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下)

2016-08-29余太山

关键词:波斯西域

余太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下)

余太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嚈哒史料至少涉及九种语文,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汉文史料,可以说,如果没有汉文史料,重建嚈哒史是完全不可能的。汉文史料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面很广。在此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些重复的、间接的材料,就祇能割舍了。

嚈哒;囐哒;滑国;挹怛

YU Tai-shan

(Institute of H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七、通典①

①《通典》二百卷,唐杜佑(735-812)撰。

1.滑國,車師之別種也。後漢順帝永建初,八滑從班勇擊北虜有功,漢以八滑為後部親漢侯。自魏晉以來,不通中國。至梁武帝普通初,其王厭帶夷栗陁始遣使獻貢黃師子、白貂裘、波斯錦等物。後魏之居桑乾也,滑猶小國,屬蠕蠕。後稍強大,征其旁國波斯、渴槃陀、罽賓、焉耆、龜茲、疏勒、姑墨、于闐、句盤等國焉。① (卷一九三)

①此段抄录《梁书·西北诸戎传》,惟易“芮芮”为“蠕蠕”,“盘盘”为“渴槃陀”。

2.其獸有師子、兩腳駝,野驢有角。人皆善騎射,著小袖長袍,用金玉為帶。女人披裘,頭上刻木為角,長六寸,以金銀飾之。兄弟共妻。無城,氈屋為居,東向開戶。其王坐金牀,隨太歲轉。無文字,以木爲契。與旁國通,則使旁國胡爲胡書,羊皮爲紙。無職官。事天神、火神,每日則出戶祀神而後食。跪一拜而止。死以木爲槨。父母死,其子截一耳,葬訖即吉。其言語待河南人譯然後通。①至後魏時,謂之滑。②(卷一九三)

①这一段依据《梁书·西北诸戎传》。

3.嚈噠國,或云高車之別種,或云大月氏之種類。其源出於塞北。自金山而南,在于闐之西,東去長安一萬一百里。至後魏文帝時,已八九十年矣。衣服類胡,加以纓絡,頭皆翦髮。其語與蠕蠕、高車及諸胡不同。部眾可十萬。依隨水草。其國無車,有輿,多駝、馬。用刑嚴急,盜無多少皆腰斬,盜一責十。死者,富家累石爲藏,貧者掘地而埋,隨身諸物,皆置塚內。又兄弟共娶一妻,無兄弟者,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數更加帽角焉。西域康居、于闐、沙勒、安息及諸小國三十餘所,皆役屬之,號爲大國。每遣使朝貢。孝明帝熙平中,遣伏子統宋雲使西域,所經諸國,不能知其本末及山川里數,今舉其略云。①(卷一九三)

①这一段依据《魏书·西域传》和《周书·异域传》。其中“至后魏文帝时,已八九十年矣”一句可补《魏书·西域传》之缺。

4.又兄弟共娶一妻,無兄弟者,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數更加帽角焉。西域康居、于闐、沙勒、安息及諸小國三十餘所,皆役屬之,號爲大國。每遣使朝貢。孝明帝熙平中,遣伏子統宋雲使西域,所經諸國,不能知其本末及山川里數,今舉其略云。①(卷一九三)

①这一段依据《周书·异域传》。

5.挹怛同,①至隋時又謂挹怛國焉。挹怛國,都烏滸水南二百餘里,大月氏之種類也。勝兵五六千人。俗善戰。先時國亂,突厥遣通設字詰強領其國。俗同吐火羅。南去漕國千五百里,東去瓜州六千五百里。大業中,遣使來貢。②(卷一九三)

①挹怛同:“同”乃“国”字毁坏而成。“至隋时”云云乃承上“嚈哒条”而言,末尾所引《梁典》可证。换言之,是后魏的嚈哒国,而不是什么“挹怛同”至隋时被称为挹怛国。故《通典》此条应读作:“挹怛国(同):[嚈哒国]至隋时又谓挹怛国焉。……滑国王姓嚈哒,后裔以姓为国号,转讹又谓之挹怛焉。”

②这一段依据《周书·异域传》和《隋书·西域传》。

6.按劉璠①《梁典》②,滑國姓嚈噠,後裔以姓爲國號,轉訛又謂之挹怛焉。其本源或云車師之種,或云高車之種,或云大月氏之種。(卷一九三)

