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配方筛选

2016-08-22李昱憬宋虎平闫珑文

大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菌草银耳菌丝

李 军 李昱憬 宋虎平 闫珑文

(延安市技术转移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分析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配方筛选

李 军 李昱憬 宋虎平 闫珑文

(延安市技术转移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近些年,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银耳的细胞学以及生长历程进行研究工作。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与普通食药用菌相比较,银耳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①其自体有芽孢生存;②有半生菌(羽毛状菌丝)寄生。与棉籽壳银耳、椴木银耳相比较,菌草栽培技术栽培出的银耳不存在棉酚等问题,且其粗质蛋白以及粗多糖的含量相对较高。

菌草;银耳;配方筛选

作者对银耳栽培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并借助试管法对其配方进行筛选[1],希望银耳栽培者能够选对配方,从而提高银耳生产产量以及质量。长期的实践结果证明,当栽培银耳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含量满足(类芦70%、高粱5%、麸皮24%、石灰粉1%),优质的菌草再配环境就被创造出来,此时银耳菌丝也会实现快速繁殖的目标。总之,本文作者认为菌草栽培银耳过程中其配方的选择时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在探究银耳对培养基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对栽培方案进行科学的策划,使最佳的配方得以构建。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地点的选取

试验地点一般选择在某一菌草研究院,这样试验环境的清洁、规整使试验的顺利开展有了基础的保证。

1.2 试验原材料的供应

为本次试验提供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以下材料:巨菌草、象草、五节芒以及菌草栽培培养基的四大必备物质(芦类、高粱、麸皮、石灰粉),这里作者想要做的说明是,麸皮这一原材料可以被棉籽壳代替,此外小米的假如使菌草银耳培养基中的营养更加的丰盛。当然银耳菌株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产自福建省古田县Tr.083型号的银耳菌株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1.3 试验仪器

作者认为利用菌草栽培技术对银耳进行栽培培养工作中,试验仪器的选择对试验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仪器的材质在某种环境下很有可能与试验的各种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最终使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此外仪器容积大小的设置能够为银耳菌丝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空间。通过长期的栽培实践,作者向广大银耳栽培者推荐以下几种试验仪器:江南仪器厂生产的XSP-18A型电子显微镜;SW-CJ-1F型超净工作台以及产自山东习得分析天平以及立式灭菌器等都是上好的试验仪器。

1.4 银耳栽培配方的确立

试验过程中应用试管法以完成对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优质配方的筛选工作。依据上述试验原材料供应的种类,在试验过程中菌草的选择范围就被确定了,即五节芒、巨菌草、象草以及类芦四类,为了使菌草培养基个物质的比例阐述得更加明确,作者以表格(表1)的形式去表明每一类菌草在培养基中添加的比例。

在培养基中,辅助银耳菌丝生产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米颗粒、小米粉、高粱颗粒或者是高粱粉碎面等,如果培养基中不添加任何辅助原料,那么就必须对小米或者高粱米的颗粒实施粉碎工作。对表1的配方表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可以形成169个不同类型的配方。那么这一配方数怎样计算出来的呢?菌草种类为4,“辅料”共有6种表现形式,任何一个菌草都有与之相匹配的7种比例添加梯度,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得出的运算式为:7×4×6+1=169种,这169即为组合配方数目。为了使上述的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对某一配方进行举例分析,例如配方21b中,“2”代表的是培养基中菌草的种类巨菌草,“1”这一数字代表的是菌草添加的百分比例为55%,字母“b”是高粱颗粒这一辅佐材料。

表1 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配方表

1.5 试验方法的应用

为使银耳菌丝以及羽毛状菌丝的外部结构以及形状更加便于观察,那么就应该在PDA这一平板型培养基中使银耳菌丝以及羽毛状菌丝得以完全的植入,盖玻片经过严格的杀毒灭菌程序以后,以45°的角度置于培养基中,当然盖玻片的数量不能低于2个,接下来进行的工作环节是对平板培养基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工作,在此基础上将培养基整体放入清洁的培养箱里,当然该培养箱的温度时刻应该保持25℃的状态中。对菌丝或者是羽毛状菌丝进行观察室时,在镊子的配合下将其轻置于载玻片上,在其表皮轻轻滴上微量的无水乙醇,此时的环境应该那是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接下来无菌水完成对其的冲洗工作以后将载玻片整体置于通风口处,使其自行完成干燥工作;最后进行的步骤是将2滴棉兰染色剂完成对其的染色工作,讲干燥的盖玻片置于载玻片的上面,这样菌丝的形态在40倍的荧光显微镜下就能清晰的显现出来。

