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州民居建筑特点的研究

2016-08-06刘旭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柳州市民居结构

【摘 要】传统民居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民居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可持续发展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重要资源。在新历史条件下,继承保护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脉络,对柳州市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建筑符号元素进行挖掘、整理和规划设计提炼,为今后城市中心区改造以及新区特色地段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引。

【关键词】柳州民居建筑;民居保护与改造

建筑起源于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几乎是和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起来的,它是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形式最多样最基本的建筑样式[1][2]。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指明了我国未来城市的蓝图以及措施。规划要求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柳州市作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柳州市地域范围内存在多种特色类型,多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类型,民居建筑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民居建筑的形式传承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柳州市历史城区的建筑特色和城市风貌。在新历史条件下,为发扬、继承、保护柳州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脉络,需要对柳州市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建筑符号元素进行挖掘、整理和规划设计提炼,为今后城市中心区改造以及新区特色地段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引。

1.柳州民居发展历史

自秦以来,中原文化在岭南广泛传播,柳州处于桂中地带,东接地势平缓,交通便捷的桂东粤西地区,北邻高山峻岭重重的桂西北山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战争等诸多因素带来各种文化交融碰撞产生出融合的民居文化。例如壮、苗、侗、瑶与汉文化交融对建筑的影响,汉族南下的客家文化的围屋建筑,内迁福建移民的东部文化影响,与广东粤文化交流的骑楼文化,跨国经济发展之后的南洋文化影响。这种情况下也造就了柳州地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市区、柳江县、柳城县和融安县,地形地貌相对平坦的丘陵平原,并且处在柳江-西江水系上,不断扩大的商贸往来,大量移民逆江而上,社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对于新鲜事物和新建筑形式的接受度也较高,建筑形式多为汉族客家系的民居形式,特点是,砖木结构为主,采用山墙承檩的硬山屋架形式。平面多为“三间两廊”的小型三合天井式,厅堂居中,房在两侧,厅堂前为天井。以此作为居住的基本单元,也可组合各式建筑组群。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寸土寸金的商业街还发展出竹筒屋,骑楼街等窄面宽大进深的条形平面。近代南洋文化更是在商埠遍地开花,富商达官纷纷建起西式洋房。

汉文化南下挤压的各少数民族往西北山区开拓生存空间,于是在高山峻岭的山崖、山坡上,采用了干栏式的木构建筑村落。民谚说“客家住街头,仲家住水头,苗家住山头”;“高山苗,水仲家,仫佬住在岩旮旯”指的是分布格局。山区中的总体态势大抵如此,干栏式建筑特色是,全木结构的阁楼,底层多做储藏或圈养,中间层是主要生活空间,顶层存放谷物。平面呈长方形或曲尺形,立木为柱,穿梁架檩,铺板为楼,合板为墙,榫卯相扣。建筑依山而建,为了扩大居住空间,将阁楼向外悬挑,形成独特的“吊脚楼”风格。建筑的装饰多在屋脊,和吊柱的垂花。

2.柳州民居营造技术

民居建筑的研究除开空间序列的研究外,也离不开对其结构、材料本身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从物质层面理解民居建筑本身。

结构形式是指民居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方向及其所采取的材料和技术形式。一般根据其主要构造材料分为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土木结构、木结构、竹草等结构形式。柳州地区地形地貌丰富复杂,南北区域经济富庶程度不一,造成本地区建筑结构形式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本文所指的结构形式是指传统木结构建筑主要的梁架结构,即一缝梁架的柱、梁、檩及穿枋等横向连接构件的组合方式,是一般所谓的“大木作”的主体部分。在建构上分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等建筑组群。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建筑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形式。

柳州地区的民居建筑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主要分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大类型。