①刘璠,事迹见《周书》卷四二。

②《隋书·经籍志二》(卷三三)载“《梁典》三十卷。”全书已佚。残片见《通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

7.又韋節①《西蕃記》②云:“親問其國人,並自稱挹闐。又按《漢書》,陳湯征郅支,康居副王挹闐抄其後重,③此或康居之種類。然傳自遠國,夷語訛舛,年代綿邈,莫知根實,不可得而辨也。今考其風俗物產及諸家所說而編之。(卷一九三)

②西蕃记:韦节进《西蕃记》的年代最早应在大业五年。今全书已佚,仅《通典·边防九·西戎五》收有若干断简残句。《隋书·经籍二》载:“《诸蕃国记》十七卷。”

③陈汤征郅支,事见《汉书·陈汤传》(卷七十)。“挹阗”,《汉书》作“抱阗”。

8.吐火羅,一名土壑宜,後魏時吐呼羅國也,隋時通焉。都葱嶺西五百里,在烏滸河南,即嬀水也。與挹怛雜居。勝兵十萬人,皆習戰。①(卷一九三)

①这一段依据《隋书·西域传》。

9.劫國①,隋時聞焉。在葱嶺中,西與南俱與賒彌國②界接,西北至挹怛國,去長安萬二千里。(卷一九三)

①劫国,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新唐书4.①注。《隋书·西域传》作“刦国”。

②赊弥,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魏书26.①注。

八、唐会要①

①《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922-982)撰。

1.[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十月三日,諸突厥歸化,以舍利吐利部置舍利州,①阿史那部置阿史那州,②綽部置綽州,③賀魯部置賀魯州,④葛邏祿、悒怛二部置葛邏州,⑤並隸雲中都督府。⑥《唐會要·安北都護府條》(卷七三)

①舍利州,治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

②阿史那州,治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

③绰州,治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

④贺鲁州,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新唐书1.②注。

⑤葛逻州,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新唐书1.④注。

⑥云中都督府,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新唐书1.③注。

2.嚈噠部落活路城。置大汗①都督府。(卷七三)

①“大汗”即“太汗”。参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旧唐书第1条。

3.吐火羅。在葱嶺之西數百里。與挹怛雜居,勝兵五萬。……①(卷九九)

①参见《汉文史籍关于嚈哒的记载(上)》隋书第2条。

九、资治通鉴①

①《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1019-1086)撰。

1.[顯慶四年659]九月,詔以石、①米、②史、③大安、④小安、⑤曹、⑥拔汗那、⑦悒怛、疏勒、朱駒半⑧等國置州縣府百二十七。(卷二百)

②米(Māymurgh)可能位于今喷赤干(Penjikent)。[50]

③史(Kešš)可能位于今撒马尔罕南之Shahri-Sabz。

④大安:安,可能是’n = ān的汉译。大安国,可能位于今布哈拉(Buchārā)。

⑤小安:小安国,位于那密水之北。“小安”乃相对于“大安”而言。

⑥曹(Sutrūshana)可能位于撒马尔罕西北的Ištīkhan。[51]

⑦拔汗那(Ferghāna)位于今费而干纳盆地。

⑧朱驹半,即朱俱波。

2.[龍朔元年661]六月,癸未,以吐火羅、嚈噠①、罽賓、波斯等十六國,置都督府八,州七十六,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並隸安西都護府。②(卷二百)

①《考异》曰:“嚈哒国都为大汗都督府,领州十五。”

②安西都护府:治西州,即高昌古城;曾徙治龟兹等地。

十、酉阳杂俎①

①《酉阳杂俎》三十卷,唐段成式(803-863)撰。

1.西域厭達國有寺户,以數頭驢運糧上山,無人驅逐,自能往返,寅發午至,不差晷刻。①(續集八)

①由此可以推知时乌苌国亦役属厌达(卽嚈哒)。

十一、太平廣記①

①《太平廣記》五百卷,宋李昉(925-996)等撰。

1.吐火羅波訕山①陽石壁上有一孔,恒有馬尿流出,至七月平旦,石崖間有石閣道,便不見。至此日,厭達人取草馬,置池邊與集,生駒皆汗血,日行千里。(卷四三五)

