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2016-08-06贺成彪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工程

贺成彪

【摘 要】工程的管理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的改变,之前的建筑管理内部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建筑行业中管理较为混乱,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不断出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各种管理问题,在工程管理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解决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本文将对建筑项目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理范畴。对于-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要向前后期的评价延伸,并且要考虑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等等。

一、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

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而且国内有关成本控制的文献资料也很多。相反,有关质量控制的研究却非常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高。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质量和成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而忽视质量,引发了不少安全事故,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工程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下,对工程管理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不能保证工程管理有效的实施,由于施工企业对管理人员培训制度不全面、不系统,使得工程管理人员不能符合现当代工程管理的需要,在现代的工程管理中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从目前来看,对工程管理都存在着重视技术忽视管理的这一现象,从而导致了施工技术水平在提高,工程管理在下降,就不符合现当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中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对计划不能进行良好的编制,使得计划与工程进展不相符,进而使得工程管理不能良好的实施。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法律进行完善,也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我国有大多数建筑企业并没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从而导致了工程管理更不能有效的实施。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非常普遍。

二、建议

在工程管理中,要针对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够有效的加强工程管理,进一步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重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1.要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

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和材料管理三个方面。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主要是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员等,因此上述人员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就配备齐全,各项目部还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和安全教育,必要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技术管理方面,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钻研具体施工工艺。材料管理方面,要解决好材料的采购供应、分类堆放及合理发放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整理分类,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

2.实现进度管理,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1)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认真组织施工计划的实施。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步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单位工程的总工期等。编制好施工计划后要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动态跟踪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组织、技术、经济措施进行处理。

(2)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善于利用施工有利时间。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资源对其强度的限制和均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资源的配置也便不同。首先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均衡由为重要。其次做好施工机械的均衡和限制,主要施工机械可能获得的台班数量或工作面和可能布置的机械数量,基本决定了主要工程量可达到的最大施工强度。所以在安排施工进度时,需要考虑大型施工机械的及时进场和转移,使同一种大型施工机械的各个工序上相互衔接,避免窝工。

(3)做好技术保障,注意使用新型施工工艺。施工中可以多考虑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开辟新的施工顺序和相互关系。关键工序影响着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所以当遇到技术难点工序、关键工序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予以保证其按时顺利完成。当关键工序缩短后,可能原来的非关键工作就变成了关键工作,对新的关键工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3.做好质量目标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根本,是工程管理的头等大事。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4.做好安全控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严格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

(二)对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工程管理中,要合理的把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能够把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能够使得劳动力资源有着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施工企业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有效的保证在施工中进行合理的调配,能够提高劳动率。由于在我国工程管理中缺乏着复合型的人才,要着手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就是要在工程管理中掌握着管理、法律等等各方面的人才,只有复合型的人才能够满足现当代工程管理的需要,才能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工程项目管理极不规范,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已势在必行。立法上真正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并确保“执法必严”、落实“违法必究”,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同时,行业内部应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健全行业法规和规章,加速与国际接轨,对传统项目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提高我国相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的一项工作,工作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加强工程管理力度,要提高质量意识,对工程管理进行重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人员有效的开展各项工程管理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的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丽芬.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科学之友,2011(06).

[2]刘东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反思[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3]郑景林.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商品与质量 建筑与发展,2013(08).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