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江市的衰落及其发展定位

2016-08-13刘艳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

摘 要:市场经济30多年,我们在看到沿海城市在飞速发展的拉动经济同时,也要意识到一些内陆中等城市在这场市场经济的战争中战败——他们正在逐渐走向衰落。本文从内江市的基本情况出发,根据内江近30年的城市情况,研究内江城市衰落的原因,为内江市扭转衰落局面及其以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 衰落 原因 发展

一、城市衰落的概念

城市的兴衰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现象之一,我们应该以接受企业破产的态度去承认城市衰败。苏格兰学者帕特里克.格迪斯对此曾指出:“每一代历史文明都从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核心,城邦国家开始兴起,而结束于一片枯骨狼藉的公共牧场,或死亡之城”。1像英国的利物浦、美国的底特律、德国的莱比锡等这些曾经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城市,也都在世界前进的潮流中衰落下来。吴相利在《论城市的衰退与复兴》提到:所谓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衰退现象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在文化、社会、建筑及经济等方面出现的停滞、倒退和衰减,亦或是在与其他城市比较过程中地位的降低等。”2本文在沿用他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经济是定位一个城市是否衰落的根本指标,引起城市衰落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而新的经济基础又未能充分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慢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推进。我们应该意识到:由于这一重大改革,有些依靠农业等传统优势的企业会破产,也有些城市会因此而走向衰落,而作为内陆中等城市的内江,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

二、内江市衰落的现状及表现

对于城市衰落,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这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它、接受它、改进它。内江的城市衰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生产总值较低。2014年,内江市GDP为1156.77万元,在全省21个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1,相比80年代的“内老三”,已经相去甚远。二是企业流失,人口外移。像内江制药厂、棉纺厂、糖厂这些80年代盛极一时的支柱产业也已经不复存在。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类似的盈利性的支柱产业。三是人均收入水平低下。2014年内江市城镇居民收入为23162元,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名第16位,而这些都是内江市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三、内江市城市衰落的原因

内江的衰落不仅仅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是政府、环境和社会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政府对于内江市的发展定位不明确。80年代中期,内江之所以有“内老三”的美誉,是因为它形成了以糖业为主的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成为远近驰名的“甜城”,有着自己明确的城市发展定位。到了90年代,内江的发展滑入低谷,政府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中犹豫徘徊、反反复复,为内江市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作用。如“六五”期间重点产业印染、录音磁带、录音芯等还未来得及产生效益;“七五”期间又将产业重心偏向于轻工生产,光西服生产线就上了8条;“八五”头两年提出“调一业强五业”,要放弃糖业,重点建设建材、仪器等产业,而一年后又提出要重振糖业。内江市政府在此期间,没有根据内江市的自身特色,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内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失去了原来“内老三”的优势。

2.城市区位优势的丧失。内江的地理位置优越,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它确定了内江的传统单一性交通中的区位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一型的交通站点已经被新兴的交通网络所取代。由于内江原有的经济基础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统交通,所有随着交通布局的改变和发展,内江经济慢慢呈现出衰落之势,其中交通周转成本过高是内江传统区位优势的致命打击。

3.战略地位模糊。由于内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成渝两大城市正中间,处在成渝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导致了内江在经济发展的辐射网中缺少正确的引导;在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的夹缝中生存,使内江对自身的战略地位发展不明。成都主要发展科技、商贸、金融等高科技产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更是标志着成都科技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重庆则主要是依靠长江,发展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和航运。正是由于成都和重庆发展方向的不同,导致了内江在成都和重庆的正中心,而不知道自己的正确的发展战略地位。也是由于成渝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太小,还没有辐射到内江,从而导致了内江自身不知该如何发展,而成都跟重庆又因为它在中间“无人管”的尴尬局面。

4.人才、资金的流失。人才和资金的流失是内江衰落的关键因素。内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处于成渝之心,但是这种传统单一的交通优势在现有的交通网络中,不仅没有给内江带来发展的机遇,反而给内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第一大危机就是人才流失,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落后。由于经济不发达,缺乏育才,引才的实力和发展的舞台,从而导致了对人才的吸引力。而经济的落后,更是导致了人才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偏低,满足不了人才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因而留不住本地的人才,更不用吸引外来人才在内江市发展。第二大危机则是资金流失。人才的出走,必然会带走一部分的资金。而内江大量的人才流失,也带走了大量的资金。而资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资金的流失也就直接的导致了内江城市发展的滞留甚至倒退。

四、内江市新的发展定位

1.发展加工产业,成为加工基地。内江现在既没有丰富生产资料,也没有什么特色产业,唯一的优势就是交通。因此,内江就只能走一条能够利用现有资源且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新发展道路,而加工基地就是内江有效发展的新途径。内江可以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发展加工业,成为成渝经济区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加工基地。但这是建立在引进人才和资金的先决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两项基本条件,建立任何东西都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2.發展配套产业,为成渝经济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要快速有效的加快内江经济的发展,另一条途径是为成渝经济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比如,可以借鉴崇州市的发展模式——2011年1月富士康在崇州市建立富士康配套产业园,为高科技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除此之外,内江还可以为企业、城市发展等提供配套人才服务,这也是内江以后发展的新机遇。

3.刺激内需,大力发展服务业。刺激内需,并试图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整个内江市经济的良性运转,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发展经济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内江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内江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服务业等方式来刺激内需。其中,发展服务业,是内江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刺激内需、促进社会稳定的新引擎。

4.彰显内江交通优势——打造西部物流中心。内江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成都跟重庆之间的中心地带,具备建立物流中心的交通条件,能快速完成对成渝经济区内的其他城市和地区补给。在内江建立物流中心,不仅可以发展内江自身经济,也能带动成渝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满足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性原则。随着中国开始由资源性经济向科技型经济的转变,一些城市慢慢走向衰落。内江作为内陆中等城市衰落的一个典型,有其自身历史的因素也有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近代交通方式的转变——发散的交通网络代替了单一的传统交通路线,使内江丧失了原有的区位优势,而剥离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条件之后,其他的发展条件也就无所依附,从而使自身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内江要根据自身条件,找准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以后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014年《内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3]谢文蕙.《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吴相利.《论城市的衰退与兴复》[J],绥化师专学报,2000(03)

[6]刘士林.《城市兴衰的文化阐释》[J],学术界,2010(02)

作者简介:刘艳(1987—)女,四川人,四川大学硕士,内江师范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