本文作者认为,菌草栽培银耳银耳培养基配方的筛选是一门学问。对表1中169种配方的培养基进行参照,作者通过相关计算认为培养基的水分含量应该管控在55%范围之内,对试验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以后,将其全部装进18cm×1.5cm的试管仪器中,每种配方的制作至重复5次,最后将试管仪器置于121℃的高压锅内进行1h的消毒处理,继而使其自行冷却到25℃的室温。对进行接种时,上述两种菌丝的混合必须充分均匀,每2d在仪器上划线1次,以此确定银耳菌丝的生产速度,那么子实体的出耳情况就显露出来了。

2 试验结果与分析工作的开展

对银耳菌丝以及羽毛状菌丝外部形状的观察:

试验结果表明,在PDA栽培培养基上,羽毛状菌丝色泽为乳白色、呈羽毛片状,在试验的后期阶段该菌丝的色彩渐渐演化为浅黄色,最后发展为浅棕色,在此过程中银耳培养基的颜色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试验者看到的是黑色会这是黑绿色(图1)。

图1 羽毛状菌丝在明场和荧光显微镜下[200μg/(mL·CFW)]的对比照片(×40)

银耳菌丝在PDA培养环境中的色彩并不是单一化的,大体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乳白色、浅黄色以及黄色之间的中间色泽。此外在培养基容器的表皮上,气生菌丝生长的形态千变万化,或直立或平立或附着生长。同时部分节段上有横隔膜出现,甚至是锁状联合结构的形成。总之,试验结果表明银耳菌丝的生长速率较为迟缓,原基具有胶质化的属性,分生孢子与瓜子的形状相似(如图2)。

在试验结束以后运用DPS软件的特效功能完成对优质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工作。可以将不同原料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率大小列出来,类芦最快,象草居于尾端,五节芒大于巨菌草;但是从菌丝的生长态势上看,巨菌草为最佳的优质原料;子实体的出耳情况与辅料添加的种类与原料的选取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图2

3 对菌草栽培银耳试验结果的探讨与总结

对试验的全程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在生物学理论的依托下,菌草栽培技术原理在银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对传统银耳栽培技术的有效改良,同时它在银耳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丰富了银耳栽培体系的内容。总之,本文作者主观的认为,菌草栽培技术可以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型的高科技生产手段,在培养基中,类芦与高粱粉末的均匀混合是最优质的配方组合。作者强烈建议广大银耳栽培者可以选择类芦70%、高粱5%、麸皮24%、石灰粉1%的配方进行银耳的生产活动。此外作者也提出这样的意见,如果只是利用菌草进行银耳栽培试验,那么高粱这一试验辅助材料必须进行改良工作,这样其特质的性能才会发挥出来。

4 结束语

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工作,相关数据表明,菌草银耳的营养价值略高于棉籽壳银耳与椴木银耳,且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2]。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菌草栽培技术在银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的,它一方面使生产成本得以压缩,另一方面对“菌林矛盾”起到了缓解的作用,使银耳栽培者获得经济利润的同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此时我国的银耳生产事业实现了健康平稳发展的目标。

[1]黄玉琴,项丽娟,林占熺,等.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配方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4.

[2]暴悦梅,陈仁绍.银耳多糖的保健作用及应用前景[J].营养健康学报,2009.

S646

A

1004-7344(2016)24-0196-02

2016-8-14

李军(1962-),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微生物工作。

李昱憬(1992-),女,本科,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宋虎平(1985-),男,大专,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闫珑文(1981-),男,大专,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菌草银耳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林占熺:让“中国菌草”造福世界
种植与处理菌草的机械现状探析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春夏滋补靠银耳
银耳雪梨羹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