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天一阁藏明代古籍的装帧与修复案例

2016-08-13王金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天一阁明代装帧

王金玉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浙江宁波 315010)



浅谈天一阁藏明代古籍的装帧与修复案例

王金玉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浙江宁波315010)

摘要:天一阁是我国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以收藏明代古籍闻名,收藏的明代古籍以包背装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蝴蝶装、线装、毛装、经折装。天一阁也是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为充分发挥明代古籍的作用,加大了对明代古籍的修复,形成了自己的修复特色。根据古籍破损和病虫害情况以及古籍纸张分析测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修复保护方案,然后根据不同的破损和病虫害状况分类进行修复,做到因书而异。

关键词:明代;天一阁;古籍;装帧;修复

0 引 言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私人藏书楼,现藏有宋元以来的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又以收藏的明代典籍文献为特色,包括抄本、稿本以及明代刊印的各种版本珍贵古籍。这些古籍装帧形式多样,“大部分仍纸墨精湛,触手如新,一般作包背装,也有蝴蝶装和线装的,保持着明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展卷悦目,令人爱不忍释”[1]。从其藏书装帧及其保存情况,反映出天一阁藏书保护修复历史和理念。

1 天一阁藏明代古籍的装帧

中国典籍卷轶浩瀚,种类繁多,装帧形式多样,随着载体的不同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不断演进,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明代纸张的生产已经成熟,雕版印刷技术经过唐宋元几代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政府重视书籍的刊印,民间刻书业兴盛。浙江更是由于文化教育事业发达,为当时四大刻书中心之一,藏书之风盛行,藏书家藏书楼迭出。藏书家除收集、保存、校勘之外,还整理刊印了一批藏书。范氏天一阁是当时著名的私人藏书楼,收集有大量地方志、科举录、政书、类书、时人文集,不乏明代珍贵的刻本和抄本,而且自身也抄写、校勘、刊印不少书籍,其中白绵纸抄本和刻本别具特色。

天一阁藏本中以包背装为特色。凡是天一阁白绵纸抄本,绵纸质地柔软白而细腻,通常采用朱丝栏或蓝丝栏或乌丝栏,白口,无尾,四周单栏,半页九行至十行之间,用植物颜料染成磁青色或棕色的加厚竹纸作封面,内小拓一张衬纸用以加固,多作包背装。这些抄本行格不一,抄书者不一,书法不精,书页面整齐而不拘谨。如明抄本《天心复要》、《崇文总目》、《官品令》、《春秋世学》等。

天一阁刻本也多采用包背装,半页9行,行18字,版框12.8cm×20.9cm,白口,黑尾,版心题有篇名、卷次及页码,左右双栏,白绵纸。现存的有《乾坤凿度》、《周易古占法》、《周易略例》《周易举正》、《关氏易传》、《京氏易传》、《孔子集语》、《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穆天子传》、《论语笔解》、《郭子翼庄》、《广成子解》、《三坟》、《商子》、《素履子》、《竹书纪年》、《潜虚》、《虎钤经》、《两同书》、《新语》、《孙子集注》、《元包经传》、《元包数总义》、《说苑》、《新序》、《法帖说文》、《范司马奏议》等。如《司马温公稽古录》,半页9行,行18字,白口,黑尾,四周单蓝。版心上端题书名及卷次。下端题刻工名黄端等25人。均由范钦的长子范大冲刻印。

天一阁科举文献也是以包背装为主。天一阁保存了从明洪武四年开科取士至万历十年的进士登科录56种,会试录38种,乡试录140种(含武举乡试录)。我国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每与好友叙谈,辄及天一阁往事,对东明先生广收当时之通行图籍,咸成珍本,堪称其远见足识为不可及[2]”。而著名的版本学家赵万里先生则认为“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是保存了有明一代直接史部[3]”。天一阁藏科举录装帧形式多为包背装。包背装在书根右下角直行题写书根名,三、四行不等,因每书一册,不题册次,有副页,瓷青封面。如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年刻本,半页10行,行20字,黑口,黑尾,四周双栏,竹纸,包背装。

除包背装,天一阁明代藏书中也有少量的线装、毛装、蝴蝶装。天一阁部分抄本作线装,如明天一阁蓝格抄本《类编古赋》。明万历以后的天一阁刻本开始采用线装。如《天一阁集》、《三史统类臆断》。天一阁藏科举录也有少量的毛装、蝴蝶装。毛装是书籍中最简单朴素的装帧方法,采用长纤维棉纸捻成蚂蟥订,在书脑处头尾两颗蚂蟥订,装订成册,未经裁切,毛边,无书根字。如明《春秋公羊注疏》就采用这一装帧方法。蝴蝶装是根据整册书页文字面内折,书脑处无装订眼、无副页、无书根字。如《万历四年顺天府乡试录》、《万历八年庚辰科武举录》,半页9行,行18字,黑口,黑尾,四周双边,白绵纸,蝴蝶装。

