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富汗媒体发展现状及中国媒体在阿传播状况

2016-08-16何明星

传媒 2016年8期
关键词:阿富汗广播

文/席 猛 何明星

阿富汗媒体发展现状及中国媒体在阿传播状况

文/席 猛 何明星

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垮台,阿富汗战后重建十几年来,该国一直奉行对媒体相对宽松的新闻文化政策。政府鼓励独立媒体的发展运营,对其干涉较少。宽松的媒体政策,也造成外国媒体的大量进入与其国内独立媒体的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阿富汗境内有上百家商业电台、电视台和印刷媒体。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及自由之声等西方媒体更是纷纷在阿富汗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办广播、电视、网站及提供各种新媒体服务。这种各家媒体抢滩逐鹿的局面,使得阿富汗媒体市场异常复杂。在阿富汗媒体市场的争夺中,目前美、英等西方媒体占据主动地位,左右着阿富汗民众对地区和全球事务的看法。

由于长期战乱,阿富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群众文盲率高,广播覆盖面广,电视影响力大。而西方文化和新媒体技术又如同外国驻军的强势存在一样深刻影响着阿富汗人民。此外,由于阿富汗采用两种官方语言(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所以有的媒体采用单一语言,有的媒体则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媒体活动。阿富汗媒体市场是整个国家现状的缩影,复杂多变,各种落后和现代因素同时交织在一起,值得研究。

阿富汗媒体发展现状

图 2002—2010年阿富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数量增长示意图

2001年是塔利班政权倒台及该国战后重建进程的开始,因为在塔利班执政时期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的娱乐设施和活动都是被禁止的,该政权只保留了一家主要用于宗教宣传的广播电台——Shariat。2001-2010年是阿富汗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高潮期,在政府的鼓励和国际社会的援助下,各个政党或组织都纷纷建立为自己代言的媒体,甚至一家名为Azizi的银行都开办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有75家电视频道、175家调频广播电台和超过800家印刷媒体出现,阿富汗主管广播频率的机构Afghan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uthority在2010年宣布首都喀布尔地区的调频广播频率执照已经用尽(见图)。

媒体业是阿富汗战后重建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这得益于国际社会的关注、阿富汗政府的引导以及阿富汗受众的迫切需求等多个方面。自由阿富汗广播曾指出,相较于伊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邻国,阿富汗拥有较好的媒体自由度。包括宪法在内的多部法律都明确了,在不危害国家安全、伊斯兰信仰等原则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保护媒体的独立自由。由此,自2002年以来,阿富汗至少通过了四个版本的《媒体法》。在此过程中一些国际媒体机构,例如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和法国国际广播都提供过咨询。《媒体法》甚至还对媒体管理机制做出了规定,成立了媒体高级理事会并下辖大众媒体委员会和阿富汗国家广播电视台(RTA)委员会两个专门机构。大众媒体委员会负责监管阿富汗境内的各类大众媒体,而阿富汗国家广播电视台委员会专门负责保护国家广播电视台的独立性。各委员会成员来自议会、政府、媒体、宗教界代表,对成员人数、任期和职责也做出了设定。

在如此宽松的媒体法律环境下,阿富汗的本土媒体发展水平不一,但各有特色,因为媒体的发展还牵涉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主要电视媒体

鉴于阿富汗落后的基础设施水平,电视媒体在阿富汗的覆盖率还不算广泛,但在喀布尔、赫拉特、坎大哈这样的大城市影响力已经处于主导地位。截至2010年9月,阿富汗已经出现了超过75家的电视频道,大体上分为三类:以阿富汗国家广播电视台(RTA)为代表的官方电视台、全国性的商业电视台以及局域性或专业性电视台。

阿丽亚娜电视台是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全国性商业电视台。其信号几乎覆盖了阿富汗34个省区,拥有雇员约300人。同时使用达里语45%(阿富汗波斯语)、普什图语35%、乌兹别克语15%和英语5%。该台的办台理念是,不拥有特别的政治倾向,依据宪法努力成为一家独立的电视机构。其《晚八点》新闻时段曾创下25%的收视率。其创办人Engineer Bayat还创办了阿富汗无线传媒公司和巴亚特慈善基金会。

阿富汗国家广播电视台是阿富汗规模最大的官方传媒机构,同时提供广播和电视服务,在每个省份都有分支机构。其经费来源为新闻文化部的拨款,目前员工规模大约为1600人。其各省份的分支机构规模约为30人,制作本省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甚至是使用当地人口占相对多数的少数民族语言制作节目。但是该台的节目制播水平相较于一些商业电视台还不够先进和专业,饱受各方诟病。但由于其政府背景和经费来源相对稳定,该台在受众中的公信力排名依然靠前。

