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策略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20李海静陈慧珍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过程

赵 楠 李海静 陈慧珍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 200438)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本文结合初中生命科学教学,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

1 开发拓展性专题,促进知识迁移

任何知识的学习必然包含着迁移,这里所指的知识的迁移过程主要是陈述性知识的迁移过程。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组织结构是影响知识迁移产生的重要因素[1]。教师可通过合理开发拓展性专题,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促进知识迁移。

例如,在“植物”一节添加“达尔文自然选择和生物演化的证据”拓展性专题。该专题的知识部分由化石、达尔文和贝格尔号、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的观察、达尔文的后续研究和演化证据五部分组成,是对教材中“植物的进化”板块的补充和加强。在此基础上扩充知识,形成知识迁移,强化学生对生物演化的理解和掌握。专题的任务部分是多学科交叉的合作探究性作业“基于生物演化的与狗相关探索”,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迁移水平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生物演化理论,关注作业任务和生物演化理论之间的共同因素,主动引发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在完成探究性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深层学习。

2 利用生物学史,促进非特殊迁移

非特殊迁移又称一般迁移,指个体习得的一般概念、原理或方法等对其他的学习内容广泛影响的迁移。非特殊迁移可能由学习动机导致或注意的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其他的学习准备活动引起[1]。

生物学史是生物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真实记载,同时也是无数生物学家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将生物学史穿插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积极性。生物学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形成非特殊迁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激素调节”一节中介绍班廷发现胰岛素的生物学史内容,不要只是把这一材料作为课堂的引入环节,得出“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结论,而是应该充分利用这段生物学史,引发非特殊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展示班廷发现胰岛素的研究过程,让学生观察到班廷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科学研究的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种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平时开展探究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会产生大量的非特殊迁移,既可以迁移到生物学领域其他问题的科学探究中,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科学探究中。有效地利用这段生物学史,既能让学生体验班廷的思维过程,又能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技巧和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力。

3 提高概括能力,促进学习迁移

学生的智力能影响学习的迁移,而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1]。学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所有学习中的迁移都必须通过“概括”这一思维过程才能实现,概括水平越高,迁移就越容易。在生命科学复习课中可开展如下不同方式的概括行为教学。①关系概括教学:对“分散”的生命科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按一定的关系进行概括,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使学习迁移主动有效。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图1)。②方法概括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设计不同的方法概括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利用问题情境中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概括,掌握解题的基本原理。

例如,用比较法列表归纳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异同点,同样的方法可以迁移到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无脊椎动物的八大类群、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植物的四大基本类群、微生物的三种类群等问题的概念辨析中,将这些易混淆的概念性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

图1 四大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过程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12话 完美生物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