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6-08-09王云飞

成才之路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王云飞

摘 要: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备课并写好预习案,课上要处理和使用好预习案;要依据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时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鼓励;师生课后都要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预习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61-01

从古至今,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应在课堂中完成。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有过硬的知识素养,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且注重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师充分备课并写好预习案

常言道: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充分备课,在课前就要下功夫,要认真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并吃透教材,还要了解学情,才能准确地把握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方能写出合理的学生预习案。预习案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教材中的典例、预习自测和学生的困惑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做预习案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上要处理好预习案

课堂教学是学生吸取新知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课前要批阅预案。在45分钟的课堂上,要用5分钟到7分钟时间处理预习案内容,首先要让学生知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其次可以采用幻灯片或投影仪等方法给学生出示标准答案。让学生提出自己困惑的疑点,让其他学生帮助解答,学生答不出来的,老师要引导解决。要是学生提不出来预习案的疑惑,教师就要提问题,看看学生能不能回答。预习案没问题了,才可以引入新知,即探究案的处理。

三、探究案的使用

教师设计的探究案主要包括教材上的典例分析、典例的变式、方法的总结、高考链接、知识网的形成、课堂小测(小测要分层,让每个学生都得以提高)和学生的收获等。具体实施是这样的:典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解决方案。以小组派出一人的方式上黑板加以展示,学生点评,老师引导,最后得出结论,得到规律。接下来变式训练要结合高考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综合知识的变通能力。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教师的点评主要是为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帮助学生准确系统地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小测最好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要分中、高和选做题型,这样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收获。接下来是课后训练题,题的选择很重要,要典型,题量还要适当,还要符合学生的学情。

四、依据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很多学生都感觉高中数学很抽象,而且在生活中应用又很少,对数学缺乏兴趣,也缺乏信心。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设计问题情境这一新亮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认真研究,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努力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他们,为其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使他们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也可以采用幻灯片加音乐、图片等形式。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有幸福感。

五、时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都会鼓舞学生,都会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的学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为什么,让他们也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加学习的信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提高,让他们爱上数学,喜欢数学。同时,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和老师在课上是师生关系,课下是朋友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也会喜欢学习数学的。

六、师生课后都要总结与反思

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学生也要进行反思,一道题当时没做对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哪个知识点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及时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有过硬的知识素养,要充分备课并写好预习案。要依据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时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鼓励。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爱芳.构建和谐有效的高中数学探究课堂[J].数理化学习,2008(12).

[2]陈柏良.再谈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7).

[3]黄翔,李开慧.关于数学课程的情境化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6(09).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