①波讪山应即颇黎山。

十二、册府元龟①

①《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962-1025)等撰。

1.[開元]十七年(729年)正月冊吐火羅骨咄祿頡達度爲吐火羅葉護悒怛王。①(卷九六四)

①这位吐火罗叶护悒怛王的都城应在Balkh。

2.[天寶七載(748年)]六月,“罽賓國①、悒怛國並遣使朝貢。”(卷九七一)

① 罽宾国,位于今克什米尔。

3.[天寶]七載(748年)八月庚戌,悒怛國遣使朝貢,授將軍,賜二色綾袍、金帶、魚袋七事,放還蕃。(卷九七五)

①吐火罗叶护,即那都泥利,见《新唐书·西域传下》。(卷221下)

②谢飏(Zābulistān),位于今喀布尔与坎大哈之间。

③骨吐(Khuttalān),位于今杜尚别(Duschanbe)东南Kulāb。

⑤解蘓,《大唐西域记》卷一所见愉漫国(Shūmān)。玄奘称:“其王奚素突厥也。”“解蘓”与“奚素”当为同名异译。其地位于Kafirnihan河上游,今杜尚别(Duschanbe)附近。

⑦悒达,即嚈哒。

⑨护时健(Gūzgānān),位于Merv和Balkh之间。

⑩范延(Bāmīyān),位于今喀布尔西Bāmīyān城。

十三、梁职贡图①

①《梁书·西北诸戎传》与南京故宫博物院今存所谓《梁职贡图》残卷西北各国使臣图像、题记的对应关系表明两者有相同的数据依据。而今存残卷的原底是裴子野《方国使图》,也就是说,《梁书·西北诸戎传》(至少有十国之传记)取材于裴子野《方国使图》。盖据《梁书·裴子野传》,“是时西北徼外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此二国历代弗宾,莫知所出。子野曰:汉颍阴侯斩胡白题将一人。服虔注云:白题,胡名也。又汉定远侯击虏,八滑从之,此其后乎。时人服其博识。敕仍使撰《方国使图》,广述怀来之盛,自要服至于海表,凡二十国”。这“二十国”显系当时朝梁者,其中无疑包括西域诸国。“广述”云云旣说明子野撰图的目的,也说明诸国来朝对萧梁的意义主要是政治的。该图宋人摹本残部现藏南京博物院,使臣肖像存者仅十二国,其中属西域者凡八国:滑国、波斯、龟兹、周古柯、呵跋檀、胡蜜丹、白题、末国。每位使臣肖像之后均有题记一则,关于末国者已经残缺。题记所述诸国事情不少处与《梁书·西北诸戎传》所载相符,相符处往往前者详而后者略。由此可见是图确系实录,且成了《梁书·西北诸戎传》有关记载的依据。又,西域诸国朝梁亦取“河南道”,与朝刘宋相同。而据《梁书·海南诸夷传》,“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可见西域诸国(如波斯等国)使者由海道入贡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52]

(一)滑國使

1.滑國使

2.(前缺)有功勇與八滑□□

3.部①索虜入居桑乾滑爲小國屬芮芮齊時始走莫[獻]而居後强大

5.千里其土溫暖多山川少林木有五[穀]國人以[麫]及羊肉爲粮[獸]有[師]子兩

6.脚駱駞野驢有角人善騎射着小袖長身袍金玉爲絡帶(如)[女]人被裘頭上

7.刻木爲角長六尺金銀飾之少女子兄弟共妻無城郭氊屋爲居東向

8.開戶其王坐金床隨太歲轉與妻並坐接賔客無文字以木爲契刻之

9.約物數與旁國通則使旁國胡爲胡書羊皮爲紙無職官所降小國使

10.其王爲[奴]隸事天神每日則出戶祀神而後食其跪一拜而止止卽鳴其

11.王手足賤者鳴王[衣塟]以木爲[槨]父母死子截一耳塟已卽去魏晉以

12.來不[通]中國[天]監十五年國王姓厭帶名夷栗陁始使蒲多達□[獻]