在整理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另外一种装帧方式——纸捻装。阁藏不少书籍四周裁切整齐,在书脑处头尾两颗蚂蟥订,中间一纸捻订,无封面,是谓纸捻装。不过据笔者观察,捻订上有浆糊,或有纸张脱落的痕迹,推断这些书籍原来的装帧应该是包背装,系封面脱落所致。这类书籍在天一阁馆藏书籍中为数不少,如《三才广志》、《宁波府通判谕保甲条约》、《戴兵部奏疏》、《春秋世学》、《天圣令》等。笔者认为这是后人为了保持其原来的面目未加改变,成为一种特殊的装帧形式。

由此可见,天一阁馆藏明代古籍装帧形式,以包背装为主,存在一定数量的蝴蝶装、线装、毛装,线装出现在万历以后的刻本上。

2 天一阁藏明代古籍的修复

近年,遵循古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对天一阁馆藏破损书籍进行修复,重点修复完成馆藏科举文献414册,出版了《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共刊有进士登科录68册,会试录62册,乡试录297册,武举录33册,共计460册。还修复并出版了《金莲记》、《官品令》、《天一阁集》、《范氏奇书》、《针久四书》等。

目前正在重点修复的为馆藏明代地方志,如《寰宇通志》(119卷存99卷共41册),为明景泰顺天府刻本,包背装,景帝亲自作序,颁行天下,系明代官方地理总志。该书详细记载了景泰时的政区,体例完善,采摭详富,因政治因素,流传甚少。此书自问世以来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现今存世的只有两部,另一部藏天津图书馆。天一阁藏本为天一阁主人范钦原藏书,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

这些明代文献由于历史和战时转移等原因,时遭厄运,有虫蛀、霉变、脆化、水渍、板结等现象。坚持“整旧如旧、最小干预、材料和措施可逆、最大限度保存信息”的修复原则,尽可能保持书籍的原貌。首先根据古籍破损和病虫害情况以及古籍纸张分析测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修复保护方案,然后根据不同的破损和病虫害状况分类进行修复,做到因书而异。天一阁明代古籍修复的常用处置方法如下:

2.1虫蛀鼠咬书页的修补

古籍主要的危害者是蠹鱼,对于虫蛀和鼠咬残缺的书页采用“修补法”。修补方法是:先将要补的书页打开,有字的一面向下放在补板上,用毛笔粘稀糨糊在蛀洞周围抹上(糨糊不能抹得太宽),用配好的同色纸对顺纸的纹理,按在蛀洞上,用左手按住,用右手依糨糊湿印把纸撕下即可,撕纸宽约0.15~0.25cm为佳,粘补后,同时用湿毛巾轻敷去掉周围浆糊余迹;鼠咬轻微的,其修补方法与修补虫蛀的一样方法;鼠咬残缺严重的,则需用同色纸接补。修复完整后用吸水纸上下衬垫压平,后经折页、捶平、齐栏、装订等工序。

例:馆藏明代科举录《顺治十六年已亥科进士履历便览》、《顺治十八年已亥科进士履历便览》、《康熙三年已亥科进士履历便览》3册合订本,纸质成分为竹纸,每册以包背装形式装帧,再采用两个“马蟥订”合订,主要的破损现状为整册书页严重虫蛀残破,虫蛀洞弯弯曲曲布满整个页面,属于特修类。但考虑到书页纸张质地尚可,不能简单地采用全托的方法来修复,以修复面积尽可能小为原则。针对修复这册严重虫蛀残破的合订本,首先经拆卸纸谂、封面后,根据破损程度,考虑采用湿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修补时应注意:先修中间后修两边,先修大洞后修小洞。具体方法是:首先在修复板上垫放塑料纸,将虫蛀残缺的书页正面朝下放置,用喷壶稍喷水湿润,将书页喷湿后展平排列整齐定位,吸掉多余水分,再采用“修补法”修复,即用配备的竹纸修补虫蛀残破处;其中小部分书页偶有书口断裂的,则应先将薄棉纸裁切成0.8~1cm宽的溜口条,在书口断裂处进行溜口,再采用“修补法”修复虫蛀洞。3册合订本基本采用以上方法修复全部书页,修复的书页再经喷水压平、修剪折页、捶平压实、齐栏、装订等工序,鉴于合订本破坏了原装形式,为保持原貌,根据原“包背装”形式,即分为3册进行装帧。

