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历史高考周年大事记及例题解析

2016-08-11江苏黄元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题干课标例题

江苏 黄元罗

2017年历史高考周年大事记及例题解析

江苏 黄元罗

新课标高考历史命题常以周年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2017届高三学生在高考复习中应重视尾数为“7”的周年社会热点问题的渗透,提前介入,学以致用,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230周年(1787年)

1787年9月,独立后的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也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1:(2014天津卷,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解析:题干中未涉及1787年宪法的创新性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性,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题干中的信息“美国的联邦宪法……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落到他人之手就……一无用处”表明1787年宪法只适合美国的特殊国情,不具有普适性,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项,B项正确。

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1917年)

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典型例题2:(2013江苏卷,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由题干信息“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苏维埃组织将建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1917年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D三项,C项正确。

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爆发及八七会议召开90周年(1927年)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由于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典型例题3:(2012北京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解析:A项中的“国民革命军”组建于1925年,早于“南昌起义”的时间“1927年”,故排除;C项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与设问要求“将每年8月1日定为”不符,故排除;D项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产生于解放战争期间,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33年7月”,故排除;爆发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此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故选B项。

四、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平型关大捷及南京大屠杀80周年(1937年)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

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典型例题4:(2014上海卷,24)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解析:题干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冬,故排除均早于此时间的A,B两项;题干中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生于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故排除晚于此时间的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承认三民主义……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可知,该宣言应为发表于1937年9月的国共合作宣言。故选C。

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0周年(1947年)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典型例题5:(2014安徽卷,16)图①~④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解析:由①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的区域在徐州附近的信息可知,此应为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由②中人民解放军进攻方向为大别山的信息可知,此应为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③中抗日战争的时间段为1937—1945年;由④中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区域位于长江流域的信息可知,此应为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以后。故排除与此排序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

六、欧洲共同体成立50周年(1967年)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发展。

典型例题6:(2012四川卷,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包括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其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六国。图片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为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故排除含有②的A,B,D 三项,故选C。

七、香港回归20周年(1997年)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祖国完成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典型例题7:(2015北京卷,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解析:①“大跃进”运动发生于1958年,②“样板戏”应为“文革”的产物,③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④香港回归于1997年。故排除与此排序不符的A,B,D三项,故选C。

以周年大事记为载体、运用历史基础知识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趋势,真正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以史为鉴”。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周年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对此类问题的整理和分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趣味阅读

“红得发紫”的由来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官职品级不同,所着服色也各异。这就是品色衣制度。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宋元明清沿用时,只在局部做了一些小的调整。以唐代为例,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着青色衣者,官卑职微。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志,而达到紫色便是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所以时人便以“红得发紫”来形容那些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

(摘自网络,有删改)

猜你喜欢

题干课标例题
数字算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