13.[延?]賔□□名纈杯普通元年又遣富何了了獻黃師子白貂裘

14.波斯□□子錦王妻□□亦遣使康符真同貢物其使人菶頭剪髮

15.著波斯錦褶□錦袴朱[麋]皮長壅鞾其語言則河南人重譯而通焉②

①比较《梁书·滑国传》与今存残卷滑国使臣图题记,不难发现后者原底所据乃前者所本。因此,后者前端业已残缺的部分,可大致复原如下:“滑国,车师之别种也。汉永建元年,八滑从班勇击北虏有功,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自魏、晋以来,不通中国。”今存残卷“勇与八滑”句“与”字原字或为“以”,音近致讹。《通典·边防九·西戎五》作“以八滑为后部亲汉侯”。又,“索虏”径上接“部”字,恐系后人裱糊所致,并非原貌。

②《梁书·西北诸戎传》“滑国条”乃修饰、删节今存残卷所据而成,删略者主要有以下几处。

(1)“属芮芮”之下“齐时始走莫献而居”一句。这一句暗示了滑人占领东部伊朗的时间,盖“莫献”[mak-xian]不妨看作Margiana的略译。[53]

(2)“以木为契”之下“刻之约物数”五字。

(3)“所降小国使其王为[奴]隶”一句。

(4)“其跪一拜而止”之下“止卽鸣其王手足贱者鸣王衣”十二字。

(7)“其人菶头剪发,着波斯锦褶、锦袴、朱麋皮长壅鞾”一句。这是对滑国使臣形象的勾勒。由此可见,今存残卷第一帧图像正是滑国使臣的图像。

(二)周古柯國使

1.周古柯國使

2.周古柯滑旁小國普通元年隨滑使朝貢[奉]表曰一切所恭敬一切吉具

3.足如天靜無雲滿月明曜天子身清靜具足亦如此爲四海弘願以爲舟

5.古柯王頂禮弁拜問訊天子□□今上金□一琉璃椀一馬一疋①

①《梁书·周古柯国传》乃删节今存残卷题记所据而成,主要的删节是使者所上表文。

(三)呵跋檀國使

1.呵跋檀國使

2.呵跋檀滑旁小國普通元年隨滑使[入]貢。其[表]曰最所[寔]恭敬吉天

3.子東方大地呵跋檀王問訊[兆]一過乃百千[万]億天子安(隱)[穩]我今遣

4.使手送此書書不空故上馬一疋銀器一故①

①《梁书·呵跋檀国传》乃删节今存残卷题记所据而成,主要的删节是使者所上表文。“凡滑旁之国,衣服、容貌皆与滑同”一十三字不见于今存残卷题记,或为《梁书·西北诸戎传》编者所添,但显然并不确切。从今存残卷所传滑国与滑旁诸国使者图像来看,只能认为衣服相同,而不能认为容貌相同。旣然《梁书·西北诸戎传》编者依据的主要资料便是今存残卷题记所据,别无其他可以考察滑及滑旁之国容貌的途径,不能不认为所谓容貌相同,不过是这位编者因衣服相同连类而及,不能据以为滑国人系欧罗巴种之证据。

(四)胡蜜丹國使

1.胡蜜丹國使

2.胡蜜丹滑旁小國也普通元年使使隨滑使來朝其表曰(楊)[揚]州天子[日]

4.國用附函啓幷水精鍾一口馬一疋聖主有若所勑不敢有異①

①《梁书·西北诸戎传》“胡蜜丹国条”乃删节今存残卷题记所据而成,主要的删节是使者所上表文。

(五)白題國使

1.白題國使

2.白題匈奴旁别種胡也漢初[灌嬰]與匈奴戰斬白題騎一人今在滑

3.國東六十日行①西極波斯二十[日行]②土地出粟[麥]菓食衣物與滑國

4.畧同國王姓支名使[稽]毅(晋)[普]通三年[白]題道釋氊獨活使安

5.遠憐伽到京師貢[獻]③

①白题去滑之行程,传文作“六日”,题记作“六十日”,何者为是,似乎颇难判断。但如果题记下文“西极波斯二十日”不误,则当以“六日”为是。盖滑国在波斯国东,自位于滑国之东六十日行程的白题国西抵波斯,显然不可能只需“二十日”。

②至于“白题国传”删去“西极波斯”之后的“二十日行”四字。很可能是因为在《梁书·西北诸戎传》编者看来,自位于滑国东“六日行”的白题国西抵波斯,“二十日行”是不可能的。

