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6-08-23韦万鲜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贵港5373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骨髓炎糖尿病足耐药性

韦万鲜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贵港 537300

糖尿病足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韦万鲜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贵港537300

该文通过对实验研究数据的分析,探讨了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中耐药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以及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最终分析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居于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的前三位;入院前因同一伤口住院的次数、溃疡的类型、大小及骨髓炎是会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均会导致糖尿病足截肢的风险加大。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多重耐药菌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110

据统计,大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其中40%~80%的出现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会发生合并感染。世界上每30 s就会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的感染而失去一条腿[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更是不断增多,使得糖尿病足因为感染而难以愈合,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足感染多重耐药菌而使得感染难以控制,最终不得不面临截肢[2]。介于目前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住院乃至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我们对于分析糖尿病足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就有了继续深入的必要,而这项危险因素的分析对于降低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及治疗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基本病理特点是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糖代谢、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引起的并发症有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而这些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如糖尿病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及接下来要讨论的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以下的累及全层皮肤的创面,而与这种创面的病程无关,即可定义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按照病因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按照严重程度分类,执行Wagner分级法,分为0-5级,0级是有发生溃疡的危险,但目前无溃疡;1级有表浅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有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和骨的感染;3级有深度感染,并伴有骨组织病变和脓肿;4级有局限性坏疽;5级发生全足坏疽。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是一种微生物对三类(例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类、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如果对几乎所有种类抗菌素耐药即成为泛耐菌株[3]。现在通过分析患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讨论糖尿病足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内分泌科和骨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2分组

每一位患者的菌种采集均于患者入院一周内,并未接受任何抗菌治疗的情况下采集完毕,分离出耐药菌的患者定义为病例组,如果患者存在两处及两处以上伤口,同时出现耐药菌与敏感菌,患者也视为病例组;其余归为对照组。

1.3方法

通过询问及查询患者既往病史,了解患者糖尿病足的病程,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等既往资料,同时需要配合一定的检查手段对患者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检查,例如通过神经肌电图的检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肾病的病变、通过对下肢血管彩超检查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大血管的病变,通过拍X线片,了解患者是否有骨髓炎。

2 资料分析

2.1一般资料的分析

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共采集了96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分离出耐药菌,15例未分离出病原菌,49例分离出敏感菌。经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2.2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构成

通过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住院的96例糖尿病患足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128例,采集到致病菌143株,其中多重耐药菌96株。在96株多重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41株,占42.71%;大肠埃希菌 21株,占21.88%;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15.62%;溶血葡萄球菌11株,占11.46%;不动杆菌6株,占6.25%;表皮葡萄球菌2株,占2.08%,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足分离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在前三位,是主要的多重耐药菌。

2.3耐药菌的耐药性

我们主要针对主要的三种耐药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系统分析。从表2中数据可以分析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都有很强的耐药性,只对万古霉素敏感;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有耐药性、对美罗培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跑菌的耐药性与大肠埃希菌相似。

表2 主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

3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防御机制弱,容易发生并发感染,据研究数据显示,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在9.68%~11.25%之间,经过分析排查各个可能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原因,根据统计学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患足年龄、性别、高血压、溃疡首/复发、入院前溃疡病程、Wagner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确认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同一伤口多次入院、合并骨髓炎并发症、神经缺血性伤口等因素构成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4 讨论

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以看出入院次数、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时长、溃疡类型、溃疡大小、骨髓炎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因为同一疾病多次入院,一方面增加了在住院期间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几率,另一方面因为同一疾病反复多次使用抗生素可以刺激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

糖尿病患者因为机体处于代谢紊乱状态,血液状态具有多度粘稠和高凝状态,同时患者的下肢血管内皮细胞多出现功能障碍,综合以上原因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血管病变[4],此时,在溃疡局部抗菌药物难以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能有效杀死细菌,不仅需要延长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也会因为长期的低浓度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此项研究表明,溃疡的类型是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因素。

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而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就是在局部软组织间存在纤维瘢痕、缺血、死骨、死腔,抗生素难以到达患处,因此就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有报道称,临床针对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主要为抗生素口服是,治疗时长一般在61 d[5],这种长期的用药,无疑增加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从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如果患者入院前合并骨髓炎,通过抗生素疗法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就会远高于无骨髓炎患者,经分析显示,骨髓炎是对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报道称,有大约20%的糖尿病足患者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入院接受治疗,而这其中有50%~70%的患者最终不得不选择截肢[6]。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而截肢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感染耐药菌的患者。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入院前因同一伤口住院的次数、溃疡的类型、大小及骨髓炎是会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多重耐药菌感染又会影响溃疡的愈合,使截肢的风险大大增加,本项调查不仅患者及医疗工作者了解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更可以使大家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更好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的风险。

[1]冀笑燕,王鹏华,褚月颉,等.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4,29(2):134-137.

[2]周利希,周秋红,陈玉华,等.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1):80-83.

[3]杨沁彤,赵普庆,方豫东.糖尿病足发生泛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6).

[4]王涛,曹萌,李拉克,等.糖尿病足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 (2):52-53.

[5]宋丹,王鹏华.糖尿病足溃疡病原菌种类及感染特征[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3):180-182.

[6]杜艳梅.预防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调查[J].医学信息,2013(27).

R587.1

A

1672-4062(2016)05(b)-0110-02

韦万鲜(1968.4-),男,壮族,广西罗城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2016-02-15)

猜你喜欢

骨髓炎糖尿病足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VSD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