由于阿富汗电视行业刚开始起步发展,目前仍是方兴未艾。在首都喀布尔已有超过十家电视台纷纷崛起,可以预计电视媒体将进一步在阿富汗全境扩大影响,此时也是国际媒体抢占阿电视领域有利地形的大好时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结合2015年是中阿友好合作年暨建交60周年这一重大节点,译制了反映中国文化的百集纪录片《你好,中国》,并借助阿富汗喀布尔新闻电视台成功落地播出,在阿富汗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阿富汗传播的一大转型之作,是从过去的单一广播传播向融媒体发展传播转变的努力。

主要广播媒体

基于广播媒体发射、接收以及节目制作的便捷性,目前广播是阿富汗覆盖面最广的媒体形式。截至2010 年9月,阿富汗全境约有200家调频广播电台。伴随着阿富汗电视媒体的兴起,几乎每一家电视台都会同时创办一家广播电台。可以将这些广播电台分为三类:一是国际广播电台(例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自由阿富汗等,不接受广告);二是全国或区域性电台(接受广告,自给自足型媒体);三是小范围社区电台(覆盖面小、影响力弱)。

国际广播在阿富汗影响力巨大,因其节目制播水平高(雇员皆为母语工作人员)、覆盖面广、背景国家政治影响力大等。其雇员人数均接近百人,基本实现阿富汗全境、全天覆盖。

自由阿富汗,是在阿富汗收听率最高的电台之一。该广播开办于2003年,每日播出时间为当地时间7点到19点,在阿富汗最大的五个城市(喀布尔、贾拉拉巴德、马扎里沙里夫、坎大哈和赫拉特)设有分台。该台同时使用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内容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风格,风格偏向严肃,时政类为主结合阿富汗本土音乐或文化类节目,在阿富汗具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力。其40%的节目在本部制作,其余节目在当地制作。

英国广播公司的普什图语、达里语和英语节目通过短波和中波覆盖了阿富汗全境,其在超过20个大中城市又分别开设了调频广播,可以说对阿富汗实现了全方位覆盖。

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节目兼顾时政和科教文化两个方面,其时政新闻又同时包括阿富汗本地新闻和国际新闻。国际新闻的制作主要在伦敦总部,英国广播公司的全球新闻采编系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英国广播公司又结合阿富汗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情景剧或系列节目,例如儿童节目《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科普类节目《知心叔叔》等,在内容选择、遣词造句乃至主持风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非常生动活泼。

主要纸媒和通讯社

阿富汗的印刷媒体数量不计其数,但影响力甚微。原因是多方面的,阿富汗文盲率高、交通不便、安全形势差等。而且各种报纸或杂志的出版发行主要依靠政府、NGO、政党等机构的资助,很难通过商业途径实现自给自足。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由北约维和部队办的双周刊《自由之声》,据称发行量达50万份,同时使用普什图语、达里语和英语,而且是免费赠送。阿富汗的官方报纸历史悠久但影响力更小,例如1949年创刊的《祖国报》和1962年创刊的《喀布尔时报》,但其印刷周期多为周报或月报。

阿富汗的本土通讯社主要分为两类,官方通讯社和商业通讯社。巴赫塔尔通讯社是阿富汗唯一一家官方通讯社,虽免费提供服务但影响力较弱,主要用户为阿富汗国家广播电视台和一些政府纸媒。目前阿富汗影响力较大的通讯社是一家商业通讯社——帕日瓦克通讯社。该通讯社需要注册付费,但因其提供的阿富汗本土时政、经济、文化、体育等内容新鲜、全面,所以在阿富汗的竞争力较强,几乎能够自给自足。

此外,2001年新华社在阿富汗恢复分社,是在阿富汗开设分支机构的第一家中国媒体,目前在阿富汗各省区均有报道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其在涉及阿富汗本土新闻的采集发布方面与法新社、路透社等国际知名通讯社不相上下,在一些阿富汗重大时政要闻的发布时效上屡屡占先。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媒体

随着阿富汗战后和平重建的开启,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开始崭露头角。几乎所有的媒体和政府机构都创办了自己的网站,除了一些民族主义倾向严重的机构,大部分网站同时提供普什图语、达里语甚至是英语服务。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家本土的大型门户类网站,这主要是受到阿富汗国内基础设施水平低、运营资金匮乏和潜在用户数量少等多方面影响。