③《梁书·西北诸戎传》“白题国条”乃删节、修饰今存残卷题记而成。今存残卷题记“(白)题道释毡独活使安远怜伽到京师贡献”意思颇为费解,当有夺讹。传文径删改为“遣使献方物”,未识何据。

(六)波斯國使

1.波斯國使

2.波斯盖[蓋]波斯匿王之後也王子祇陁之子孫以王父字爲氏因爲國稱

3.[釋]道安西域諸國志揵陁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國揵陁越南波羅

4.陁國波羅陁國西有波羅斯國城周囬三十二里高四丈皆築土爲基

5.城門皆有樓觀城内屋宇數百閒城外有寺一二百西十五里有土山

6.湧泉下流向南山中有鷲鳥噉羊時時下地銜羊而去土人患之有優鉢

8.珎交易用金銀婚禮以金帛奴[婢]牛馬等以四疋馬爲轝五彩爲盖[蓋]

9.迎婦兄弟把手付度國東万五千里滑國西万里極婆羅門國南万里有

①《梁书·西北诸戎传》“波斯国条”乃修饰、删节今存残卷所据而成,删略者主要有以下几处。

(1)“王子祇陁之子孙”一句。

(2)“释道安《西域诸国志》:揵陁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国,揵陁越南波罗陁国,波罗陁国西有波罗斯国”一节。

(3)中大通二年波斯国所遣使臣之姓名。

十四、洛阳伽蓝记①

①《洛阳伽蓝记》五卷北魏杨衒之撰。

1.永橋南道東有白象、獅子二坊。白象者,永平二年乾陀羅國胡王所獻。……獅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爲逆賊万俟醜奴所獲,留於寇中,永安末,醜奴破滅,始達京師(卷三)①

①狮子乃由波斯王献于嚈哒,复由嚈哒入贡北魏。献狮子之“波斯国胡王”似为萨珊朝波斯居和多一世(Kavād I, 488-496,498-531年在位)。按之年代,献白象之“乾陀罗国胡王”已是哒王。

③《魏书·西域传》所载嚈哒习俗可以与宋云的记录互补。

④“牒罗”,应卽《魏书·西域传》所见“迭伏罗”之异译。“迭伏罗”[dyap-biuk-la],乃Zabulistan之对译,亦卽Gazna。五世纪七十年代末,哒人最终灭亡了局促于乾陀罗等地的寄多罗贵霜残余势力,立特勤为王,统治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故其势力“南至牒罗”,当在此时。

⑤敕勒,此处指高车。高车,塞北游牧部族。在向塔里木盆地发展的同时,哒又北上同高车争夺准噶尔盆地及其以西。可能在六世纪初,哒杀死副伏罗部所建高车国之储主穷奇,掳其子弥俄突。嗣后,高车国主阿伏至罗残暴失众,部人杀之,立其宗人跋利延为主。哒闻讯,再伐高车,纳弥俄突为高车主。516年左右,弥俄突为柔然所杀,余众悉入哒;哒又纳弥俄突弟伊匐为高车主,有效地控制了高车国。[56]

⑥波斯,为Persia之汉译,此处指萨珊朝波斯。伊嗣俟二世(Yazdgird II,438-457年)卽位之初,哒人自吐火罗斯坦西侵萨珊波斯,从此揭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哒—波斯战争的序幕。[57]

①参看《周书·异域传下》。妇人多夫以及以帽角表示丈夫之数之类,很可能不是其人原有风习,不过入乡随俗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宋云仅载其人戴角帽,并未涉及一妻多夫制。[58]

②《魏书·西域传》载波斯人:“饰以金银花,仍贯五色珠,络之于膊。”哒国王妃饰“玫瑰五色珠”,或为伊朗之风。

③参看《梁书·西北诸戎传》。

4.四夷之中,最爲強大。①不信佛法,多事外神。②殺生血食,器用七寶③。諸國奉獻,甚饒珍異。④(卷五)