图1 《顺治十六年已亥科进士履历便览》修复效果Fig.1 Repair effect of Jinshi Record of 16th Year of Shunzhi

2.2污渍水迹书页清洗

污渍水迹的书页首先采用“淋洗法”,即用60~90℃蒸馏水进行清洗,在淋洗盆中垫上中性无纺布,再将书页逐页淋洗,或3~5页也可,至书页清洗干净;污渍水迹酸化较重的书页,采用“水浸法”[4]。可以将2g生石灰溶解在600mL常温蒸馏水中,在水洗盆中垫上中性无纺布,将书页放入碱水中浸漂、涤荡、洗刷,直至洗掉书页泡出的黄水,再用60~90℃蒸馏水进行淋洗至书页清洗干净,再用吸水纸隔开、吸干。这两种清洗方法,在去除污迹水迹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去除了书页中所存在的部分酸性物质,减少了书页的酸化程度,特别是酸化的书页经过碱水漂洗,能达到酸碱中和的作用,以减缓书页纸张酸化的过程。

例:馆藏明刻本《大明一统赋》共3册,纸质成份为白棉纸,整册书页破损程度尚可,水渍、酸化程度较严重,纸张表面pH值4.6~4.8,天头书角已絮化残缺,书口大部分断裂等类型。针对修复这套污渍、水迹、酸化、絮化的3册古籍:1)首先采用“水浸法”进行书页的清洗,取书页10~20页放入碱水中浸漂,浸漂20~30min后,将漂出的黄水洗掉,再用60~90℃蒸馏水逐步冲洗至书页干净,并分别依次将3册书页清洗完成,达到了酸碱中和的效果,提高了纸张表面的pH值,经检测达到pH值7.6~7.8,同时也去除了大部分的水渍,再吸干书页70%~80%的水分,逐页分离后晾干;2)书页修补,采用“修补法”与加固相结合进行修复,修复方法是:首先在修复板上垫放塑料纸,将霉蚀残缺的书页正面朝下放置整齐,配备相近色的白棉纸,先修补天头书角絮化残缺的部位,后用薄棉纸0.8~1cm宽的溜口条在书口断裂处进行溜口,再用薄棉纸对书页中间絮化部位进行加固,这3册书页基本采用以上方法修复全部书页,修复的书页再经喷水压平、修剪折页、捶平压实、齐栏、装订等工序,为保持原貌,根据原“包背装”形式进行装帧。

图2 《大明一统赋》修复效果Fig.2 Repair effect of Unitarity of Ming Dynasty

2.3板结书籍的揭取

板结的书页采取“湿揭法”揭取,首先采用“水洗法”,用60~90℃蒸馏水,将板结的书页完全泡透,再将书页漂洗干净,取出将水分吸掉,水分晾干至七八分后,再采取“湿揭法”分层揭开,再一张张书页逐步分离;板结脆化的书籍可采用“水蒸法”使水蒸气浸入书内,取出稍凉后,将书页揭开,晾干,待修补。

例:馆藏明刻本《嘉靖四年云贵乡试录》1册,纸质成分为白棉纸,整册书页严重板结,纸质已絮化。针对修复这册板结书页,就采用“水洗法”。将板结的书页完全泡透,漂洗干净取出后吸掉水分,晾干至七八分,采取湿揭法分层揭取。由于这册严重板结书页纸质已絮化,书页中文字也已相互洇染,部分字迹洇化。在揭取过程中增加了一定难度,只能仔细地按照纸张纤维结构原理一层层分离,整册书页揭取后,部分书页残缺处采用“修补法”,则需用同色棉纸进行修复,再采用了“托裱法”,将每张书页用同色薄棉纸进行托裱加固。整册书页采用全托的方法进行加固修复,使完全絮化的书页纸张增加了强度。

2.4霉蚀、焦脆书页加固

霉蚀、焦脆严重的书籍采用传统托裱技术加固,古籍由于日久受潮,形成糟朽霉烂;或受风吹、日晒、烟熏变得焦脆,一触即碎,纸张纤维拉力基本消失,无法阅读,必须使用托裱法。常用托裱法,即先用同色纸将破损处修补完整,然后用小排笔在书页背后刷上薄薄一层糨糊,再托上一层薄棉纸(托纸要比原书页略大),用软棕刷轻刷平整,晾干压平等工序。此法只能适用于“霉”、“脆”严重的的书页,部分霉蚀、焦脆的书页不适合全托,即在霉蚀、焦脆的部位先修补破损处,再用一层薄棉纸进行加固,其它纸质尚好的地方,只需采用修补的方法即可。