总的来说,PC端的媒体服务当前在阿富汗还属于较弱的领域。阿富汗除了首都喀布尔和坎大哈、赫拉特等大城市外,普遍是山地且地广人稀,加之阿富汗境内安全形势时有恶化,传统互联网及客户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诸多困难,这反倒进一步加速了移动互联网在阿富汗的迅速发展。在阿富汗政府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借助中兴和华为等中资公司的技术支撑,目前移动互联网3G业务在阿富汗全境开展,且资费相对便宜。因此,智能手机及各种APP已经成为阿富汗受众尤其年轻人和受过教育的阿富汗人获取资讯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包括Facebook及Twitter在内的社交媒体在阿富汗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从总统到普通百姓,以及各种机构),都有自己的Facebook、Twitter或者YouTube账号。某些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粉丝”或者用户超过百万,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阿富汗的中国媒体传播状况

在阿富汗的中国媒体机构中,中国中央电视台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设有分站,但其主要职责是从当地采集素材传回国内使用,但并没有节目在阿富汗落地。而由中国新闻出版机构创办的报纸、期刊等相关纸介印刷媒体,目前还没有一家。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阿富汗的广播业务始于1973年的短波广播。该广播使用阿富汗的第一大民族语言普什图语,每天首播30分钟,当天和次日分别重播一次。30分钟的广播时政新闻和评论各15分钟,专题类节目如《经济社会》《民族大家庭》《我们和听众》等约占15分钟。直到2010年,国际台对阿广播业务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台在阿富汗坎大哈市的整频率落地调频广播FM102.2正式开播,同时在首都喀布尔的1小时租时广播也同步播出。在2012年4月,国际台在喀布尔的落地调频也扩展为整频率落地广播。这在阿富汗听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喀布尔和坎大哈作为阿富汗最重要的两大城市,一是首都,二是普什图族聚集的最大城市,人口众多,战略位置重要。第二,调频广播收听方便,信号清晰,是当地百姓最便捷的信息来源。第三,广播时长由过去的每日半小时扩容至每日12小时(4小时普什图语,8小时英语),内容量大大增加了。第四,该广播播出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是阿富汗广播收听的黄金时间,尤其是普什图语分别占据的首尾两个时段。第五,该调频广播的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以普什图语时段为例,除了传统的新闻、评论、小专题以外,还增加了《每日汉语》《阿富汗音乐》等特色栏目。《每日汉语》是由国际台自主开发制播的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类多媒体产品,其广播节目每集10分钟,按照不同的场景设置对话内容,还穿插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阿富汗音乐》则是在阿富汗本土制作,更具当地特点。主持人还会在节目里接听听众热线,其他大部分时段都是当地听众非常喜爱的热门歌曲。

2003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的国际在线普什图语网站,主要目标受众定位在阿富汗国内具有较好物质条件和文化素养的人群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普什图侨民,旨在建设成为普什图语受众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以及认识世界的便捷途径。目前,网站拥有新闻、经济、旅游、生活、文化、中国穆斯林、体育等几大频道以及学汉语、中国百科、穆斯林指南等特色栏目。在北京奥运会、阿富汗总统访华、上海世博会、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建立等重大事件和活动报道中都推出了即时性的新闻专题,在保证时效性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图、文、音、视等手段丰富报道的角度和内容。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报道还成功进行了网站建成以来的首次图文直播。此外,网站还推出如《哈菲兹中国游记》《友谊之树万古长青——庆祝中阿建交60周年》等特色网络专题,这类专题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在可看性和创新性上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受到网民的肯定。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普什图语网站于2013年3月28日在国际知名社交媒体Facebook上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CRI Pashto,并于同年4月2日正式推出官方专页pushtu.cri.cn。在Facebook上CRI普什图语的受众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受众中的绝大多数为受过良好教育、社会地位较高的普什图族男性,不乏部长级的阿富汗政府高官。二是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众多。该账户利用各种节点,开发系列短视频推介中国,积极与网民互动,效果显著。目前,该专页“粉丝”数已超过7万人,个别特色视频或图文报道覆盖率均超过10万人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普什图语网站在Facebook开办专页的经验佐证了新媒体在阿富汗的巨大影响力。

结语

阿富汗地处亚洲心脏地带,与我国新疆接壤,其地理位置处于东西方文化传播的枢纽地带。从目前中国在阿富汗的媒体机构来看,仅有国际广播电台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向阿富汗人民传播中国声音显然十分不足。中国新闻出版机构应该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有利契机,积极进军阿富汗的新闻出版市场。比如《China Daily》,要尽快在阿富汗发行普什图语版,对阿富汗进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传播。在与英美媒体的竞争中,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对华友好的舆论氛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席猛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普什图语部主任何明星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主任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圈两线国家新闻出版走出去策略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阿富汗广播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阿富汗妇女通过街头艺术寻求改变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阿富汗 解暑
爸爸也爱听广播
阿自杀袭击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