②《梁书·西北诸戎传》载滑国人“事天神、火神”。知宋云所谓“外神”乃指天神和火神。天神可能是祆教的宇宙创造神Ahuā Mazdā。果然,事火神则应是祆教特有的拜火仪式。但哒人的丧葬习俗似与正统祆教徒不同,后者务将尸体剖陈山头,以委鹰鹫;而《梁书·西北诸戎传》却载滑国人:“葬以木为椁。”这也许暗示滑国卽哒人原来不是祆教徒。

③七宝,佛教名词,见《翻译名义集》卷三。[60]此处泛指珍宝。

6.至正光元年四月中旬,入乾陀羅國①。土地亦與烏塲國相似,本名業波羅國②,爲噠所滅,遂立勅懃③爲王。治國以來,已經二世。④立性兇暴,多行殺戮,不信佛法,好祀鬼神。⑤國中人民,悉是婆羅門種,崇奉佛教,好讀經典,忽得此王,深非情願。自持勇力,與罽賓⑥爭境,連兵戰鬪,已歷三年。⑦王有鬭象七百頭,一負十人,手持刀楂,象鼻縛刀,與敵相擊。王常停境上,終日不歸,師老民勞,百姓嗟怨。(卷五)

①乾陀罗(Gandhāra)国,在今喀布尔河中下游。结合下文可知,北魏使臣见乾陀罗王处西去Taxila五日行程。[62]参看本文洛阳伽蓝记第1条。

②业波罗国,“业波罗”[ngiap-puai-lai],似可视为Zabul之对音。盖乾陀罗在汉代被称为罽宾,宋云时代Zabul地区也被称为罽宾,因而误以为乾陀“本名业波罗国”。

③“勅懃”,一般认为系“特勤”之讹。特勤(Tegin)是北方游牧部族常见的官号,往往授予可汗之近亲。

④已经二世,说明宋云所见之王是第三代。若一世以三十年计,哒入侵西北次大陆应在公元450-460年。[63]

⑥罽宾,此处指Kāshmīra。

7.宋雲詣軍,通詔書,王凶慢無禮,坐受詔書。宋雲見其遠夷不可制,任其倨傲,莫能責之。王遣傳事謂宋雲曰:卿涉諸國,經過險路,得無勞苦也?宋雲答曰:我皇帝深味大乘,遠求經典,道路雖險,未敢言疲。大王親總三軍,遠臨邊境,寒暑驟移,不無頓弊?王答曰:不能降服小國,愧卿此問。宋雲初謂王是夷人,不可以禮責,任其坐受詔書,及親往復,乃有人情,遂責之曰:山有高下,水有大小,人處世間,亦有尊卑,噠、烏塲王並拜受詔書,大王何獨不拜?王答曰:我見魏主卽拜,得書坐讀,有何可怪?世人得父母書,猶自坐讀,大魏如我父母,我亦坐讀書,於理無失。雲無以屈之。①遂將雲至一寺,供給甚薄。時跋提國②送獅子兒兩頭與乾陀羅王,③雲等見之,觀其意氣雄猛,中國所畫,莫參其儀。(卷五)

①宋云遇见的“凶慢无礼”的乾陀罗统治者应是见诸印度碑铭的哒王Mihirakula。[65]

②跋提国,当卽《梁书·西北诸戎传》所见白题国,位于今Balkh。宋云西使之际,白题当役属哒。宋云等归国后不久,哒始定都Balkh。

③前引《洛阳伽蓝记》卷三所载波斯国献狮子事情,亦狮子为贡物之例。

十五、续高僧传①

①《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道宣(596-667)撰。

1.闍那崛多:①……將事巡歷。便踰大雪山②西足,固是天險之峻極也。至厭怛國,③既初至止,野曠民希,所須食飲無人營造。崛多遂捨具戒,竭力供待。數經時艱,冥靈所祐,幸免災橫。又經渴囉槃陀④及于闐等國,屢遭夏雨寒雪,暫時停住。既無弘演,栖寓非久,又達吐谷渾國,便至鄯州⑤。于時即西魏大統元年也。⑥《續高僧傳·闍那崛多傳》(卷二)

②大雪山指兴都库什山。

③厌怛即嚈哒。“野旷民希”云云固然不是关于厌怛国都的描述,但这并不能说明阇那崛多并未经过嚈哒的都城。之所以仅留下关于城外或其附近景况的描述,也许和佛事有关。阇那崛多传叙述传主经过的地点本来就惜墨如金,不足为怪。一般来说,提到经由厌怛国,应指经由其都城。

