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表型选择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

2016-08-11湖北涂启锋乐利军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选择题示例图表

湖北 涂启锋 乐利军

图表型选择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

湖北 涂启锋 乐利军

在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Ⅰ、Ⅱ、Ⅲ中,共出现了五个图表型选择题,仅仅全国新课标卷Ⅰ就出现了两个图表型选择题。此外,其他各地方自主命题试卷中均有相关类型试题。可见,图表型选择题在高考历史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笔者就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做出如下探讨。

一、图表型选择题的题型特点

图表型选择题是通过图片或表格来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需要考生根据图片或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相关内容。这种题型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可比性强、灵活多样等特点。加之,图表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的学科能力,因而成为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的题型之一。

二、图表型选择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

图表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种:表格题和图片题,但就其呈现方式,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种:

1.表格式选择题

这是通过表格来呈现的一种选择题,在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往往需要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思考,在动态中把握表格中数字的变化趋势或从中寻找共性。

【示例1】(2016全国卷Ⅰ,34)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_成立时间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____1955 _____国际茶叶委员会____1960 _____石油输出国组织____1962 _____可可生产者联盟____1970 ___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表格式选择题,考查区域性经济组织。首先,从表格的时间和名称来看,本题是要寻找它们的共性来加以分析,然后从表格国际组织名称中出现的“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来看,这些都是资源和原材料,结合时间思考,设立这些国际组织的国家应该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判断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措施。故选B。

【示例2】(2016江苏卷,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_1894 __69.49 __6.26 ____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_1910 __50.89 _16.14 ___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很典型的表格式选择题,通过纵向比较看变化,横向比较看趋势。根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贸易比重在降低,但总体上仍占绝对优势,因此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C,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

2.历史照片

此种选择题是以照片、文物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由于这是真实的照片,因此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解答此类题型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与课本相关知识结合,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示例3】(2016全国卷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图片来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解题时必须从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应选D。

【示例4】(2016全国卷Ⅱ,2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历史照片来考查中国古代汉字,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和图片中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图片显示了三种字体,而且是按照顺序反映出三种字体的演变,故答案选B。

3.历史漫画

历史漫画一般通过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对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诙谐地进行讽刺、批评或歌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漫画及其文字信息,结合时代特征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做深刻的思考,读懂漫画所表达的深刻寓意,揭示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特征。

【示例5】(2016北京卷,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图1

图2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从漫画图片来看,这只是药品广告,而不是革命本身的宣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与题干中交代的时间明显不符,故排除;第一则广告只是纯粹的贫血病的药品广告,第二则广告敏感地利用了时局变化,将药品的强身功效与共和的强国功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扩大产品营销,故③正确;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将产品与社会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从侧面证明了这种形势的存在与发展,故④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

4.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一般都呈现出的是历史的特定时间和空间,可以直观地反映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历史地图主要有历史疆域图、民族分布图和战争进程图等。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历史地图,弄清地图显示的时间、空间、地理概念,揭示历史事件的变化过程,全面挖掘隐藏于地图中的历史信息。

【示例6】(2016浙江卷,23)下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做的排序,准确的选项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地图判断,①是英国,②是法国,③是波兰,④是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德国法西斯于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二战爆发,之后于1940年5月进攻法国,由此排除A,B,D,故选C。

5.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包括曲线 (坐标)图、柱状图、饼状图三类,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用清楚、简洁的数据代替了语言表达。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运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观察,并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再展开思考分析。

【示例7】(2016江苏卷,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答案】D

【解析】这是很典型的柱状图选择题。仔细观察图表,从中获得的信息是:在19世纪的英国,农业、林业、渔业等第一产业虽然变化不大,但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由此可以判断,选项A,B,C都与图片所呈现的现象不符,故排除;19世纪的英国因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故D项的表述正确。

【示例8】(2016浙江卷,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答案】C

【解析】根据柱状图的前后对比,资产阶级和地主从有到无,工人和集体农庄从少量到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由占绝大部分到很少的变化,结合苏联发展的历史可知,这应该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由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故答案为C。

总之,在解答图表型选择题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由于此类题的答案大多来源于图表,解答时必须立足于图表,从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表象中去分析本质。

第二,要充分利用图表和题干中的文字说明材料,充分运用文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图表信息,依据文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立足于教材,探索事件的原因与结果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湖北省宣汉县第一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选择题示例图表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