大便时肛门出血,先血后便,呈点滴状,甚至呈喷射状,无血块,无黏液血便,无肛门疼痛,大便2~3 d 1次,质干硬,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肛门指检可扪及柔软包块,直肠下段未触及硬性包块,指套退出染少量新鲜血迹。肛门镜(截石位)示:齿线上3、7、11点位痔核黏膜明显充血水肿,部分糜烂、破溃、出血。肠镜检查结肠、直肠未见异常。诊断:内痔,便血。证属阴虚津亏。治宜养阴增液,凉血止血。处方:侧柏叶炭15 g,白茅根炭15 g,茜草炭15 g,荷叶炭15 g,牡丹皮炭15 g,棕榈炭15 g,大蓟炭15 g,小蓟炭15 g,栀子炭15 g,大黄炭9 g,玄参30 g,麦门冬24 g,生地黄24 g。日1剂,水煎取汁 400 mL,分2次饭后30 min温服,共7剂。服用2剂后症状开始减轻,4剂后出血停止,大便隐血试验阴性。4 d后肛门镜(截石位)示:齿线上3、7、11点位痔核黏膜轻度充血水肿。继续服药3 d以巩固疗效。痊愈。

4 讨 论

痔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过去有“十人九痔”,甚至“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可以看出痔的发病率很高[6]。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时疼痛,手纸染血、滴血,或呈喷射状出血,便后肛内肿物脱出,可手托复位或不能还纳。本病可以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并且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便血是内痔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之一。

内痔便血属中医学血证范畴,气虚血亏,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致血瘀,血瘀阻滞经脉,血行不畅;或湿热下注肛门,血热妄行,不循常道;或情志不畅,气机失调,气血阴阳逆乱,迫血外出。《外科正宗》曰:“夫痔者,乃素积湿热……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十灰散出自元·葛可久《十药神书》,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出血诸证。方中大蓟、小蓟消肿敛创,凉血止血;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栀子、大黄清热泻火,使气火降而助血止;牡丹皮凉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诸药炒炭存性,亦可加强收敛止血之力。我们在临床中再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①风伤肠络型,在十灰散基础上加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槐花收涩止血;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荆芥、防风则疏风清热,使邪从表出,共用清热疏风,凉血止血。②湿热下注型,在十灰散基础上加三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龙胆草清热利湿解毒;车前子清热利尿,使湿热从小便出;生地黄滋阴凉血;柴胡疏肝解郁散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槐花凉血止血,共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③阴虚津亏型,在十灰散基础上加三七止血活血;玄参滋阴清热;麦门冬养阴生津;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共用养血益阴,增液润燥,凉血止血。④气血两虚型,在十灰散基础上去大黄炭防苦寒伤阴;加三七活血止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强气血生化之源;熟地黄、白芍药、当归、川芎为四物汤,补血活血调经;黄芪健脾益气;肉桂温阳通脉,共用补益气血,凉血止血。在应用大量苦寒之止血药的十灰散加味方中,寒凉之弊显而易见,易致血瘀,三七之用,可有效遏制寒凉之药易成瘀血之弊[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十灰散生品与炭药均有促进血凝系统的止血、凝血作用,通过缩短凝血酶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从而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发挥促进作用,激活多种凝血因子,使凝血时间缩短,并促进血小板功能,使扩大型血小板数量增多,利于血小板形成血栓,加强其凝血作用[8]。中药炒炭可增加炭素,加强吸附作用,使局部止血作用增强,炒炭后炭药中的鞣质含量相对增多,而鞣质具有止血和收敛作用,而达到止血、凝血的目的[9-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十灰散辨证加减治疗对各证型的早期内痔便血均有良好临床疗效,简单方便,经济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但如若患者治疗疗效不佳或无效,还应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1]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9.

[2]孙锋,陈辉,胡丰良.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7):64-65.

[3]Senagore AJ.Surgical management of hemorrhoids[J].J Gastrointest Surg,2002,6(3):295-298.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1.

[6]王磊.熏洗康Ⅱ号治疗Ⅰ期内痔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7]徐冬英,潘会君.三七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24-225.

[8]崔箭.十灰散止血、凝血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63-466.

[9]刘善新,侯立静,靳光乾,等.藕节炒炭鞣质的含量变化研究[J].中药材,2009,32(2):187-189.

[10]杨星辰,俞培忠.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09,30(7):326-328.

(本文编辑:石康)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1.029

王东升(1967—),男,主治医师,硕士。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

R266.5;R657.18

A

1002-2619(2016)01-0095-03

2014-12-12)

※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3244)

1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遵化064200

猜你喜欢

肛肠科内痔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继承与创新并重,创建国家一流重点肛肠专科——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何永恒教授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