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2016-08-10刘道龙姜德友褚雪菲

陕西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阳明经经穴痉挛性

刘道龙  姜德友 褚雪菲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一科(三亚572000)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刘道龙 姜德友△褚雪菲▲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一科(三亚572000)

摘要目的:对比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在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8周治疗完成后,治疗组上肢及下肢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效果。

主题词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透针 穴,少海 穴,内关

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是病发于中风的常见后遗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1-2]。虽然目前多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的治疗本病,但中医针刺治疗仍为本病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3-4]。本研究对比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这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92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平均60.26±6.36岁;病程1~22个月,平均12.16±5.66岁;出血性中风11例,缺血性中风35例;左侧32例,右侧14例。对照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51~69岁,平均60.13±6.28岁;病程1~23个月,平均12.23±5.83岁;出血性中风13例,缺血性中风33例;左侧30例,右侧16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类型及患病位置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入选标准 符合脑出血或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5-6];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存在单侧痉挛性瘫痪;病程≥1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无法耐受针刺治疗;存在针刺治疗禁忌症;存在恶性肿瘤;存在意识障碍;存在严重心、肝及肾脏疾病;存在其他颅内疾病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患者针刺穴位均取自阳明经,上肢取穴为患侧合谷、阳溪、曲池、手五里、肩髃;下肢取穴为患侧足三里、髀关、梁丘、丰隆、伏兔、内庭、解溪。直刺进针,以平补平泻法行针,得气后留针25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6d后休息1d,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组接受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上肢取穴:阴经少海、内关、后溪,阳经取穴曲池、外关、合谷;以合谷透后溪、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下肢取穴:阴经太溪、三阴交、阴陵泉,阳经昆仑、绝骨、阳陵泉;以绝骨透三阴交、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针刺完成后,同样应用平补平泻法行针,并于得气后留针25min。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疗效标准分别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8周后,应用应用Ashworth评分量表对肢体痉挛情况进行评价,应用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价Ashworth评分量表中以1分为0级,2分为Ⅰ级,3分为Ⅰ+级,4分为Ⅱ级,5分为Ⅲ级,6分Ⅳ级,以分数越高表示痉挛越重。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以分数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对比两组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同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可独立生活者为治愈,以症状及体征改善且生活基本可自理者为好转,以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为未愈,治疗有效率为治愈率及好转率之和。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此外,对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治疗结果 两组痉挛程度比较8周治疗完成后,治疗组上肢及下肢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痉挛程度比较(分)

注: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比较,▲P<0.05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8周治疗完成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分)

注: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比较,▲P<0.05 。

治疗效果分析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治疗效果分析

注:两组比较,△P<0.0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中风后遗症为病发于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当归为中医学“偏枯”的范畴,早在《内经》已有着“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等描述,对于本病的病因及病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目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虚邪恋”,正气不足,驱邪无力,邪滞经络,淤久阻络,而发本病。虽然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多种中医学治疗方法均可有效的治疗本病,但针灸治疗其则具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7-8]。

痉挛性瘫痪属中风后遗症的主要表现类型之一,其根据其临床症状,其当属中医学“痿证”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痿症”的发生与“气血不足、经脉失于濡养”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则以“濡养经脉气血”为主要治疗原则[9-10]。中医学认为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阳明经则可达到通行阳明经气血、濡养肢体经脉的作用,对于多种肢体功能障碍类疾病均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作用,因此中医学有着“治痿独取阳明”的论述,因此本研究也将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方法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透刺疗法”为针刺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选择相关联的两穴,并通过应用不同的针刺角度、针刺方向及针刺深度,在针刺一个穴位后,达到刺激两穴,综合两穴的治疗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目前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透刺疗法均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1]。因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中,以期可更为有效的治疗本病。通过本研究结果可见,在完成8周治疗后,接受阴阳经穴透刺的治疗组,不仅其临床症状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其也并未增加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在透刺疗法的应用过程中,所选取的穴位分别为手足阴阳二经。在针刺过程中,针感可循经传导,可直接沟通阴阳两经气血,提高两经间气血传导。故可达到更为理想的协调阴阳、通畅气血的作用,意在“驱邪扶正、邪去病除”。因此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彭跃,胡永善.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功能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78-82.

[2] 王治国,包志军,代永庆,等.脑外伤并发脑梗死30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5):634-634..

[3] 罗孟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655-2656.

[4] 宁丽娜,马金娜,熊杰,等.针刺对不同分期脑梗死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5,36(8):852-854.

[5]WalterN,KernanB,HenryR,etal.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4,22(11):805-841.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等.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7] 林向,于惠玲,林华晶,等.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67-168.

[8] 王志方.通络益脑丸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3-5.

[9] 刘玥,张允岭.浅论“治痿独取阳明”[J].环球中医药,2014,7(9):713-715.

[10] 胡玉胜,晁利芹.浅悟“治痿独取阳明”[J].河南中医,2013,33(7):1183.

[11] 陆鹤,赵卫锋,贾成文,等.芒针透刺法对中风后偏瘫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11):1518-1519.

(收稿2016-03-04;修回2016-04-17)

通讯作者:▲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老年科(三亚572000)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8.06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哈尔滨 150040)

猜你喜欢

阳明经经穴痉挛性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痉挛性斜颈伴焦虑状态案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古代文献中各类病证的常用经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