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析

2016-08-06郑光兰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健康等“互联网+”相关课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互联网+”给其经营管理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前提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成长特征、结合当前环境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小企业物理管理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企业;物理管理;创新;问题;路径

前言:

互联网技术被人称作是继印刷术、电等发明后的重要技术革命,毫不夸张的说“互联网+”对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中小企业虽然规模比不上大型的一流企业,但是其所占的比例却很高。互联网+能够帮助企业创新、发展,拓宽企业的视角。只有对“互联网+”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才能帮助中小企业主进行转型升级。懂得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企业要比传统企业更能快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而且企业还应当不断提高其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开放、包容的进行各类业务生产或者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对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转型进行创新,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所处环境及企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促进中小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

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前提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成长特征

1.实体经济实现虚拟化经营。

作为一种创新的企业形态,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虚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虚拟化经营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实体经济运营,其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为企业经济拓展提供更多的空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促进了传统企业的整合与升级,为实体企业虚拟化经营提供了条件,而且也产生了很多的“虚拟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虚拟企业要比实体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因为其经营方式较为灵活,交易形式更加多样,实现了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最优利用。

2.从决策的竞争到速度的竞争。

众所周知,互联网环境下,各类信息瞬息万变,特别是中小企业盈利方式和企业价值定位等都有了深刻的变革,甚至一些企业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能够在短时间能做到行业的领先地位。可见,这种方式极大地改进了传统的单靠打价格战而进行市场竞争的模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快速的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最重要的不是战略的采用,而是应当在快速的环境中进行激烈的角逐,而且各个中小企业竞争速度的快慢对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缩短中小企业的决策进程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竞争的快速性和残酷性,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

3.从生产者规模经济到消费者规模经济。

互联网+环境使得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转变成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而言,已经从生产者规模经济转变为了消费者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者与购买者的即时互动与交流反馈,让企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了解到顾客的个性化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服务。而且消费者还能对企业物流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设计,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

二、“互联网+”环境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环境的不确定性。

互联网数据参差不齐、信息真假难辨,使得互联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传统的中小企业对“互联网+”还缺乏了解,不知道是否应当根据互联网环境进行相应转型。虽然中小企业都想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资源重组,提高企业效益,但是各个企业之间差异明显,因此,互联网+不能迅速蔓延和推广。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了转型升级的探索,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主处于“等死”状态,不转型也可以继续“混”下去。而互联网环境瞬息万变,预测性极差,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很多中小企业踌躇不前。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也容易让中小企业陷于险境,甚至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2.互联网生态圈认识上的偏差。

现阶段,各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生态圈还没有足够的了解,致使很多“互联网+”环境转型的中小企业失败或者濒临失败。可以说互联网+企业物流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的问题,在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认识误区,亟待解决。也正是这些认识偏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企业转型升级力度和成功率,甚至很多企业多次进行创新尝试,仍以失败告终。很多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局限在网络推广、APP开发或者微信公众号等营销方式,其对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水平还很差。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思维还不完善,对于基础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有待提升。也正是因为基础数据处理的不准确,容易让中小企业对于客户的了解无法达到深入的程度,容易在服务上产生偏差,这也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上难以达到更进一步的瓶颈。

3.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互联网+”环境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但是很多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在进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却无从下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种形式下,再多的劳动力优势也变为了缺陷与不足。我国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了应当从粗放式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而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企业相关复合型人才带来了资源。但是,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可以适应现代化和互联网差异化环境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十分匮乏,难以满足“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要求,不利于企业吸引资金。中小企业要想真正开展转型升级,应当对互联网进行持续的、全面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合理选择互联网+的业务方面,促进业务的多样化、服务的个性化、产品的高质化形成,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增加用户的粘性,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支出。

三、“互联网+”环境下中小企业物理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

1.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互联网+”环境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中小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模式创新时应当积极对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快速摒弃传统的资源理念禁锢,利用互联网思维,转变物流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便捷高效的进行信息传输与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区域内部或者各区域之间各类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渠道,促进企业之间的协作,使企业实时把握市场最新发展动态,并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互联网+”也拓宽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广度,提高了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有效减少了恶性竞争的产生,发展融合成为企业经营新风尚,企业之间积极开展无边界组合模式。尤其是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应当形成从生产、销售、运输等为一体的资源优化产业链条。“互联网+”拓宽了企业业务范围,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在不稳定的市场中有效规避风险,及时对各类问题作出预测、发现与处理,提高其生产经营的柔性和长久性,最终让企业在激烈的环境中凸显其自身价值。

2.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互联网+”环境使得很多线下运营的中小企业搬到了网络线上开展商贸活动。而且从实际的调查中不难发现,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好的进行转型升级,通过整合各类企业资源,企业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了企业资金的运转。因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特色化的电子商务活动,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能够迅速在线上推广自己的产品,而且资金交易或者产品试样过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减少了传统企业生产经营和流通过程中的一些资源耗费,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交易的效率和便捷性,也从侧面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电子商务活动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其让中小企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无形中增加了中国中小企业潜在的客户源,让中小企业可能产生的业务量在无形之中获得增长。电子商务可以说是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所带来的最大机遇。

3.创造“长尾”优势。

通俗的讲,长尾效应是一种由于原本数量不多的非主流的市场在长期积累后,反而形成了一个比流行的主流产品数量还多,比主流市场还庞大的市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成本与效率的作用。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长尾效应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而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开展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或者产品定制来满足客户要求,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方式。现阶段我国商业运作具有主流产品朝着非主流产品的过渡特点,长尾效应日益突出,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大地机遇。长尾效应已经表现出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让企业的成本不断降低,让企业能够通过对用户的个性化分析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从而能够让企业利益不断扩大。中小企业要借助长尾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其产生品牌效应,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让企业能够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不断进行转变,提升服务的理念,为广大用户和顾客创造更大的效益。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中小企业物流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小企业要深刻剖析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预计可能面临的挑战,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优势有所了解,抓住时代赋予中小企业的机会。中小企业要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将所研究的管理创新模式融入到市场竞争环境中,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中小企业更加应当建立共赢模式,强化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构建互联网组织机构,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让中小企业在群众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自身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志鹏. 浅谈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151-152.

[2]刘健桂. 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0:87-88+97.

[3]闫丽霞.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特区经济,2013,06:128-130.

[4]杨苏力. 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6,02:20-21.

[5]代桐宇.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初探[J]. 经济师,2016,04:196-197.

[6]张国卫,孙树旺. 探究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创新模式[J]. 人才资源开发,2014,20:53.

[7]李伟利.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现状及发展方向[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118-121.

[8]李晓方. 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路径[J]. 人民论坛,2013,35:105-107.

作者简介:郑光兰(1985.4-),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本科学历,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采购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