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山铁矿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2016-08-30

采矿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治理方案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

付 磊

(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市 063009;2.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承德黑山铁矿, 河北承德市 067412)

黑山铁矿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付 磊1,2

(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市 063009;2.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承德黑山铁矿, 河北承德市 067412)

摘 要:针对黑山铁矿1#隧道的岩石冒落问题,在现场调查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NSYS,进行了该隧道的位移、应力及应变研究,分析发现隧道出口处岩体的稳定性最差,竖直方向变形最大位超过最大允许位移50mm,岩层中最大剪应力超过了岩石层的最大抗剪强度0.28mPa。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制定了灌注水泥砂浆的加固治理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控制了隧道上方岩体的沉降位移,并减小了隧道岩石层的剪应力,解决了隧道岩石冒落的问题,提高了隧道的稳定性。

关键词:隧道;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治理方案

0 引 言

黑山铁矿1#隧道是矿山露天转井下开采工程中露天采场的泄水通道,在雨季露天采场排洪中起重要作用,该隧道在非雨季兼起行人和通车作用,由于隧道围岩裂隙发育,岩石风化严重、岩体强度低,且接近地表,在某次掘进快要通出地表过程中,隧道东出口发生大面积冒落,影响隧道贯通。隧道的冒落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黑山铁矿1#隧道的岩石冒落问题为背景,在现场调查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NSYS,进行了黑山铁矿不稳定1#隧道的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制定了冒顶区治理方案。

1 ANSYS模型建立

本次模拟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立1/2三维立体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高60m,宽82m,上部台阶宽8m,下部台阶宽20m,中部为1/2隧道模型,隧道净高5.5m,宽5m,隧道模拟长度为45m。模拟所用岩体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岩石力学参数

图1 三维模型

2 模拟结果及分析

2.1位移分析

模型x、y、z方向的位移云图如图2所示。

图2 位移云图

由图2可知,x方向位移大变形的区域主要是顶部平台与隧道出口处,y方向大变形的区域主要是隧道深部及其上方的边坡顶部位置,z方向位移大变形的区域主要是隧道出口处上方坡体。综合分析可知,由于上部台阶过于陡峭,导致隧道出口处位移变形较大,竖直方向变形最大位移达到了79mm,已超过最大允许位移50mm,可能会造成隧道出口的垮塌。此外,隧道深部位移变形也相对较大,对深部巷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2.2应力分析

模型x、y、z方向应力云图及xy平面剪切应力云图如图3所示。由x、y、z方向应力云图可知,在隧道出口的坡脚处与深部隧道顶底板应力均较大。由xy方向剪切应力云图可知,隧道出口处的上边缘产生剪切应力集中现象,并且隧道深部剪切应力较大。综合分析可知,隧道出口的上边缘及其下边缘的坡脚处应力均较大,特别是隧道上边缘的剪切应力集中现象,剪应力最大处已达到0.625mPa,超过了岩石层的最大抗剪强度0.28mPa,可能造成隧道出口处的剪切破坏。此外,由出口向隧道深部,隧道顶底板的应力也逐渐加大,并有拉应力的出现,最大拉应力达到0.72mPa,造成隧道顶底板的不稳定。

图3 应力云图

2.3应变分析

x、y、z方向应变云图及xy方向剪切应变云图如图4所示。由x、y、z方向应变云图可知,隧道出口的坡脚处与隧道顶底板的应变均较大,由xy方向剪切应变云图可知,隧道出口处的上边缘产生剪切应变集中现象,并且隧道深部剪切应变较大。综合分析可知,隧道出口的上边缘及其下边缘的坡脚处应变均较大,特别是隧道上边缘的剪切应变集中现象,可能造成隧道出口处的剪切破坏。此外,由出口向隧道深部,隧道顶底板的应变也逐渐加大,造成隧道顶底板不稳定。

图4 应变云图

3 冒落区治理方案

该冒落区的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施工安全可靠,处理工程量小、成本低,施工简单易行,施工工期短,为后续的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根据此治理原则,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提出了灌注水泥砂浆的方案。

(1)首先封闭隧道内冒落区。在隧道内冒落区喷射混凝土,将冒落区封闭。

(2)第二步灌注砂浆。喷射混凝土养护2 d后,在外部的边坡上对冒落区注浆。对松散体采用固结灌浆法进行充填加固。注浆利用自然高差,依靠重力势能提供压力。注浆设备管路布置如图5所示。固结灌浆的目的是充填松散体的空隙,使其胶结,增强岩体的整体性。

(3)实施超前支护。注浆完毕养护一周时间,为隧道二次掘进的打眼成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隧道中打超前锚杆眼,然后安装超前锚杆。

图5 注浆系统布置

(4)二次掘进。在超前锚杆的支护下,进行二次爆破掘进施工。施工采用多打眼、少装药、短掘进的施工方法,并且边开挖边支护。

4 结 论

(1)针对隧道岩石冒落问题,通过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位移、应力及应变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隧道出口处岩体的稳定性最差,竖直方向最大位移达到了79mm,超过最大允许位移50mm,其次为隧道深部顶底板,岩层最大处剪应力已达到0.625mPa,超过了其最大抗剪强度0.28mPa,且最大拉应力达到0.72mPa,岩层不稳定,由此为制定不稳定隧道的治理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隧道冒落区的加固治理方案为灌注水泥砂浆,该方案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施工安全性好,整体工程量小。矿山实践表明,该方案将隧道上方岩体的沉降位移控制在了50mm范围内,并减小了隧道岩石层的剪应力,将最大剪应力控制在0.28mPa的范围内,增强了隧道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程 桦,蔡海兵,荣传新,等.深立井连接硐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对策[J].煤炭学报,2011(02):261-266.

[2]林惠立,石永奎.深部构造复杂区大断面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模拟分析[J].煤炭学报,2011(10):1619-1623.

[3]何满潮,李国峰,任爱武,等.深部软岩巷道立体交叉硐室群稳定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02):167-170.

[4]张华伟,彭文庆.锚杆注浆联合支护大断面煤仓硐室围岩稳定性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4-17.

[5]王 炯,王 浩,郭志飚,等.深井高应力强膨胀软岩泵房硐室群稳定性控制对策[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01):78-83.

[6]王新民,王长军,张钦礼,等.基于ANSYS程序下的采场稳定性分析[J].金属矿山,2008(08):17-20,25.

[7]唐巨鹏,潘一山.ANSYS在煤矿开采数值模拟中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4(S2):329-332,342.

[8]王润生,康志强,周瑞龙,等.基于ANSYS的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实体巷道锚杆支护模拟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0(01):32-36.

[9]李启月,陈 亮,潭 勇,等.基于ANSYS的二步采场分段开挖过程模拟及稳定性分析[J].科技导报,2013(22):44-49.

收稿日期:(2016-03-30)

作者简介:付 磊(1977-),男,辽宁锦州人,采矿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下开采和运输方面的研究,Email:1170157790@qq.com。

猜你喜欢

治理方案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
高耸钢结构施工关键控制技术分析
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工业污废水处理分析及治理
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及其应用分析
雾霾现象对我国造成经济损失分析和治理方案研究
跨音速飞行中机翼水汽凝结的数值模拟研究
双螺杆膨胀机的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一种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设计与性能分析
浅谈边坡稳定性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种基于区间分割的时滞系统的镇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