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

2016-08-12郭淑云李郑生徐江雁杨国红赵文霞李合国李墨航

中医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度振华组织学

郭淑云,李郑生,徐江雁,杨国红,赵文霞,李合国,李墨航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3.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

郭淑云1,李郑生2,徐江雁3,杨国红1,赵文霞1,李合国1,李墨航1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3.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目的:观察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开放对照法分为李振华治疗组、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李振华治疗组由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亲自治疗,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则由李老徒弟治疗,均采用李振华教授的治疗方案,治宜健脾益气、疏肝和胃,给予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茯苓、枳壳、半夏、木香、砂仁、香附、乌药、桂枝、甘草等);对照组采用其他中医方案辨证论治。各组均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李振华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00%;李振华徒弟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0%。李振华治疗组与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振华徒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和病理学疗效方面,李振华治疗组痊愈3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4.00%;李振华徒弟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68.0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56.00%。李振华治疗组与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振华徒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振华治疗组疗效最好,无论是在改善患者的病症还是在改善胃镜及病理学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香砂温中汤/治疗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胃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等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疾患,主要症状可表现为上腹部胀满或疼痛、纳差、消瘦乏力,后期可见营养不良等。2008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采用开放对照法分为李振华治疗组、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和对照组。李振华治疗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平均(51.38±11.15)岁;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分度为轻度27例,中度22例,重度1例;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组织学分度为轻度 27例,中度22例,重度1例;腺体萎缩病理组织学分度为轻度40例,中度9例,重度1例;肠上皮化生病理组织学分度为正常19例,轻度27例,中度3例,重度1例。李振华徒弟治疗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 27例;年龄平均(51.42±10.81)岁;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分度为轻度34例,中度16例,重度0例;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组织学分度为轻度36例,中度14例,重度0例;腺体萎缩病理组织学分度为轻度39例,中度11例,重度0例;肠上皮化生病理组织学分度为正常23例,轻度25例,中度2例,重度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平均(53.56±11.00)岁;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分度为轻度28例,中度22例,重度0例;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组织学分度为轻度31例,中度19例,重度0例;腺体萎缩病理组织学分度为轻度35例,中度15例,重度 0例;肠上皮化生病理组织学分度为正常25例,轻度22例,中度2例,重度1例。3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2006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2.2中医诊断标准

李振华治疗组、李振华徒弟治疗组由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制订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脾胃气虚证。中医辨证:脾虚肝郁,胃失和降。主症:胃脘胀满,饮食减少,食后胀甚,或兼胃脘隐痛。次症:乏力肢困,气短懒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大便溏薄,头晕目眩。舌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脉弦无力。主症、舌脉必备,次症兼1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对照组按照《中医内科学》[2]中胃痞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

3 治疗方法

李振华治疗组由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亲自治疗,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则由李老徒弟治疗,均采用李振华教授的治疗方案,治宜健脾益气、疏肝和胃,给予香砂温中汤,药物组成:白术10 g,茯苓12 g,枳壳10 g,半夏10 g,木香6 g,砂仁8 g,香附10 g,乌药10 g,桂枝5 g,甘草3 g等。加减:食少、胃脘胀甚,加焦三仙各10 g、刘寄奴15 g;嗳气,加丁香5 g、柿蒂15 g;大便溏泻,加泽泻15 g、炒薏苡仁30 g、苍术10 g;胃胀消失、饮食增加,加党参15 g等。每日1剂,水煎服。

对照组采用其他中医方案辨证论治,如肝气犯胃型,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瘀阻胃络型,给予金铃子散合丹参饮加减;脾胃气虚型,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胃虚寒型,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胃阴亏虚型,给予益胃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

4 观测指标

4.1疗效性指标

制订统一表格,对胃脘胀满、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嗳气等临床症状进行观测,每月记录1次症状变化(患者若有不适或与本病有关的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并做记录),认真书写病例。

4.2胃镜和病理学检查

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和病理学医师专人负责,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分别在窦部小弯及大弯2点,或胃角部小弯1点可能存在的病灶取活检组织,标本要足够大,达到黏膜肌层,不同部位的标本必须分瓶装,并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病理学检查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

4.3安全性指标

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观测有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判定标准。

5.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以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5.2胃镜及病理学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胃镜复查提示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胃镜复查提示胃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好转:胃镜复查提示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减轻。无效:胃镜检查胃黏膜无明显好转或加重;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无改善,甚至加重。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3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见表1。李振华治疗组与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2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振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6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振华徒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32,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表1 3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7.23组胃镜和病理学疗效对比

见表2。李振华治疗组与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振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50,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振华徒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24,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表2 3组胃镜和病理学疗效对比

7.33组治疗后腺体萎缩病理组织学分度对比

见表3。李振华治疗组与李振华徒弟治疗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0,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振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32,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振华徒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经Ridit分析,u=0.91,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表3 3组治疗后腺体萎缩病理组织学分度对比  例

7.4不良反应

3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肝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

8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痞胀”“痞满”等范畴。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伴中度以上异型增生者,有可能沿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演化。因此,积极防治萎缩性胃炎对于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良好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治疗上虽显示出一定优势,但大都以汤药治疗,服用不便,患者难以坚持,且目前已开发研制上市的中成药物很少,疗效亦不甚满意。因此,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药的研究,在规范病例标准、疗程与疗效判定的前提下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法和中成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香砂温中汤是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病的经验方,由白术、茯苓、枳壳、半夏、木香、砂仁、香附、乌药、桂枝、甘草等组成。方中白术、茯苓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以培其本;枳壳、半夏助胃之降,行胃之滞;木香、砂仁助脾之运,醒脾之气;香附、乌药、桂枝温中通阳,以助生机;甘草温中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中健脾、和胃降气、疏肝养肝之效,体现了李老治疗慢性胃病脾、胃、肝脏腑同治的诊治特色。

本研究显示:李振华治疗组疗效最好,无论是在改善患者的病症方面,还是在改善胃镜及病理学方面均有较好疗效。李振华治疗组和李振华徒弟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李振华徒弟组在辨证用药的掌握方面与其老师仍存在差异。总之,整理、挖掘、研究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20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编辑颜冬)

2015-11-28;修回日期:2016-04-27

1001-6910(2016)07-0005-03

R573.3+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7.03

郭淑云(195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7BAI10B02-09)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分度振华组织学
PDCPD材料在商用车上的应用
弧面分度凸轮建模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呃逆验案1则
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活检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分析
A New Synthesis Method for Sum and Difference Beam Pattern with Low Sidel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