④渴啰槃陀指渴槃陀。

⑤鄯州,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治西都县(今青海乐都)。

⑥类似记载见《开元释教录》卷七(T55, No. 2154)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T55, No. 2157)。

十六、大唐西域记①

①《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玄奘(602-664)撰。

1.數百年前,有王號摩醯邏矩羅(唐言大族),都治此城,王諸印度。有才智,性勇烈,鄰境諸國,莫不臣伏。機務餘閑,欲習佛法,令於僧中推一俊德。時諸僧徒莫敢應命。少欲無爲,不求聞達。博學高明,有懼威嚴。是時王家舊僮染衣已久,辭論清雅,言談贍敏,衆共推舉,而以應命。王曰:“我敬佛法,遠訪名僧,衆推此隸,與我談論。常謂僧中賢明肩比,以今知之,夫何敬哉!”于是宣令五印度國,繼是佛法並皆毀滅,僧徒斥逐,無復孑遺。(卷四)

2.摩揭陁國婆羅阿迭多王(唐言幼日),崇敬佛法,愛育黎元。以大族王淫刑虐政,自守疆埸,不恭職貢。時大族王治兵將討,幼日王知其聲問,告諸臣曰:“今聞寇至,不忍鬬其兵也。幸諸僚庶赦而不罪,賜此微軀,潜行草澤!”言畢出宮,依緣山野。國中感恩慕從者數萬餘人,棲竄海島。(卷四)

3.大族王以兵付弟,浮海往伐,幼日王守其阨險,輕騎誘戰,金鼓一震,奇兵四起,生擒大族,反接引現。大族王自愧失道,以衣蒙面。幼日王踞師子林,羣官周衛,乃命侍臣告大族曰:“汝露其面,吾欲有辭。”大族對曰:“臣主易位,怨敵相視,既非交好,何用面談!”再三告示,終不從命。于是宣令數其罪曰:“三寶福田,四生攸賴,苟任豺狼傾毀勝業。福不佑汝,見擒於我。罪無可赦,宜從刑辟。”(卷四)

4.時幼日王母博聞强識,善達占相,聞殺大族也,疾告幼日王曰:“我嘗聞大族奇姿多智,欲一見之。”幼日王命引大族至母宮中,幼日母曰:“嗚呼,大族,幸勿恥也。世間無常,榮辱更事。吾猶汝母,汝若吾子。宜去蒙衣,一言面對。”大族曰:“昔爲敵國之君,今爲俘囚之虜。隳廢王業,亡滅宗祀,上愧先靈,下慚黎庶,誠恥面目,俯仰天地。不勝自喪,故此蒙衣。”王母曰:“興廢隨時,存亡有運,以心齊物,則得喪俱忘:以物齊心,則毀譽更起。宜信業報,與時推移。去蒙對語,或存軀命。”大族謝曰:“苟以不才,嗣膺王業。刑政失道,國祚亡滅,雖在縲紲之中,尚貪旦夕之命。敢承大造,面謝厚恩!”于是去蒙衣,出其面。王母曰:“子其自愛,當終爾壽。”已而告幼日王曰:“先典有訓,宥過好生。今大族王積惡雖久,餘福未盡。若殺此人,十二年中,菜色相視。然有中興之氣,終非大國之王,當據北方,有小國土。”幼日王承慈母之命,愍失國之君,娉以稚女,待以殊禮,總其遺兵,更加衛從。來出海島。(卷四)

十七、莲华面经①

①《莲华面经》,隋那连提耶舍(约 490-589)译。

1.……復有金毘羅等五諸天子生罽賓國,廣令我法,流布於世。……彼五天子滅度之後,有富蘭那外道弟子,名蓮華面,聰明智慧,善解天文二十八宿、五星諸度,身如金色。此大癡人已曾供養四阿羅漢。當供養時,作如是誓:願我未來,破壞佛法。以其供養阿羅漢故,世世受於端正之身。於最後身生國王家,身爲國王,名寐吱曷羅俱邏,而滅我法。此大癡人,破碎我鉢,旣破鉢已,生於阿鼻大地獄中。此大癡人命終之後,有七天子次第捨身生罽賓國,復更建立如來正法,大設供養。…… (卷下)

