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凰卫视与央视关于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对比分析

2016-08-06李涛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凤凰卫视新闻节目时空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香港的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与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这两档电视新闻节目,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差异、传播时效差异、报道内容程度差异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 凤凰卫视;央视;电视新闻节目;对比分析

一、对比两档节目,提出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两档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呈现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够全面的问题。

1.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主持人语速很快且语音语调变化明显。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大都相对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这可能是由于凤凰卫视地处香港,受开放的文化环境影响较大。主持人更倾向于“说新闻”而不是“播新闻”。主持人常常利用身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为节目营造一个交流沟通的氛围。除此之外,主持不再以传统的播报方式端坐在镜头前,而是在演播室内边走边说,通过直白、简单的语言增加新闻的亲切感。有时甚至有意模仿网络用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比如,主持人在向观众提问时会说:“亲,你也来发表一下看法啊?”这种主持方式的改变是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年轻的电视观众。这也是电视新闻表达方式改变的一种探索。

2.央视《新闻直播间》主持人总体语调平稳,态度谦和,端庄大气,富于文化品位和知识性。例如,女主持人欧阳夏丹总是以沉稳大气的姿态出现,而郎永淳则是以睿智干练的形象出现,只有最初的赵普的总是感性亲切,但那次“落泪”事件,他却被评价是缺失专业精神,现在赵普也离开了《新闻直播间》。新闻直播间的主持人确实非常的优秀,但是总体感觉节目缺少变化也缺少语速及语调上的节奏感,虽然也有比较活泼和具有人文情怀的新闻出现,但是整体来说气氛比较严肃、沉闷,不够亲切。这可能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种要求和体现。就主持人对新闻直播的应变能力来说,也不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灵活自如。

(二)时效传播有差异,突显了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难以时刻保证的问题。

1.全媒体报道,全社会参与的方式是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的一大特色,该栏目整合不同媒体信息资源,融入多种报道方式。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电视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节目中还会出现微博、微信爆料,电话采访等等方式,这样多面的呈现新闻事件,使报道更加真实、全面,可信度增加。另外,《全媒体全时空》不仅仅只采用专业记者拍摄的照片、视频,也常常在节目中采用了老百姓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更显节目的丰富、真实。《全媒体全时空》专门设立了一个特色板块:名为《全民街报》。这个板块上的新闻都是通过”网友记者“提供的。这不仅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也拉近了记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观众积极参与与专业记者互动是该栏目成功的原因之一。

2.对于央视的《新闻直播间》来说,因为是八小时的直播,因而在有最新的事件发生时,常常会插播“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带给观众。在报道时机的把握上一般能够快速的进行播报,然而,有的新闻却未能在第一时间播报。例如,时任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土耳其的新闻,当天北京时间晚上七时许,习近平副主席在当地进行了访问。当天晚上的新闻节目中并没有出现,直到第二天上午在《朝闻天下》节目里主持人才播报了此条消息,发回了记者的连线报道:“习近平会见土耳其议长奇切克”。可见,央视新闻频道的时效方面有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报道内容程度的差异,体现了电视新闻节目深度广度不够的问题。

1.凤凰卫视的《全媒体全时空》电视新闻节目整合了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各类媒体的资源,既有电视媒体的现场连线,又有网友的互动参与,更有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互动留言等内容,充分打造了多梯度、多角度的节目内容。《全媒体全时空》不但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进行了跨媒体整合。《全媒体全时空》还能够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结合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向广大受众传播无死角、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需求,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以尼克松访华为例,尼克松访华40周年纪念日的新闻,《全媒体全时空》事先策划了对尼克松的弟弟的独家访问,结合历史资料,并现场连线了专家,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进行了探讨。让观众能够以史看今,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分析。

2.央视的《新闻直播间》的日常报道都缺乏一定的深度,节目更倾向于资讯的即时播报,对于新闻的解读则放在之后《东方时空》或《共同观众》等节目。同样是尼克松访华的报道,尼克松访华40周年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话题,《新闻直播间》并没有太多的深入报道,只是交代了一下历史资料,并以当时我国的外交官的视角来讲述自身经历的最难忘的这一历史事件,阐述了它的历史意义。总体感觉央视只是叙述事件,并没有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解读,没有将事件报道深入进去,提高信息的价值。这样报道不够深入有时会造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浪费信息。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主播,多面型主持人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可以说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作为记者和观众的“中间人”,是事件的旁观者更是记者和观众以及当事人三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期节目,以何种风格呈现给观众,影响着栏目的传播效果。亲切的主持风格更易于接近受众,传播效果也更好。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可以适当穿插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主持和外景栏目能够相得益彰,这样受众才能感同身受。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也必将向多媒体平台转变。因此,电视新闻主持人也要具备成为“多面型主持人”的能力。[1]“多面型主持人”对于新闻主播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要求将更加严苛。在电视新闻节目,特别是直播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突发情况的临场反应等这些传统电视媒体需要的技能外,还应具备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能力。

(二)注重时效性,注重节目互动

《全媒体全时空》的每期节目都会选出热门的新闻话题,通过民意调查、上街采访、新媒体评论等方式积极吸引不同需求的受众参与其中,通过节目全面反映民众的声音,营造一个全民讨论的气氛,顺应受众喜欢参与其中的心理。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提高自身的话语权,就必须重视与观众的互动,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借助一切手段打造一个全民参与、全民记者的媒体平台。[2]传统电视媒体因其单向传播方式的缺陷,受众的参与诉求受到限制,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多的是把关人自己的观点,民众没有话语权,而新媒体的诞生为受众互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因此,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弥补自身互动性弱的缺陷。

(三)内容融合,广度加深,电视直播常态化

以《全媒体全时空》为例,节目通过对多种媒体的内容融合,增加了报道新闻的丰富性、多样性、全面性,因此更加吸引受众。虽然媒介融合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多元化,但是,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并非仅仅融合各种媒体的内容就可以,因为比内容丰富、信息海量,网络媒体无疑应该排在第一位。[3]电视新闻节目应该结合自身的特性,将报道比重倾向于声画兼备的现场直播,这才是电视媒体竞争力的体现。电视直播常态化将是未来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晋世芳.央视新闻直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新闻直播节目对比研究[D].渤海大学,2012.

[2]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J].中国电视,2013,07:91-93.

[3]王枭勇.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涛,主任记者,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一直从事新闻编辑工作。

猜你喜欢

凤凰卫视新闻节目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凤凰卫视资讯台时事类节目开场白及结束语分析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时空之门
职工权利议题的电视媒体呈现*——以央视和凤凰卫视的相关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