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 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魅力新区

2016-08-06甘肃兰州新区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着力兰州新区

甘肃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紧紧围绕“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按照甘肃省委“融合、高端、集约”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将生产、生活、生计、生态四位一体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生产总值386.17亿元,年均增长2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7.8亿元,年均增长27.67%。

一、围绕承接产业促集聚,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

立足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坚持做大增量、做优存量,着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一方面,善于借助外力,依托九大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延伸拓展电子信息、水性材料、光电制造、大数据、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先后引进正威集团、科天化工、四联光电、长飞光纤光缆、长城影视等一批龙头企业,并着力配套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投资3883亿元,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为新区未来产业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精于做好内功,依托兰州市原有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实施企业“出城入园”项目46个,已建成投产兰石集团、和盛堂医药、青岛啤酒等项目,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支柱和龙头,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同时,着力完善政策、研发、物流、金融、人才五大支撑体系,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围绕产城融合补短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

着力健全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全力推动新区由单一型经济园区向综合型现代新城转变。一是引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聚集人气。按照“名校办分校、名院办分院”的模式,着力吸引全国、省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区聚集,打造省内一流的品牌学校和医院集群,目前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同时,整合省市11所职业院校集中向新区职教园区搬迁集聚,总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二是加快同城化聚集人气。为吸引兰州市老城区人口向新区集聚,开通运营了兰秦快速通道、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中通道、新区有轨电车等项目,积极争取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经过并在新区设站,新老城区之间初步形成了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紧密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是发展商贸旅游聚集人气。紧盯中川机场旅游和周边省市人群,以工业旅游、景观旅游、休闲体验等为重点,加快建设奥特莱斯、陕旅酒店、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等项目,打造集吃、住、行、娱、购、游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努力使新区成为“中国西北游、相约在兰州”精品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一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到新区旅游人数约10万人次,其中“五一”期间达到2.2万人次。

三、围绕创新引领促转型,着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兰州新区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工程,产业孵化中心成功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北大众志“中国芯”等项目94家,与西安交大合作建设了技术转移中心,正在打造创新一条街,加快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建设功能和产业互补的孵化园区。特别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鼓励企业开展合作研发,设立了国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2家,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了新区产业迈向高端化。如: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大成科技、陇星集团光电光热装备实现示范和推广应用,特别是陇星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已列入全国光伏扶贫计划。在电动车制造领域,吉利汽车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研发推出知豆电动车这一品牌,预计全年销售可达4万辆、产值30亿元,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前三甲。在生物制药领域,和盛堂制药的当归全产业链开发走在全省前列,正在研发的丹森酚酸A将填补国内空白。在水性材料领域,科天化工实现了绿色无毒家装材料的技术突破,建成了世界首条水性湿法合成革生产线,着力打造板材、皮革、油漆等全系列无毒家装板材生产线,正在积极推动与恒大、碧桂园等知名地产企业合作,今年已获订单50亿元,预计明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最终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四、围绕丝路建设谋合作,着力打造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

充分发挥开放平台的带动作用,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努力做好“建平台、产融合、文交流、路联通”四篇文章,全力打造“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货物集散中心。一是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已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进口冷鲜水产品和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已签约引进百圣牛钟表、卓尔电子等项目13个,总投资22.6亿元,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24亿美元。二是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设中韩产业园、中德产业园、马来西亚清真食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着力吸引电子产品、精密机械等外资企业入驻,年内将形成10—15家企业的形象规模,努力打造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的示范基地。三是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开通运营了兰州至中亚、欧洲、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和兰州至迪拜国际货运包机,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开放通道体系,目前累计发运国际货运班列近40列1400多车,运送货物3.2万吨,有力推动了西北地区与中亚、欧洲、南亚的对外贸易。四是拓展對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兰州新区推介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等系列节会,进一步提升了兰州新区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围绕深化改革转机制,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在审批制度改革上,成立并运行了行政审批局,编制完成并公布了权责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扶贫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上,成立了综合执法局,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有力提升了行政执法服务水平。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上,按照“小管委会、大园区”的模式,实现工作重心下沉、服务能力提升,成立了装备、科教、行政、飞地等九大园区,创新机制鼓励机关干部到园区工作,明确园区主抓经济指标、规划设计、基础配套、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六大任务,对入园企业从落地开工到投产达标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优惠政策争取、融资、用工等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落地建设。

六、围绕生态建设优环境,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美丽家园

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同步推进,打造“产、城、绿”融为一体的特色城市空间。一是持续加强生态绿化。以防护林带、城市绿廊、公共绿地为核心,分层次推进生态绿化,完成造林绿化1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5%,建成区绿化率达到11.7%,荣膺“绿色中国·2014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二是打造重点城市景观。充分利用新区南部水系较多的地貌,初步建设形成了以二号生态湖、百花公园等为主的生态景观体系,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等水系景观也正在加快建设,逐步构建起以自然景观为主、人造景观辅助的城市景观系统。三是确保资源集约使用。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加大土地投资强度、土地贡献率的监控审核,及时清理圈而不建的项目,确保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面落实阶梯水价、投产企业水价补贴政策,实现中水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提升资源集约利用率。

今后,兰州新区将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聚焦产业引领、产城融合“两大核心”,突出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双轮驱动”,努力将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产业、城市、创新、生态、民生发展的示范区。

一是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坚持“产业高端”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内生优势的培育,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起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着力打造城市发展的示范区。坚持“立体城市”的导向引领,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管理上水平、上档次,用高品质城市,增强对产业和人气的吸引力和聚集力。

三是着力打造开放创新的示范区。坚持开放引领和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发挥平台作用,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新高地。

四是着力打造生态建设的示范区。坚持生态底线,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更加注重实现生态与经济、城市的和谐共生,努力为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

五是着力打造民生服务的示范区。贯彻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民生事业均衡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着力兰州新区
茶花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2016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检察机关服务“两聚一高”发展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
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