十八、付法藏因缘经①

①《付法藏因缘经》,北魏吉迦夜、昙曜译。

1.……復有比丘名曰師子,於罽賓國大作佛事。時彼國王名彌羅掘,邪見熾盛,心無敬信,於罽賓國毀壞塔寺、殺害衆僧。卽以利劍,用斬師子,頂中無血,唯乳流出;相付法人,於是便絕。……(卷六)①

①一说《大唐西域记》所载摩酰逻矩罗、《莲华面经》所载寐吱曷罗俱逻和《付法藏因缘经》所载弥罗掘应即入侵印度的嚈哒王Mihirakula。[66]今案:此说非是。摩酰逻矩罗、寐吱曷罗俱逻或弥罗掘和嚈哒王无涉,不可混为一谈。[67]

(本文史集引文保留繁体字,解释和注释为简体字。)

[48]Nagasawa1979-2。Nagasawa1979-2 = 長澤和俊“韋節·杜行滿の西使”,《シルク·ロード史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9年,pp. 481-488。

[49]Kitamura1980, 31-45。Kitamura1980 = 北村高“隋書·西域傳について—その成立と若干の問題—”,《龍谷史壇》78(1980年),pp. 31-45。

[50]MaX1987。MaX1987 = 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亚学刊》2(1987年),pp. 65-75。

[51]《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残卷)笺释》,p. 69; Mizutani1975, pp. 26-28。《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残卷)笺释》,[日]藤田丰八笺释,北京,1910年;Mizutani1975 = 水谷真成譯《大唐西域記》,中國古典文學大系 22,東京:平凡社,1975年。

[52]YuT2003, pp. 26-64。YuT2003 =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53]Enoki1964。Enoki1964 = 榎一雄“滑國に關する梁職貢圖の記事について”,《東方學》27(1964年),pp.12-32。

[54]关于嚈哒的名称,见YuT2001。YuT2001=余太山“嚈哒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pp. 180-210。

[55]Nagasawa1979-1。Kuwayama1987,esp. 144-158,以为在Faizābād西南Talaqān及其以西地区。Nagasawa1979-1 = 長澤和俊“いわゆる ‘宋雲行紀’ について”,《シルク·ロード史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9年,pp.459-480。Kuwayama1987 = 桑山正進“バーミヤーン大佛成立にかかわるふたつの道”,《東洋學報》57(1987年),pp.109-209。

[56]YuT1986, pp. 121-122。YuT1986 =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57]YuT1986, pp.76-84。YuT1986 =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58]YuT1986, pp.155-156。YuT1986 =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59]关于嚈哒的征服战争,详见YuT1986, pp.44-102。YuT1986 =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60]《大正新修大藏经》54, No. 2131, pp.1105-1106。《大正新修大藏经》,[日]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小野玄妙等编,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24-1934。

[61]关于嚈哒王治地望的讨论,见YuT2001。YuT2001=余太山“嚈哒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pp. 180-210。

[62]Kuwayama1990, pp.131-140,以为在今Jhelum。Kuwayama1990 = 桑山正進《カーピシー = ガンダーラ史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0年。

[63]YuT2001。YuT2001=余太山“嚈哒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pp. 180-210。

[64]YuT2001。YuT2001=余太山“嚈哒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pp. 180-210。

[65]YuT2001。YuT2001=余太山“嚈哒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pp. 180-210。

[66]持此说的代表有Thakur1967,pp.86-185。Thakur1967 = U. Thakur, The Hū?as in India, Varanasi, 1967.

[67]YuT1986。Yu1986 =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责任编辑卢劲英文审校孟俊一

Records Relevant to the Hephthalite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cal Works (Volume 2 of 2)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Hephthalites involve at least nine languages. Of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are undoubtedly the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if there were no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the Hephthalites. The number of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is few, but they cover a very wide range. Here we can only select the most valuable, and dismiss the repetitive or indirect materials.

Hephthalites; The state of Hua; Yida

2015-12-01

余太山(1945-) ,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中亚史、中外关系史。

K36

A

1001-733X(2016)04-0071-12

猜你喜欢

波斯西域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张骞探西域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离奇消失的波斯远征军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