例:馆藏明代科举录《六部尚书侍郎提名录》1册,包背装,纸质成分为竹纸,整册书书页有虫蛀、水渍、中度板结、前后书页霉蚀脆化,特别是前部分书页霉蚀残缺严重,此属重度破损。修复这册书,在使用清洗水渍、板结揭取等方法后,在修复这册书页时,需采用修补与加固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前部分1~10页和后1~8页的书页纸张已霉蚀残缺严重,纸张拉力全无,此属重度破损。修复方法是:首先在修复板上垫放塑料纸,将霉蚀残缺的书页正面朝下放置整齐,采用“修补法”用配备的竹纸先将虫蛀、残缺处修补完整,然后采用加固的方法,在修补完整的书页背面用小排笔轻刷上薄薄一层糨糊(注意不要将修补好的纸张移动),再托上一层薄棉纸加固,后揭取塑料纸,将书页晾干;基本用这一方法修复了前后部分的书页。中间部分书页,纸质尚可,以水渍、虫蛀、轻度板结为主,经清洗、揭取后采用修补的方法即可,其中有部分霉蚀脆化,就采用局部加固的方法,在霉蚀脆化处用毛笔轻涂一层薄糨糊,再补上一层薄棉纸加固。整册书页采用这两种方法修复后,按程序原状装订。

图3 《六部尚书侍郎提名录》修复效果Fig.3 Repair effect of Record of Shangshu and Shilang

修补用纸的选配十分重要。天一阁收藏的古籍以竹纸成分居多,所以修复的纸张以竹纸为主。因为明刻印书的纸张,现已经难以找到,在修复纸张的选配上,选择了当地奉化棠云的一家采用传统造纸工艺制造的手工纸,请传统手工造纸的师傅按古籍纸的材料结构配方而制作,经过对古籍纸与手工纸的纸张成分、纤维结构等检测与对比,基本相近似才用于修复。

天一阁藏明代古籍装帧精美、价值珍贵,修复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最小干预”的修复原则,根据每册书页的破损和病害情况选取不同的修复技法,做到修复面积尽可能的小,添加的修复材料尽可能少,避免过度干预对古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要保持古籍原貌,不能为了库房中古籍收藏的整体美观或保护古籍需要,随意改变古籍装帧形式和更换封皮等。修复人员在古籍修复前遇不确定原装帧形式的,必须邀请本行业专家经慎重审察讨论,根据文字页面折痕、散页、书根有文字等等各种情况分析,确认其装帧形式后,方可修复装帧,保证修复后的古籍恢复其原有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保留其承载的所有信息,从而为更好地保存、研究、展示、利用、传承古籍这一文化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虞浩旭.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M]. 2008:1-3.

YU Hao-xu.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Tianyige [M].2008: 1-3.

[2] 骆兆平. 天一阁丛谈[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3: 1-3.

LUO Zhao-ping. Tianyge collection[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Press,1993: 1-3.

[3] 骆兆平. 新编天一阁书目[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 1-6.

LUO Zhao-ping, The new Tianyi Pavilion catalog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Press, 1996: 1-6.

[4] 孙永平. 浅谈古籍修复中的纸张脱酸[J]. 今日科苑,2008,(24):66.

SUN Yong-ping. On the paper depickling in the repair of ancient books [J]. Modern Sci, 2008,(24):66.

(责任编辑谢燕)

收稿日期:2014-09-15;修回日期:2016-02-17

作者简介:王金玉(1962—),女,主要从事馆藏珍贵古籍善本、书画的修复工作,E-mail: 785084183@qq.com

文章编号:1005-1538(2016)02-0123-05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Binding and repair of ancient Ming Dynasty books collected at Tianyige

WANG Jin-yu

(Ningbo Tianyige Museum, Ningbo 315010,China)

Abstract:Tianyige was among China’s first maj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cient books sites to be protect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It is famous for its collection of ancient Ming Dynasty books. These ancient books are mostly bag packed. However, some of the books are butterfly packed, line packed, rough packed and fold packed. Tianyige is also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repair centers for ancient book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ollection, the center has focused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ng Dynasty books and established a method for repair of this kind of book. Based on an evaluation book damage and paper testing results, a plan was proposed and executed for each damaged book.

Key words:Ming Dynasty; Tianyige; Ancient books; Binding; Repair

猜你喜欢

天一阁明代装帧
冯登府与天一阁
天一阁知见录
解放军守护天一阁史料辑注
天一阁四事备忘录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