柳州各地的民居中的堂屋或正厅以及祠堂、会馆等因为进深规模大往往采用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对地形适应性较强,对基础要求不高,施工经济灵活,所以在坡度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和临水滩涂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在汉族或者经济发达的桂中丘陵地带,因为其山墙多为承重式砖墙,民居的结构形式是不完全的框架体系,即砖木混合硬山搁檩式结构。硬山搁檩式的结构体系是将山墙砌筑成三角形尖顶形状,在上面直接搁置檩条来支撑屋面荷载。这种体系充分发挥了以土、砖、石等材料砌筑或混合砌筑的墙体耐压性能,也融合了大木作的某些特点,运用比较方便灵活。硬山搁檩式结构体系不是只单独使用,还可以和其他结构体系混合使用。

不同结构形式的采用以及组合使用,充分发挥了材料本身特性同时就地取材,减少运输成本,并且很好的和地形地貌相结合。匠师的技术和审美直接影响了民居材料的使用,结构的选择。随着移民的运动,工匠将技术带到移民地区,外来工匠和技术到达迁入地之后对于当地的营造技术是一个融合提升飞跃的过程。反映出民居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影响,也就是演变过程中的社会选择。

3.柳州民居的保护和改造

总的来说,柳州是一座有着历史悠久和文化丰富的城市,几乎每个城区、村镇都有不同程度的旧建筑遗存。旧建筑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 它们参与了文明进步的过程, 是我们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渗透在我们城市生活的文明因子里。

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基本有下面三种模式导向:全面保护型,全面更新型及保新结合型。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模式。从今天社会的发展方向来看,我们比较适合第三种模式。第三种模式关键在于掌握保护和更新发展两个方面的主次轻重、深浅程度。也是对历史文化、建筑特征的融汇掌握程度和运用,所以要在认真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发展的、立足于未来的视角来考虑。

一方面要注重对旧建筑的改造保护和再利用。根据1979 年在澳大利亚编制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中建筑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旧建筑向人们表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延续性, 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 人们在这些旧建筑面前体验到城市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创造能力, 而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我们生存空间的框架。

“立面改造”是时下国内建筑界比较常见的改造方式。全面地讲,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主要是在保持建筑物现有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功能,在形态上对旧建筑进行修理、补建、更新、扩建,以完善建筑物美的视觉感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保护和传承方面来讲,我们还应该将注意力延伸至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的更替变换上,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 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 的实例大量存在。对旧建筑空间进行改造性再利用的手法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1) 变换功能。利用旧建筑的原有空间, 改变原来的使用功能, 实现对原有建筑空间的动态保存。这种方法保留旧建筑的原有外墙, 更新旧建筑内部设备和陈旧的设施, 改造成具有现代设施的旅馆、艺术馆、工作场所等。

2) 化整为零。根据新的使用功能, 对原有的大空间进行水平或者垂直的划分, 形成若干小空间, 然后再投入使用。主要适用于大空间的工业建筑、单层厂房、火车站、仓库和废弃的海滨码头。

3) 结构改造。对于原有建筑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造, 满足新的使用功能, 做到结构可行, 经济合理。

4) 扩建改造。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或者与原建筑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 对原建筑结构适当的扩建、加建, 使新旧建筑形成一个整体。

一方面是在新建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体现柳州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因子。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建筑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创造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城市地段环境所制约。设计师只有从地域中提取特色,挖掘有益“基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建筑还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新思想、新理念正在改变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使建筑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代建筑创作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要用自己的建筑语言来表现当今时代的设计观念,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特征。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

依据柳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从城市整体的角度、从群体协调的角度,从建筑内外空间和细部延伸的角度,包括平面空间组合关系、建筑细部、建筑装饰、结构等内容,对各要素进行分析、归纳、优化和整合,柳州市这些年在城市中心区改造以及新区特色地段的规划设计,也有一些有特色的规划成果。

参考文献:

[1]黄继林. “巷城”名居 扬州的盐商旧宅[J]. 档案与建设. 2003(4).

[2]李诗强. 宁波市名人故居保护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 规划师. 2011(S1).

作者简介:

刘旭(1980年- ),男,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猜你喜欢

柳州市民居结构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民居智库
论结构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奇趣民居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