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6-09-03刘士林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发展

文|刘士林

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相应地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建设好智慧城市,有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1.智慧城市发展需要协同建设

智慧城市需要考虑协同建设的问题,智慧城市方案可能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如交通、通讯、教育和政策的制定等,这就要求以政府为主导或者共同设立一个有公益性质的领导协调机构,制定智慧城市发展的统一架构,在同一目标和规划下按照最优化的原则实施各类智慧化的建设方案,在这一统一的架构中,企业特别是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企业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智慧城市具体项目的运营商积极地参与全城的智慧化发展,协同发展可以避免由于重复建设引起的资源浪费问题,也可以提高建设的效率。

2.智慧城市的社会化和教育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理念和技术的社会化,如何帮助城市居民从心理上接纳智慧城市运行的规则,并且从技能上可以更好地享受到智慧城市设施带来的便利,从国外智慧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梳理中可以发现,硬件设施和系统的建设是国际性的,在这个方面差距不大,但是设施使用者的能力和素质更为重要,是决定城市智慧化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智慧交通一卡通的普及、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的大众化都有赖于使用者自身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接纳能力,同时这也是社会公众教育和普及的重要课题。

3.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问题

智慧城市的理念从提出至今不过短短十余年,就已经成为出现在世界各主要城市发展方案中的高频词,与城市相关的各研究领域也积极将智慧城市纳入其研究体系中。在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后,应尽早建立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目前尚无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性标准,不单单是技术或者环境适应力的标准,而是应统筹考虑城市的环境、资源、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因素,在科学合理发展的基础上完成整合性标准体系建设。

4.智慧城市建设的制约和平衡

从本质上讲,智慧城市的发展在于节省资源的同时又要实现增长,本身是一个看似矛盾的事情,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智慧城市也用于解决各种城市交通和能源问题,如人口过度密集、能源利用和交通堵塞等,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智慧城市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案。而目前的智慧城市发展大多致力于尽可能地提高交通、通信或者其他服务的便利性,很少有研究提出智慧城市发展的制约性,也就是说是不是存在这么一条线,如果跨过了就很难做到平衡城市发展中的各个矛盾,这正是东方智慧所擅长的,智慧城市的“智慧“二字也有制约和平衡的含义。同时在平衡发展的目标下,也可以提供一些其他途径去释放由于高度便利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5.试验性智慧城市方案如何融入现有规划体系

目前智慧城市多在小范围进行实验和试行,能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普及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很多种因素相关,比如城市规模、行政级别、发展程度、经济体量、财政支持力度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和理念如何融入现有的规划体系,一般来讲,传统的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由于空间和层级的差异很难实现资源的流动和信息的共享,这在本质上与智慧城市的理念是相悖的。但是如果智慧城市只能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试验,那么这一理念真正的价值就无法实现,所以说从试验性项目到真正的智慧城市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智慧城市建设应加强决策机制

从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情况可知,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重在对交通和能源状态的了解,对掌握实时信息后如何决策从而解决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也就是说我们在了解现有能源利用或者交通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应该怎么办?这是后续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之一,只有具备初步的决策机制和功能才称得上真正的“智慧”城市。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